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囤積是什麼原因

  很多老人喜歡把東西都囤積起來,一些我們覺得沒用的東西,他們都要收拾在家裡,捨不得扔掉。老人捨不得扔東西是什麼原因?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老人舍囤積是什麼原因

  1、老人囤積捨不得扔東西是什麼原因

  生活中,總有許多年輕人抱怨,家裡老人喜歡囤積東西,毫無用處的瓶瓶罐罐都捨不得扔,說了很多遍也沒用。在不停添置新東西的同時,人們還不捨得扔掉他們囤積的大量沒用的東西。心理學家說,這其實是一種心理疾病,學名叫強迫性囤積症,俗稱“囤積狂”。

  2、囤積狂的表現

  2.1、不僅僅只是非常不愛清理雜物的懶漢,他***她***們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每一件物品均保持著非常強烈的感情,即使是那些看似使用時間最短暫的東西就像使用過的創可貼,他***她***們都不捨得丟棄。過分偏執地將毫無用處甚至是腐爛變質的物品收集起來的人就是囤積狂。

  2.2、總是想方設法記住最初為什麼要將它保留下來。當一個強迫性囤積症患者試圖決定將什麼物品扔掉時,就好像是在經歷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囤積症患者總想得太多。他***她***們在作決定前,會非常努力地搜尋記憶,設法回憶起所有與該物品相關的情況。這一番周折後,他***她***們才會努力作出決定。

  3、囤積狂的影響

  強迫性囤積症患者通常有強烈的佔有慾,即使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也捨不得丟掉,這些物品不僅壓縮了生活空間,而且會讓人產生諸多負面的情緒,久而久之,這些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使生活和工作陷入混亂,輕則引發心理障礙,重則誘發精神疾病,離潛伏或明顯的抑鬱症不遠了。

  囤積症是病嗎

  專家說,喜歡囤積未必就一定是“囤積強迫症”。“有的人,囤積對他來說是一種習慣,比如老一輩人已經形成了節約的習慣,用舊的東西捨不得扔,壞了修一修繼續用,這最多隻能算是一種生活習慣。”

  而另一種,則是一個人喜歡囤積,並且他明知道已經影響到了生活空間,帶來了不好的影響,自己認為這是個不好的行為了,但是仍然無法改掉。有時甚至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缺乏安全感,找不到渠道宣洩,最後通過留著自己用過的東西,沒事就拿出來回憶。專家介紹,“當出現了強迫性的囤積東西,並且意識到這是種強迫行為,想要擺脫卻無法擺脫,這就是囤積強迫症了。”

  針對有“囤積強迫症”的人,採用粗暴的方式,直接扔掉他的所有東西,是一種非常不好的方法。專家認為,“如果東西突然被扔掉了,他會覺得自己的一部分被遺棄了,甚至自己不再完整了。最好是能引導人轉移興奮點。當一個人通過舊東西來回憶了,說明對自己的過去有更多的肯定,開發他對新事物或者現在生活的興趣,不再沉迷於過去。最終他會主動扔掉這些舊東西的。”

  如何治療囤積症

  想讓有囤積習慣的中老年人扔東西很不容易,目前沒有藥物能治療,需要系統的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如設法讓有囤積習慣的中老年人觀看大量照片,讓他們瞭解這些東西是多麼不適合他們的生活。逐漸讓他們認識到如果你有一所擁擠不堪的房子,如果你不斷新增東西,其實你正在摧毀自己的生活。

  脫敏治療:在治療時,可以強迫他們一次又一次扔掉那些沒用的東西,在形成了習慣性的認知和行為後,最後他們在扔掉一些東西時,就不會產生如此極端的情緒反應。

  自行減壓:患者需要自己減壓,對一些難以做到的事情聽其自然,剋制自己的囤積慾望。適當從事各種有趣的文體活動,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愛好,也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單調、乏味,減少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

  如何對待囤積症患者

  1、如果可以,請允許

  囤積者的出現,其實正是對周遭人的一種譴責。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和安全感,他們並不會這樣。身邊出現什麼都愛囤積的人,如果不是非改不可,請包容。

  2、瞭解他的成長經歷

  一些令人比較不能接受的固化行為往往是當年惡劣環境的印記。得知他曾經承受的苦痛,不一定能全然接受他的囤積,至少可以避免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攻擊行為。

  3、幫他建立新的價值目標

  囤積在老年人身上尤其突出。這其實是人在缺乏價值感時的一種行為防禦,可以通過鼓勵提升他們的價值感,幫助他們更多地建設自身價值感的方法,他們就沒有心情和精力去囤積了。

  4、陪他抵抗焦慮

  對於囤積者來說,所有的囤積物都是他安全感的壁壘。任何一小部分的捨棄,對於他來說都是件極其痛苦和焦慮的事情。除了告訴他世界很安全之外,可以鼓勵他從極小的囤積物開始扔起,並在一段時間之後提醒他,當初的捨棄並沒有給生活帶來痛苦,反而增加了空間,能放置更多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