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煮飯才好吃

  如何讓普通的米飯營養又美味?營養專家表示,煮飯前,先用溫水將大米浸泡20—30分鐘,就能起到提高營養和口味的作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煮米飯五步法

  五步驟”來煮米飯,煮出的米飯會更加香軟可口。

  1、洗米。用水淘洗米前先將小石子、沙等雜質撿出。淘米要用涼水,不要用熱水。用水量和淘洗次數要儘量減少,以除去米糠等雜質為度,不要用力搓或過度攪拌,洗米水要很快倒掉,因為米中含有一些溶於水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多淘會使表層的營養成分隨水流失。

  2、浸泡。剛洗好的米,不宜馬上下鍋,根據經驗可加適量水浸泡10~15分鐘。因為米的結構緊密,水吸附和滲透到裡層需較長時間,煮熟浸漲的米粒比沒有浸漲的米粒更省時,並且浸漲的米粒內外受熱均勻,米飯香軟可口。

  3、煮飯。煮飯不宜用冷水,沸水煮飯不但可以縮短煮飯時間,節約能源,還可較好地儲存大米中的營養成分。

  4、燜飯。飯煮好立即食用,口感會較差,因此要將煮熟的米飯再燜一下,使水分能夠均勻散佈在米粒中間。如果是用電飯煲煮飯,在飯煮好後應保溫10分鐘再按下開關煮第二次,第二次煮好後仍不能立即開啟鍋蓋,應該再燜5至10分鐘,這樣米飯會更可口。

  5、挑鬆。煮好的一鍋飯,各部位味道會有所差異,因此食用前應將飯充分拌勻,並使多餘水氣在拌動中蒸發掉,使飯鬆散好吃。

  巧煮香米飯

  煮飯時,在大米中加少量食鹽、少許豬油,會使飯又軟又鬆。煮飯時,往水裡滴幾滴醋,煮出的米飯會更加潔白、味香。煮乾飯加熱時間長,維生素B1損失會超過30%。

  如在煮飯時撇去米湯水,維生素損失會超過40%。米飯做夾生了,可往飯鍋裡倒點米酒,再煮一會兒便成。剩飯重新蒸煮,可往飯鍋水裡放點食鹽,吃時口感像新飯。

  米飯的功效與作用

  補中益氣。適宜膚色沒有光華,失去紅潤、手腳冰冷的人群。

  健脾養胃。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洩,食慾不振,肢倦乏力等症。中和胃酸,緩解胃痛。

  明目。可預防治療眼部乾燥、視力模糊、結膜充血,視神經炎、雙眼下垂、瞳孔擴大、近視等眼部疾病。

  止煩。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可調節新陳代謝,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含有多種氨基酸和有機酸,消除疲勞,幫助睡眠。

  止瀉。適宜脾虛型腹瀉患者,症狀是:久瀉不愈、面色萎黃、食慾減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溫水將大米浸泡的好處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糙米在煮飯前用溫水浸泡,可以促進其“芽化”,刺激大米中多種酶的產生,這些活性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營養的吸收非常有益。研究表明,多吃芽化糙米飯,可提高認知能力,對糖尿病有預防作用。

  對此,有關專家表示:糙米經過浸泡後,的確可以促進營養吸收。對普通的大米來說,蒸或煮前浸泡一下,也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首先,經過浸泡,可以讓米粒充分吸收水分。這樣蒸出來米飯會粒粒飽滿,吃起來也更加蓬鬆、香甜,有助於消化;其次,大米中含有一種叫植酸的物質,會影響身體中蛋白質和礦物質,尤其是鈣、鎂等重要元素的吸收。大米中雖然含植酸多,但同時也含有一種可以分解植酸的植酸酶。用溫水浸泡大米,可以促進植酸酶的產生,能將米中的大部分植酸分解,就不會過多地影響身體中蛋白質和鈣、鎂等礦物質的吸收了。此外,經過浸泡後,還可以節省蒸、煮米飯的時間,做飯又快又好吃。不過,浸泡時間要掌握好,太長或太短都不好。一般最好用30—60攝氏度的溫水,浸泡時間在半小時以內。最好用浸泡大米的水來蒸煮米飯,這樣可以保持更多營養,米飯的香味也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