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美術畫畫兒童繪畫

  人類還沒有文字之前,就有了繪畫,兒童沒有學文化之前,就已經自發萌發了繪畫的慾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正負圖形

  第2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欣賞正負圖形,有效強化觀察的整體性、選擇性和多樣性。

  2.學生分析、體驗大師的正負變異作品,初步瞭解大師設計正負圖形在形的重複、多形組合、解構與重構、形的虛實表現以及圖底反轉等構成方式和形成風格上的區別。

  3.學生能感受正負圖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瞭解正負圖形獨特的藝術價值。

  教學重點:學生對“正負變異”圖式的創作嘗試。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彩紙和剪刀等。

  ***教師***課件,彩紙和剪刀等。

  教學過程

  1.觀察“錯覺圖式”的匯入。

  ***1***遊戲激發興趣。

  2.體驗“正負變異”的情感,設疑解惑。

  ***1***課件播放埃舍爾的作品集《錯亂空間》,讓學生解析這些作品的神祕所在。

  ①形的重複表現。

  ②多形組合表現。

  ③同構異質表現。

  ④解構與重構。

  ⑤形的虛實表現。

  ***3***欣賞評析,引導創作。

  比較性的教學欣賞有利於加強學生對作者及作品表現風格的理解。通過反思欣賞內容,注重學生個體與群體間的交流,加強了學生對正負圖形形成的理解,即讓“元素”直接呈現,“自覺”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負變異產生不同的情感分析,這一過程中,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在以上欣賞的過程中,圖形各構成的概念無須多做任何講解, 體會其形式美才是關鍵,人們往往十分注重實空間的利用,實空間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對虛空間的利用和把握。正負形的訓練目的正是強調虛實的同等重要性。引導學生要用三隻眼去觀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3.實踐“正負變異”的魅力,探索設計。

  第22課時

  ***1***展示範作,為學生創作提供創意與造型靈感。

  ***2***學生為自己創設一種物與物之間,人與物之間的或對立或依存的關係,比如“大魚吃小魚”,“風車轉”“蠶吃桑”……

  ***3***學生隨堂剪紙作品嚐試:

  ***4***小結:大量大師經典正負形,讓學生感受其概括、誇張、歸納、簡潔、新增等手法突出物件的特徵的方式,形象鮮明、典型、強烈。交流總結,正負圖形使創作者和欣賞的再創作者走進了一片如此廣闊而神祕的創造圖案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