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什麼粥養胃好消化

  生活中不少人因為飲食不夠規律而導致胃受傷,因此要及時喝一些養胃好消化的粥。那你知道喝什麼粥是養胃好消化的嗎?下面將由小編告訴大家,僅供大家參考!

  7款養胃好消化的粥

  1、八寶粥

  蓮子、芡實、薏苡仁、山藥、桂圓、紅棗、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氣養血,健脾強身,適用於體虛乏力、食少納呆、氣血虧虛。

  2、山楂麥芽粥

  山楂15克,麥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開胃,消食化積,適用於飲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3、參棗粥

  黨蔘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適用於體虛氣弱、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4、山藥薏苡仁粥

  山藥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補氣健脾胃,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大便溏洩。

  5、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滲溼利水,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溼盛所致的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尿少浮腫。

  6、蓮子芡實粥

  蓮子15克,芡實15克,粳米100克,補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氣養胃,補腎固精,適用於脾腎兩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形寒肢冷、腰膝痠軟。

  7、蓮子豬肚湯

  蓮子30克,豬肚1個,胡椒少許,煮成湯食用。能溫胃健脾、益氣補虛,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飲食偏冷***即胃痛***。

  養胃好消化的7種食物

  粳米:味甘平,可補脾和胃。對食慾不振、慢性腹瀉、口乾喜飲的症狀有食療作用。《備急千金要方》載:“粳米,平胃氣、長肌肉。”

  秈米:又名機米,性味甘溫,可養脾和胃,對脾胃虛弱、常反胃呃、虛煩口渴、慢性腹瀉有食療作用。《食物本草會纂》載:“秈米,溫中益氣、養胃和脾、除溼止洩。”

  小麥:性味甘平、涼。《本草拾遺》載:“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力氣。”有補五臟、厚腸胃的功效,有腹瀉、氣短、身體虛弱乏力症狀者可常食用。

  燕麥:又名雀麥,性味甘平,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對病後體虛、食慾不振,大便有祕結現象者,可作輔助食療品。《本草逢原》載:“燕麥,益肝和脾。”

  小米:又名粟米,性味甘涼,適用於身體虛弱、消化不良、嘔吐、易出虛汗、經常感到疲倦者。《食鑑本草》載:“粟米粉治脾胃虛弱,嘔吐不能食,身體漸消瘦,用粟米粉煮粥食,養胃氣。”

  玉米:又名玉蜀黍、包穀,性味甘平。《本草綱目》載:“調中開胃。”玉米有補益脾胃的作用,是北方地區的主要食品,將其碾細渣煮粥,可為病後體虛的食療品。

  薏苡仁:又名薏米,性味甘涼。《名醫別錄》載:“除筋骨邪氣,利腸胃,消水腫。”對脾虛、運化失調、大便溏洩症狀者,可作食療品,它還有清熱的作用。

  養胃好消化的4個小動作

  1、捏脊

  捏脊療法通常用於小兒,但它對成年人一樣有效,適用於消化不良、口臭、胃脹、胃痛、腹瀉、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堅持1周即可見效。

  操作方法: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鬆,然後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提拿背部正中的面板,沿脊柱自下而上,雙手交替向前捻動。每捏三下將面板提一下,這叫做“捏三提一法”。捏起面板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適當,不可擰轉;且要直線前進,不可歪斜。

  2、揉臍

  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鐘,每日1—2次。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多用於消化不良、胃寒、腹脹、腹痛、腹瀉、便祕的患者。

  3、擦小腹

  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肚臍兩側旁開2寸為天樞穴,這個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積食、嘔吐、腹瀉、便祕等。

  4、按揉足三裡

  足三裡是人體的保健要穴,位於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於各種型別的脾胃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