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的症狀表現

  我們都知道腦癱是種很嚴重的疾病,患上腦癱就會影響一生,尤其是小孩子患上腦癱,就需要被人一直照顧,增添家裡的負擔。那麼知道腦癱有哪些表現嗎?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

  

  一、依賴性強

  依賴性來自兩個方面:①患兒由於膽量小,總覺得依賴物體才有全感;②由於家長怕驚嚇著孩子,從小經常抱著,過於嬌慣,使患兒慢慢地產生了依賴感。

  二、膽量小

  主要指痙攣型腦性癱瘓而言,由於患兒上運動神經元的高度興奮,在臨床出現膽量小,表現為稍有一點響聲患兒就相當緊張,身體稍有一點刺激就引起全身緊張。這是小兒腦癱表現的特點中比較明顯的一點。

  三、睡眠少這也是小兒腦癱表現的特點之一

  由於上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患兒一般情況都睡眠少,尤其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較為明顯,睡眠時間短,因而家長要給患兒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因為痙攣越重,睡眠越少,所以一定讓患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這樣痙攣就有所緩解,體質也會有所增強。

  一個月寶寶腦癱的表現

  腦癱小兒在一個月的時候,就可以表現出異常的現象來。 尤其是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重度腦損傷,***及肌肉系統疾病,固定姿勢: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頭圍異常:腦損傷往往有頭圍異常的情況;

  而如果到了2-4個月的時候,可能症狀就會變得更加明顯。容易出現 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笑;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有重要診斷意義;3-4個月的嬰兒如有身體扭轉,往往提示錐體外系損傷。4個月俯臥不能抬頭或坐位時頭不能豎直,往往是腦損傷的重要標誌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不良時,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可見,其實在腦癱小兒比較小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腦癱症狀,但是有不少家長由於不具備一些常識,所以忽視了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的是在孩子比較大的時候才發現,這時治療就會變得困難。

  新生兒腦癱的篩查檢查專案

  一、非凡檢查:

  1、x射線頭顱平片,可提供顱壓增高及定位的證據。

  2、超聲波檢查:中線波向健側移位。b超斷層顯像能看到佔位病變位置的大小。

  3、ct、mri掃描:可掃描出各層次具體的內部結構和腦組織的不同影象,有病變處密度增高。

  4、放射性同位素腦掃描,可見同位素濃集現象。

  5、腦電圖檢查:對幕上腫瘤的定位陽性率高,病變區皮層出現慢波。

  6、血管造影:可作定位以定性診斷。

  7、腦室造影:對位於中線、腦室內性命及顱後窗的腫瘤適用。

  二、體格檢查:

  除一般體檢以外,應注重有無淺表淋巴結腫大,及具體神經系統檢查,並結合病史而有所側重。如疑為鞍部病變應非凡仔細查視野,小腦病變應注重檢查聽力及前庭功能等。意識不清的病人應儘可能作神經系統檢查,包括眼底檢查。神經系統侷限性體徵是腫瘤定位的主要依據;在某些部位如前額葉、腦室內腫瘤等可無明顯侷限性體徵,因此需根據其他非凡檢查才能正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