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流行性腹瀉的病因新生兒拉肚產生的原因

  新生兒腹瀉的原因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瀉三大類。新生兒流行性腹瀉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新生兒流行性腹瀉的病因的資料,歡迎閱讀。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的病因

  不少細菌和病毒可引起新生兒流行性腹瀉。如①埃希大腸桿菌:以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最多見,國內報道的有O127、O111、O55、O128等引起的流行,也有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引起的暴發流行的報道。②沙門菌:80年代國內有些地區多次發生鼠傷寒沙門菌引起的暴發流行性腹瀉,病情相當嚴重,但也有阿哥納沙門菌引起的極輕型小流行。③其他細菌如空腸彎曲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等雖可引起新生兒腹瀉,但很少引起大流行。④輪狀病毒***Rotavirus***是病毒性腹瀉中最常見的病原,在新生兒中可以引起流行性腹瀉。還有輪狀病毒樣因子如微型輪狀病毒偶也可以引起流行性腹瀉。其它如冠狀病毒、柯薩奇B型病毒和埃可病毒雖都可引起腹瀉,但未引起流行。

  新生兒拉肚子產生的原因

  1、生理性稀便

  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母乳容易被寶寶吸收,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排便次數會較多,會出現假腹瀉現象。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2、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

  餵養不當:爸媽給新生寶寶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新增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從而引起腹瀉。

  對奶粉過敏:100名寶寶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2***病毒或細菌感染

  患感冒:寶寶在患感冒時,會經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

  病毒或細菌感染: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於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症時,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滲入到腸道內,引起腸炎。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約2~5天,最短可能只數小時。病情輕重不一,輕型表現不願吃乳、吐乳、大便次數增多,一日1~5次,稀薄,不帶膿血。重型熱度高,嘔吐頻繁,腹瀉一日餘次,大便血樣,不久即出現脫水和酸中毒。尿少或無尿。

  幾種常見病原所致腹瀉的特點:①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各次流行的症狀輕重不一,但同次流行的症狀相仿。大便無膿血,較易併發壞死性小腸結腸炎。②沙門菌腹瀉依菌種症狀輕重不一。鼠傷寒沙門菌感染症狀重,熱度高,常伴沙門菌敗血症。阿哥納沙門菌感染病情輕,有時無症狀,但大便培養陽性,帶菌時間可能很長,達數週或數月。③輪狀病毒腹瀉,潛伏期約2天,可能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發熱不一定高,3~4天后下降。腹瀉5~10天內自愈。

  新生兒流行性腹瀉的診斷

  1.病史及流行情況

  要詳細詢問病史,瞭解流行病學情況,有助於診斷。

  2.臨床表現

  要詳細觀察大便性狀,同時要密切觀察病情發展,新生兒脫水程度較難估計,尤其對早產兒,皮下脂肪少,用面板彈性估計脫水並不準確,最好根據連續的體重記錄,尿量測量等方法進行評估。

  3.病原學檢查

  要及時留取標本做細菌培養,如懷疑輪狀病毒感染,要同時查病毒抗原,如懷疑真菌感染,大便鏡檢可見真菌孢子和菌絲。

  4.血氣分析和電解質檢查

  新生兒腹瀉易發生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應及時做血氣分析和電解質檢查,做到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