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糖尿病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糖、高血壓經常一起出現,這樣的患者飲食上要更加註意,下面給大家分享調理高血壓糖尿病的偏方。

  調理高血壓糖尿病的偏方

  1、蒜香茄子

  做法:茄子1根,洗淨、切開,置於碗內,直接放入蒸籠中蒸20分鐘至熟爛,然後用手撕成條狀,加鹽、蒜泥、醋和香油涼拌食用。

  紫色皮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維E、維他命P。維他命P具有增加毛細血管彈性、改善微迴圈的作用,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壞血病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而茄子纖維中所含的特殊物質,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所以,茄子對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而言是食療佳品。

  2、涼拌芹菜

  做法:芹菜洗淨、切絲,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立刻撈出。薑末、醋、味精、鹽各適量,放入碗中調成汁,倒在芹菜絲上,澆上香油,拌勻即可食用。

  義大利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芹菜中含有的一種能增進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物質,使受試者通過吃芹菜促其體重在1周內減輕3600~4900克。研究結果表明,常常食用芹菜,不僅有助於降低血脂、血糖,而且兼有防治肥胖症、脂肪肝及高血壓病的作用。

  3、香菇湯

  做法:鮮香菇10個,加水小火煮15分鐘,加少許鹽調味。早上空腹適量飲用此湯,有助於減肥,能消除過多的脂肪。高血壓、高血脂、感冒初期病人也可用此湯食療。

  現代研究表明,香菇中所含有的嘌呤、膽鹼、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核酸物質,具有降低膽固醇和防癌的作用。

  高血壓病人宜吃8種食物

  1、山楂:山楂中所含的果膠是可溶性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常吃山楂可除油解膩,促進消化。

  2、燕麥:能夠降低膽固醇和降低血脂,這是因為其富含膳食纖維,尤其可貴的是,這種可溶性的纖維,是在在其他穀物中找不到的。

  3、洋蔥:洋蔥含有兩類營養物質,分別是環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於血栓的溶解。外國人特別愛吃洋蔥,他們經常用洋蔥搭配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以解油膩。

  4、玉米:含豐富的鈣、磷、鎂、鐵、硒等,及維生素A、B1、B2、B6、E和胡蘿蔔素等,還富含膳食纖維。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膽固醇並軟化血管。煮玉米,是最簡單的做法。

  5、銀耳:銀耳滋而不膩,為滋補良藥,其富含膳食纖維,可加強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銀耳多糖屬植物多糖,有降低膽固醇、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和美容潤膚等作用。

  6、山藥:山藥有“神仙之食”的美譽,其含有的黏液蛋白對於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有積極作用。同時,山藥的瘦身功效也是不可忽略的。

  7、海藻:素有“海洋蔬菜”的美譽,其低熱量、低脂肪的特點令營養學家關注。藻類含有植物多糖等植物化學物質,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力、抑制腫瘤、抗感染、降低膽固醇、延緩衰老等多種生理功能。海帶等褐藻含有豐富的膠體纖維,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

  高血壓的症狀

  高血壓的症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常見的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發生血壓升高,並在休息後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症狀。此時被稱為緩進型高血壓病。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症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高血壓的症狀與血壓水平有一定關聯,多數症狀在緊張或勞累後可加重,清晨活動後血壓可迅速升高,出現清晨高血壓,導致心腦血管事件多發生在清晨。

  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甚至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症狀,嚴重時會發生神志不清、抽搐,這就屬於急進型高血壓和高血壓危重症,多會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梗、腎衰等。症狀與血壓升高的水平並無一致的關係。

  繼發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有關原發病的症狀和體徵,高血壓僅是其症狀之一。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升高可具有其自身特點,如主動脈縮窄所致的高血壓可僅限於上肢;嗜鉻細胞瘤引起的血壓增高呈陣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