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興趣繪畫作品有哪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美術產生並保持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以更充沛的精力、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美術興趣繪畫作品。

 小學美術興趣繪畫作品 


 


  


  


 


  

  小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

  要使學生擁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就要在繪畫材料上準備,如:三年級上冊《星空的聯想》中刮蠟紙等的準備,這種材料的準備是學生自己很難做到的;但對其他可以收集到的材料,教師應適時引導,安排學生自己來準備。不但為其準備充分的材料,還應該及時更新。

  我個人認為學校有必要為學生學習美術課開設專門的教室,並進行合理裝飾***根據不同年級***,內建多媒體、個人畫箱、作業庫、評比欄等。隨著基礎教育中美育地位的提高,有部分小學已經開設了美術教室,而不單單是隻有課外活動室了。有了良好的物質準備,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藝術學習氛圍,以境育趣,調動愉快而積極的情緒,讓學生學而有“獲”,從而養成良好的求知慾。

  二、採用遊戲,激發興趣

  遊戲是兒童的天堂,做遊戲可以滿足他們愛動好玩的心理,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要把教學內容滲透到遊戲中,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

  經多次實踐,我發現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遊戲,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能讓他們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手拉手,找朋友》這課時,由於這一課的要求是學習認識色彩與線條,並運用色彩和線條畫一張畫。

  為了讓學生能認識不同的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我利用動畫製作了一個有趣的課件,以《找朋友》作為課件的主題曲,創設了一個小朋友、各種卡通模樣的小油畫棒人和各種各樣的卡通線條人,它們在音樂聲中一起做“找朋友”的遊戲,學生看了以後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這時候我就讓他們戴上小油畫棒和線條的頭飾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學生在做遊戲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多種色彩和各種各樣的線條,而這節課的學生作品也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經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美術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大大增加了,學生也非常感興趣地參與其中,並在快樂中學習。

  三年級小學生美術興趣學習

  1、提倡動手操作,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維的起點。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尋求新的創造方法,讓學生動手操作,把外界的運動與內在的思維活動緊緊聯絡起來。如在《三原色和三間色》的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觀看書中的色輪,從而對顏色形成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自己進行配色,通過對各種色料進行現場調色。

  如在裝有紅、黃、藍三種顏色水的杯子,我讓學生分別倒入其他色料,親身體驗黃和藍配成綠、藍和紅配成紫的過程,調動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從而激發了他們的興趣,發揮了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不僅“學會”了知識,而且變得“會學”“樂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利用實地寫生,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很多美術教學的內容需要走出教室,進行實地寫生,這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作為視覺藝術教育的美術課,不但需要到生活裡捕捉題材內容,更需要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感受,去真實地描繪和創造生活。在美術教學中,根據教材要求,組織學生以“生態遊”的方式,去田野、河邊、草地上、花叢中寫生。

  這樣學生不但興趣盎然,創作出的作品富有真情實感,而且在寬鬆愉快而自由的環境裡,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自由發揮。如果僅憑教師說教,該怎麼選景,該怎麼構圖,哪些畫面需要,哪些畫面不需要,然後讓學生去完成作業,這樣閉門造車,學生是表現不出來什麼的。要想表現得真切,學生必須有實地的體驗和認真的觀察,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讓他們去聽、去看、去觸控、去感受,嘗試直接用色彩去表達、去抒發。

  如在上畫風景一課時,我要求學生選擇適合而簡潔的畫面,運用顏色和畫具,畫一幅色彩風景畫。當我把學生帶到校外時,他們歡呼雀躍,高興地選擇好一處風景便開始創作,那專注的神情、認真的態度,讓我驚訝。我再觀察他們的作品,比平時在教室裡畫得要仔細得多、形象得多,這就是他們走出教室,細緻觀察的結果。因此,教師要多帶學生出去走走,讓他們在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生活,這樣一來,學生的感悟能力增強了,繪畫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就更濃厚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