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風景水彩畫圖片

  現今,水彩畫經歷了近千年發展,已經逐漸形成其特有的基本技法。水彩畫的用筆也甚為靈活,有塗、染、掃、揉、拖、擦、擺、點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水彩畫基本形式語言的探求

  對點、線、面及其延伸的認識是學習形式語言的基礎。

  第一,點的形態特徵與內涵、外延。通常意義上講,點的普通存在形式是光滑的小圓點,或黑或白,佔據畫面一定的位置。點的形態特徵多種多樣,如圓點、方點、三角形、鋸齒形等。點在構成中的集中有聚焦的作用,點的大小不同會在視覺上給人以深度感,幾個點之間也會出現虛面的效果。點形態和特徵的漸變或突變,在創作中具有輔助性功能,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點在畫面中的位置關係與外延,並在畫面中形成一定的韻律、節奏等。

  第二,點在移動中留下的軌跡是線。線只有長度和方向,從幾何學角度上講是沒有粗細之分的。繪畫作品中的線不但有著粗細的變化,而且被當做最基本的形式語言之一進行應用,呈現出較強的表現力。不同型別的線在畫面中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水平線使人感到廣闊、平穩;垂直線使人感到挺拔、上升;曲線的特徵是變化、柔和、優美。就視覺感受而言,曲線往往比直線更讓人感到輕快和愉悅。

  第三,面是由點外延的擴大而形成的。面有寬度和長度,沒有厚度,是體的表面,同時受線的界定,具有特定的形狀。面有偶然形、幾何形、有機形等,可以劃分為實面和虛面。實面是指那些有明確形狀界定的,虛面是指能感覺到但不真實存在的,由點和線密集外延而成。

  將點、線、面按照不同的構成形式運用到同一張畫中會產生新的形式關係。點、線、面是構成畫面的最基本元素,研究其基本的構成形式語言,將有助於對不同形式語言表達的認識。所要表現的物象經過人們主觀意識的改造和提煉,通過點、線、面的形式展現出來,增加了畫面的韻律感和平衡性。這種方式的訓練有利於增強對畫面的控制力,從而增加對形式語言的探索和認知。

  畫面中的形式語言主要有對比、對稱、平衡、節奏、韻律等基本特徵。形式法則的應用應是靈活的,使畫面充滿自由的氣氛,而不是機械教條地搬用。在形式法則的前提下,點、線、面三元素在構成畫面時可用不同的構成方式組合三者的關係,如用重複、漸變、分割、解構等方法對畫面進行組合,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以漸變為例,在水彩畫創作的過程中,為了將主體表現的更加充分,可採用色彩漸變的方式來活躍畫面,使畫面形成一個運動變化的過程,增強節奏感。另外,除了色彩的漸變,還有線與面的漸變,將線的穿插、粗細變化與面的大小、厚薄變化相結合,達到豐富畫面的目的。對於水彩畫來說,肌理也是一種重要的形式語言。肌理是由材料作用的不同而產生的質感,是一種表面化的特徵。在水彩畫創作中,可以通過筆觸變化、拓印、加膠、水洗、刻刮、做底等方式表現肌理效果,這不但可以增加質感、層次感,還可以起到豐富畫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