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腹瀉的原因

  出生才幾天的新生兒居然腹瀉了,新爸媽又心疼又焦急,還不免深深地自責。那麼新生兒腹瀉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下面小編為你解答。

  新生兒腹瀉的5大原因

  原因1:生理性稀便

  在給寶寶腹瀉下定義以前,首先應考慮寶寶是否真正得了“腹瀉”。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因此,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及稀便等“腹瀉”表現時,可能還無法斷定寶寶得了“腹瀉”。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 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當然,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現像鼻涕狀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應及時找專家檢查治療。

  症狀: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較多,較稀,色黃。寶寶精神好,吃奶正常,體重增長正常。

  原因2:餵養不當

  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新增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容易導致新生兒積食,從而引起寶寶腹瀉。

  症狀:腹瀉,大便含泡沫,帶有酸味或腐爛味,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嘔吐、哭鬧。

  原因3:對奶粉過敏

  100名嬰兒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這種症狀多出現幹2—3個月的嬰兒。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兒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症狀:使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腹瀉超過兩週,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絲,伴隨面板溼疹、蕁麻疹、氣喘等症狀。

  原因4:患感冒

  在寶寶患感冒時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罪魁禍首——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症狀:感冒、腹瀉。

  原因5:病毒或細菌感染

  因病毒或細菌感染而造成的腹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腸道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約佔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所以人們常把它稱作秋季腹瀉。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最多,尤其是6個月—7歲的嬰兒。傳染性很強,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無膿血,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常合併嘔吐發熱。

  新生兒腹瀉的主要症狀

  一、大便的次數超過多

  新生兒患有腹瀉症狀時也是與成年人一樣的,會拉便便的次數過多,如果在比較輕度者患兒會拉10次以下,如果嚴重患者會出現10次以上。

  二、大便的顏色為黃綠色

  正常新生兒的大便的顏色應該是呈金黃色,如果患有腹瀉患兒的顏色是黃綠色,並且帶少量的粘液。

  三、大便的氣味帶有酸臭

  正常新生兒的大便聞起來是無有其他異常味道,家長可以留意一下新生兒的大便是否存在酸臭味,這是寶寶的腸胃消化不良所引起的。

  四、大便的形狀為蛋花狀

  如果新生兒是吃母乳,那寶寶的便便是不會成形,這一點家長需要注意。但是也不會呈現蛋花形,就是留意去看寶寶的大便,你會發現不僅稀而且裡面帶點白色小點點。

  雖然新生兒是比較容易腹瀉,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在喝母乳的時候拉出來的便便與拉肚子相似,家長要學會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