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理論中素描與雕塑的關係

  很多學習素描的朋友都不是很清楚素描與雕塑的之間的關係,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素描與雕塑的關係,希望能幫到你。

  

  在中學美術高考專業班的素描基礎教學中,有一個問題應引起重視:由於學生在素描寫生的時候,很容易被表現物件吸引,陷入描摹物件的誤區,養成了眼看、手畫而不動腦的壞習慣。漸漸地至使很多學生只注重於素描的技能練習,而忽視素描的意識訓練,結果學生對素描的本質認識膚淺,思維定勢單一。由於素描寫生是以客觀物件為依據的,不少學生對物象形態結構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薄弱,必然造成學習效率低下。我們知道:素描寫生是主體對客體的一種認識和表現的過程,在素描訓練中如果認識能力得不到提高,表現能力也一定是低層次的。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除了加強引導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針對性地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通過研究性的、分課題的練習,有意識地進行素描思維的訓練,改造學生的不良習慣,建立正確的素描意識,從而達到提高素描的認識能力和表現能力的目的。

  “認識指導行動”這是人人皆知的哲理.學生對造型的認識能力提高了,才能透過形體的表象,深入到結構的實體中,抓住形象的本質要素,用造型語言表現出來。如何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認識能力的訓練,是素描教程面臨的一個課題。認識能力是屬於意識的範疇,它包括感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是潛在的思維活動,它不象表現能力那樣具有直觀的可教性。有人認為:“意識是無形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教”。意識雖不能直接教,但可以用感悟的方式,通過相關課題的練習,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啟發學生、開悟學生。近年來我在素描教學中,不斷地思考這一問題,並進行了一些課題實驗,在本學年的素描教學中,我嘗試“把雕塑思維引入素描教學”。在實踐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一課題從一個新的切入點,把素描教學引入了積極的理性思維,使學生觸類旁通,以雕塑的思維方式,深入到結構內部,分析解剖結構,從認識上掌握造型的主動性,擺脫了以往用手畫而不是用腦畫的習慣,使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素描與雕塑的關係:坯體意識與形體觀念

  在以往的素描頭像寫生作業中,學生經常出現畫的五官“形不附體”的毛病。比如:人的鼻子和耳朵應該是附著在頭部的不同朝向的,由於學生缺乏雕塑的坯體意識,不會先塑造頭部坯體,後畫五官,而是照抄物件,儘管把五官的形和明暗刻畫出來了,但退遠一看,五官還是附著在沒有體積的頭形上。採用雕塑思維開悟學生,使學生走出了這個誤區。雕塑是先用泥巴堆出頭部的坯體,然後才在相應的體面上塑造眼睛、鼻子和耳朵。把雕塑造型引入素描課堂以後,學生通過親手用泥巴堆頭形塑坯體、雕五官,當學生在泥塑的坯體上,雕刻五官的時候,他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小結構與大轉折的關係,從而牢固樹立大體塊意識。學生說:“我終於明白了結構起伏應該服從於形體轉折”。

  在素描訓練中,自覺地理解物象的形態結構,才能強化對物象造型因素的感知能力,只有理解了物象的造型特徵,才能更深刻地表現它。比如,有的學生以前畫頭像的時候,對頭像的看不見的後腦部分,他是不去關心的,但通過雕塑的練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物件,他們才認識到:看不見的後半球體,理應與視覺中的前半球體構成完整的頭部,素描的任務是要表現完整的體積空間。當主觀意識到了以後,才會用心去體會形體邊緣,並利用邊緣的虛實處理來表現體積空間。常人的視覺經驗僅僅是認識事物的初級階段,看到的只是物象的表面因素,只有通過素描造型的訓練,對形體結構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準確地把握到物象的本質結構,才能進行主動的塑造。有位學生說:“以前畫素描的時候,只是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物件的全部,結果陷入了照抄物件的誤區,現在才明白要相信自己的理解,只有在深入理解物件的基礎上,才能在素描意識支配下,主動地去塑造物件。產生了從“眼-→手”的表現變成從“眼-→腦-→手”的表現的飛躍。

  素描寫生的過程,是眼、腦、手共同作用的過程,寫生作品是一個複雜的精神活動的結果。如果只是眼看、手畫,眼明人一看就知道,這種照抄物件的作品只得其外表,畫面沒有厚重感,是膚淺的、沒有說服力的。素描寫生必須用眼睛觀察、心靈感受、頭腦理解、手的表現,達到眼、腦、手的合一,才能深刻生動地表現物件。素描的感覺來自觀察,判斷來自理解,表現是觀察理解的結果。這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承的過程。把雕塑思維引入素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加強理解,以理解來指導表現。

  素描與雕塑的關係:素描寫生與情感因素

  素描基礎教學在向學生傳授素描規律與技術的同時,不能忽略人的情感因素。因為造型藝術是從客觀存在的物象出發,建立在形象思維基礎上的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產物。所以,面對同一物件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如果長期片面地強調規律和技術,忽視審美追求,學生的審美情感和藝術感受就得不到發展。素描寫生如果沒有心靈的體驗和情感的流露,是缺乏藝術的感染力的。我們在課堂上不難發現,有的學生把素描寫生的步驟當成一種機械的程式,把寫生當成事務性的工作,形態麻木,反應遲鈍,封死了鮮活的感受。在這種狀態下完成的作業一定是匠氣的、呆板的。所以在素描的基礎教學中,自始至終要重視審美教育,強調情感的參與。

