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膳食指南的預測

  人生在每個階段都需重視健腦、護腦,因為腦部與身體其他部位有所不同,其生長髮育必須給予充分營養,增進益智補腦食物,以儘量使之健康發育、保腦護腦延緩大腦的衰老,一旦營養失調,日後亦不可能用任何方法加以補救。健腦食品是滋補身體的聖品,可是當今社會新增劑氾濫,純天然的已經是稀有,所以這些食物,如果食用不當,是會致命的。

  近日,美國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DGAC***釋出一份科學報告,這份報告對修訂新版的膳食指南給出了一些建議,以促進國民健康和預防疾病。美國農業部***USDA***、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將會以該報告為基礎,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在2015年底釋出新版《美國居民膳食指南》。美國新的膳食指南可能會有哪些內容?是否對中國人也同樣適用?對此,記者特邀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冠生對該報告中幾項重要內容進行一一解讀。

  對膽固醇不再限量

  從1977年以來,美國膳食指南都要求控制每日膽固醇攝入量少於300毫克,而新版指導意見中將不再出現這一限量。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結果表明,血液膽固醇水平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增加飲食膽固醇對於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並不構成重要影響。

  解讀:馬冠生指出,目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為了防止膳食膽固醇過多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建議每天攝入的膳食膽固醇不宜超過300毫克,高血脂者應更加嚴格限制,每天不超過200毫克,一箇中等大的雞蛋中含約200毫克膽固醇。現階段,中國營養學會正在組織相關專家對膳食指南進行修改,在修改過程中,將參考美國等國家制定膳食指南的科學證據,提出相關建議。

  每天吃糖不超過12茶匙

  美國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建議,每天食糖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飲食總熱量的10%以內,具體而言,成年人每天食用食糖不超過12茶匙的量。

  解讀:馬冠生指出,這裡的糖指的是在食品加工製作過程中,人工新增進去的糖,包括在飲料、糕點等食品的製作中新增的,不是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糖,如水果、穀物、牛奶中含的糖。關注新增糖的問題,主要是新增糖基本上就是添加了能量,沒有新增其他營養素。攝入過多的新增糖,由於能量的攝入增加,將增加患肥胖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險。美國居民平均來自新增糖的能量佔到總能量的13%,關於我國居民新增糖的攝入沒有具體的資料。但根據食物消費的變化,也應該考慮提醒我國居民減少或控制對新增糖的攝入。

  控鹽門檻降低

  2010版美國膳食指南建議心臟病高風險人群每天攝入鈉不應超過1500毫克***大約是3.8克鹽***。新報告認為,每天吃鈉控制在2300毫克***相當於6克鹽***對一些人群仍然有幫助。鑑於美國人目前平均每天吃鈉超過3400毫克的事實,美國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建議,如果控鹽目標難以實現,大眾至少每天應該少吃1000毫克鈉。

  解讀:馬冠生指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鹽的攝入不應該超過6克。目前,我國居民食鹽的攝入接近11克,這些鹽的來源中,烹調過程中加的鹽佔第一位***70.0%左右***,來自加工食品的鹽佔30%。建議大家使用限鹽罐和限鹽勺,對每天的食鹽進行總量控制。習慣過鹹味食物者,為滿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製菜餚時放少許醋,提高菜餚的鮮香味。

  支援喝咖啡

  新建議首次對咖啡因展開了調查,並認為適量喝咖啡不僅沒問題,甚至有益健康。有充分證據表明,每天喝3~5杯咖啡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甚至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專家組同時提出忠告,不要在咖啡中加入奶油和糖,不要購買大杯能量飲料,建議孕婦每天喝咖啡不要超過2杯。

  解讀:馬冠生指出,整體來說,我國居民對咖啡的平均消費量還不高,只有少數人群的消費較高。在遵循以上指導的基礎上,建議經常喝咖啡的人,喝咖啡時少加糖。

  提倡素食

  美國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建議,應該多吃蔬菜、全穀食物、豆類、堅果和植物種子。與目前美國多肉食的飲食結構相比,以素食為主的飲食“更有益健康,也更加環保”。報告沒有阻止人們吃肉,但建議人們少吃紅肉和加工類肉食以及精製穀物,少喝飲料。

  解讀:馬冠生指出,如果搭配合理,素食也可以滿足人們的營養需要。但素食搭配不好,容易出現一些營養素的缺乏,如鐵、鋅等。還需要注意含優質蛋白質食物的攝入,如豆製品。加工類肉食中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的含量偏高。消費者在選擇預包裝食品時,應注意閱讀包裝上的營養標籤,理性、科學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