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需要補充的維生素

  很多懷孕後的女人都擔心自己肚子裡的寶寶營養不夠,因此要攝入大量營養,那麼,孕早期應該補充什麼維生素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補充葉酸的重要性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孕婦對葉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孕早期是胎兒器官系統分化,胎盤形成的關鍵時期,細胞生長,分裂十分旺盛。此時葉酸缺乏可導致胎兒畸形.如在中國發生率約為3.8‰的神經管畸形,包括無腦兒,脊柱裂等。另外還可能引起早期的自然流產。大量研究證實,補充小劑量葉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如無腦兒或脊柱裂等。富含葉酸的食物有紅莧菜、菠菜、生菜、蘆筍、龍鬚菜、豆類、酵母、動物肝及蘋果、柑桔、橙汁等。

  2、維生素A的補充也必不可少

  懷孕早期補充維生素A,主張以食物為主,藥物為輔。因此,懷孕早期女性要儘量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南瓜、青椒、小白菜、油菜、肝臟、雞蛋、牛奶和海產品、豆類等,注意將這些食物搭配起來。如果妊娠反應重或嘔吐頻繁,進食不足,可考慮藥物補充維生素A,即魚肝油丸,但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防止盲目或過量補充而致維生素A中毒的發生。

  3、補充維生素E預防早產流產的現象

  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能維持生殖器官正常機能,促進卵泡的成熟。增加孕酮的作用,對於治療不孕症及先兆流產都有很大的功效。維生素E不僅能提高人的生殖能力、治療女性不育症,同時還可預防孕婦早產、流產。孕婦缺乏維生素E可能會造成早產、習慣性流產,或引起胎動不安或流產後不易再受精懷孕。孕早期缺乏維生素E,可導致嬰兒先天性畸形,如露腦、無腦、脊柱側突、臍疝、足趾畸形及脣裂等,並可導致出生時低體重。

  孕早期注意事項

  1、飲食的科學營養

  妊娠早期對胎兒健康發育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由於胎兒的成長全靠母體供給營養。孕早期的時候孕婦多會出現一些妊娠反應,可常伴有噁心、嘔吐等反應,因此在飲食上宜採取少食多餐、少油膩、味清淡的原則,應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以防酸中毒。同時可服用多量維生素B和C來減輕妊娠反應症狀。在有食慾的時候,可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2、保持愉快的心情

  孕婦的精神話動可以影響胎兒的健康,孕婦緊張焦慮,情緒不好,其子女長大後情緒也不穩定。如果孕婦經常處在憂愁、急燥、恐懼、緊張或時常失眠的狀態下,會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所以,為了下一代的聰明健康,孕婦應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

  3、禁止進行性生活防止意外流產的情況

  為了保護胎兒,防讓發生意外流產,在妊娠早期的前3個月裡面應該嚴重禁止性生活,保證胎兒能夠在母體內安然無著,順利成長。

  孕婦的健康飲食

  1、攝食富含鋅的食物

  眾所周知,智力的物質基礎是大腦中的神經細胞。而鋅在促進腦神經細胞核酸的複製與蛋白質的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如若鋅缺乏,不僅影響腦細胞的分裂與數量,並對胎兒的視覺、性器官的發育也有影響。新近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如給血漿鋅水平低的孕婦補鋅,則嬰兒出世的體重與頭圍均獲增加。

  2、補充充足的鈣元素

  胎兒在母親整個妊娠期需從母體攝取30克鈣,自妊娠30周起,所需鈣量急驟增加。因此孕婦須注意補充足量鈣元素,每天至少需補鈣1.2克以上,同時需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協助鈣的吸收。富鈣及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蝦皮、牡蠣、淡菜、牛奶、沙丁魚、鮭魚、海帶、泥鰍、豆製品、芫荽、薺菜、花椰菜、芝麻醬、蓮子、甜杏仁及魚肝、蛋黃、香菇等。必要時可補充鈣製品。實踐表明,妊娠期補鈣不僅有助胎兒骨骼正常發育,並可降低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的發病率及減少產後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