  視覺資訊是激發視覺感受的來源,獲取視覺資訊不能機械地孤立地限定在固定的角度,完整的視覺形象來自全方位的觀察,就像雕塑家那樣,多角度去感受物件。在觀察時介入心靈的體驗,喚起表現的慾望和探索的好奇心。我們有不少學生習慣於找個位置馬上就動筆畫,不感受、不動情,而且一開始就機械地測比例,忽視了感受的重要作用。人的生理特性告訴我們:視覺在新鮮的感受狀態下,是最容易興奮的,興奮時感覺最敏銳,素描寫生要遵循:“感覺-----理解----感覺”的程式。馬蒂斯說:“我的作品是從認真而又尊重地觀察自然中產生的,同樣也是從自然在我身上激起的感情中產生的,而不是從某種熟練的技巧中產生的”。可見,素描寫生只有發自內心的情感,才會引匯出有感而發的真誠表現。

  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既要重視對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表現能力的培養,又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從其它藝術門類中吸收營養。在素描講評課的時候,我會通過優秀的雕塑作品的活生生的情態去感染學生。比如:潘鶴的作品《艱苦歲月》,就是以生動的人物形象打動人,若作者沒有情感的參與,他的作品絕對不會帶給觀眾如此強烈的情感震撼。雕塑家很強調將客觀物象進行情感的孕化和昇華,然後對作品進行情態化處理,這樣才能賦予作品於藝術生命。我強調學生在畫素描頭像的時候,要像雕塑家那樣:“用心靈之眼去感受客觀物象”。心靈之眼,能體悟到物之性格,物之情態,這就給視覺中的物象注入了生命。調動情感因素“移情予物”,使素描作品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實踐證明:“把雕塑思維引入素描教學”,對訓練學生的素描分析能力和表現能力,具有實質性的作用。學生通過雕塑意識來指導素描的形體塑造,可以使學生很快掌握對形體的本質研究的方法,建立正確的素描觀念,能大大地提高素描的學習效率,是值得推廣的素描教學方法。

  素描與雕塑的關係:不同的過程一樣的目的

  雕塑和素描都是以塑造客觀物象為目的的造型藝術,素描是在二維的紙上塑造三維的形體,而雕塑是直接觸及實體進行三維的形體塑造。兩者對物象形態的認識途徑也不一樣,素描是由表及裡地認識物件,雕塑是由內到外地認識物件,雖然途徑不同,但兩者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物象的形體結構表現出來。正是由於素描與雕塑的這一特性,讓學生在素描訓練中借用雕塑的思維與方法,有利於引導學生深入形體深處,理性分析形體結構,弄清楚形體解剖,從而建立結構觀念,提高素描表現的主動性。

  在進行這個課題實驗之前,學生在素描寫生時,普遍都不善於剖析物件,只是相信己的眼睛,眼看手畫,注意力都被物象的表象和細節吸引住了,習慣把客觀內容不加選擇地羅列出來,似乎是很忠實地表現物件,但離遠一看,畫面的形體結構缺乏說服力,素描調子只是照抄了表面的浮光掠影,形體單薄,內容空泛,只獲取了表面的肖似,沒有得到素描的實質。這個問題的存在雖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作者沒有對形體結構進行分析、研究,認識膚淺,表現被動。為了改變學生的這種狀況,我在素描頭像寫生的訓練中,進行了一次課改試驗:“利用雕塑造型開悟學生”:我在畫室的一角堆放了泥巴和雕塑工具,首先向學生闡明教學目的,介紹課程的意圖,接著介紹雕塑的觀察方法和塑造步驟,並進行示範,然後讓學生在畫素描人物頭像的時候,抽一段時間接觸泥塑,親手用雕塑泥進行人物頭像的塑造,在雕塑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多角度的觀察,並通過“搭骨架--→上大泥--→塑坯體--→捏五官”等環節,認識了立體觀察、立體表現的重要性,學會了切削塊面與塑造形體的方法,養成了追究解剖的習慣,再聯絡素描的形體塑造,領會了老師的教學意圖,建立素描的本質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主動地用思維分析形體比例、研究解剖結構、塑造形體特徵。儘管學生的雕塑作品做得並不專業,但在觸及結構實體的過程中,培養了素描的理性思維,培養了用腦的習慣。掌握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訓練了腦對手的控制意識,使素描訓練產生了質的飛躍。

  素描與雕塑的關係:觸控感與說服力

  我們在欣賞優秀的素描作品的時候,常常會被素描作品的說服力打動,歎服這些作品在平面的紙上竟然讓人無可至凝地觸及到形體的起伏轉折,讓人不得不佩服素描的表現力,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視覺生理的一種錯覺,是素描的技術利用視覺元素遊戲了人們的視覺的結果。一幅好的素描作品,絕對可以超越照片,把人的視覺帶進表現物的體積空間中,這裡的功夫,除了素描的認識能力以外還要依靠素描的表現能力。把雕塑思維引進素描教學,除了在素描意識上,能給我們啟示以外,在素描的表現技術上,我們也能借助雕塑的觸控感,引發學生的表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