人教版新課標二年級語文教案

  ,是從課堂教學實施方案的角度來表現時代教改意志的一種載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諒、誘”等5個生字,掌握“偷、請、躲”等9個會寫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詩的內容,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與詩中的小朋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4、感受詩人豐富的想象,激發孩子們讀詩的興趣,享受美好的兒童詩的潤澤。

  教學重點:理解詩的內容,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與詩中的小朋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教學準備:學生預習詩歌,蒐集有關詩歌、金波的資料,幻燈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情引趣、匯入新課。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師:“看到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方式解決,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誘餌”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盡情”、“香甜”、“原諒”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於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再讀課文,瞭解詩歌內容。

  1、默讀詩歌,說說這首詩歌寫了一件什麼事?

  ***詩歌描述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到大自然中盡情玩耍,又愛媽媽,不忘給媽媽採朵帶雨的花,又怕回家捱打的愧疚心情。***

  2、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暢所欲言***

  3、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一讀詩歌。

  作業

  1、書寫生字。

  2、朗讀詩歌。

  的反思

  今天我講的《帶雨的花》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寫的一首敘事詩。這首詩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童真的世界,字裡行間都洋溢著純真美好的童心。因此,我將本課的情感目標就定位在讓學生保持像詩中孩子那樣純真美好的童心。而這首詩裡的童心不僅是追蝴蝶,看釣魚,看網蝦,還有文字後面的真與善良。蝴蝶躲進小花,我不願再去捉它,那是它香甜的家;我要一條小魚,要一條小蝦,我不會吃掉它,讓他們長大;看著雨想起媽媽最喜歡帶雨的花。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體會人物內心,讓學生與課文人物產生共鳴。然後通過朗讀使學生受到美與情感的薰陶。

  關於本課的能力目標我確立了兩點:一是讓學生知道品讀詩歌,理解不同,體會不同,讀出的感覺就不一樣,同一段文字我鼓勵孩子說出不同的見解。比如同樣是看釣魚網蝦,有的孩子就覺得很新奇,有的孩子就覺得很激動。同樣是要魚要蝦,有的同學覺得不好意思,有的同學卻很興奮。我就讓孩子們個美其美地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新課標中就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在練讀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活化語文課堂,使語文課活生生立起來。本課教學的第二個能力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在昨天見學生的時候,我問他們喜歡語文嗎?他們說喜歡,我問為什麼?他們說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能力。他們還這麼小,就有這麼程式化的回答,我為我們的語文課感到悲哀。我認為我們的語文課應該讓學生學會通過語言文字看到美麗的畫面,聆聽到優美的聲音,感受到流淌在心間的詩情畫意。而金波的這首詩語言樸實而優美,感情細膩而真摯。所以我力求將整首詩融為一體,扣住“讀”這根主線,讓學生與文中“我”融為一體,從而去融成生活中的情境,引導學生讀中悟境,讀中悟意,讀中悟情,最終讓美麗的詩句幻化成靈動的意象,飄舞在孩子們心中。

  關於本課的課堂流程,課下有老師質疑像串講課文,那麼在講究中心話題的當下,我為什麼沒有用“我是個怎樣的孩子?”作為中心話題?是因為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五分鐘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且找依據說理由,孩子們一句話就能概括出來。所以我在帶領孩子理清文章脈絡後,以孩子的心情為主線,引導學生朗讀體會,通過反覆誦讀來體會詩歌內容。有人說,詩歌是無譜的音樂,欣賞音樂要用心聆聽,整體感悟,你能把音樂拆成碎片來欣賞嗎?詩歌也應該是這樣。所以我們並不是把每小節孤立地擺在學生面前,而是用優美的語言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跑出去玩耍的情境,保護了詩歌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