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散文讀後感3篇
龍應臺散文讀後感 《野火集》讀後感
在龍應臺的散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要屬《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了。它點出了八十年代中國人的弱點——懦弱,對於那些自私霸道之人的一些可惡行為不敢指出,所以造成當時臺灣的一陣混亂。
龍應臺雖說性別為女,但她理性的思維尖銳地指出了中國人的通病。的確,中國人一向講究忍耐,但是忍耐是分狀況的,有時你的忍耐往往會讓那些自私霸道的人變本加厲,甚至可能觸犯法律,後果不堪設想……也就是說,有時我們對這些人的忍耐會間接地害了他們。
當然,許多人會提出異議,就如《生氣,沒有用嗎?》中提到的,有些人對作者說,生氣是沒有用的。作者也提到自己很多“生氣”失敗的經歷。許多人看到這裡也許會決定以後不再“生氣”,因為這都無濟於事。那麼,我們來看一個實際例子。
眾所周知,在上海7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辦理老人卡,以便乘公交車時可以免費。這本來是為老年人帶來福利的,但沒想到卻讓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機。
前天,我回家時乘了一輛819路公交車,這車上是有售票員的。車到了一站,上來一位看似50歲的女士。
售票員開始收費,當來到她跟前時,她從包裡掏出一張老人卡,遞給了售票員。售票員把卡刷好之後看了一眼,可就是這一看,看出了問題,她發現卡上的照片與本人不符。
“這是你的卡嗎?”她試探性地問到“嗯,是的呀。”女士的神情顯得有些慌張。“不太像吧,你跟我說實話,這到底是不是你的卡?”“哦,拿錯掉了。”女士撐不住了,從包裡又拿出了一張交通卡,企圖把老人卡換回,售票員有些生氣了:“我就說嘛,這上面的人明顯比你老,你當我們賣票員都是瞎子啊?”然後對女士進行了一番訓斥。之後對她說:“本來你這張卡是要沒收的,上面有規定的知道伐?”司機大叔也對女士說:“下次不要這樣了!”後來又有一位要下車的老伯對她說:“我老太婆69歲,我叫她用我的老年卡,她都不肯,她說不可以這樣的。”
你看看,這位已活了半個多世紀的女士居然違反了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做人準則——誠實。
這件事是怎麼解決的已經不重要了,重點是售票員發現並指出了這位女士的錯誤,她生氣了!或許她一個人生氣還不夠,司機大叔也生氣了!老伯也生氣了!如果這輛車上沒有售票員,如果售票員沒有指出女士的錯誤,如果司機、老伯沒有生氣,那麼這位女士一定會為自己的僥倖而慶幸,她下次還會犯錯。可是今天有人生氣了,女士受到了斥責,她或許會記住這次的教訓,但假設她下次還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她碰到的又是一個負責的售票員呢?如果全市的售票員都行動起來,我就不行她一輩子改不了這個錯誤。
但如果你說,也沒有用的,現在許多車上都沒有售票員了,這些人還是會繼續的。那麼,上海市民,這就是我們大家的責任了,如果我們行動起來,相互督促,所謂“生氣”失敗的事情還會發生嗎?
記得曾在網上看到某個論壇上說,上海再發達有什麼用,人民素質卻是最差的。人民素質差,就說明那些自私霸道的人太多,而那些受到他們欺負的人又太弱,才會形成這樣的惡勢迴圈。那麼大家為什麼不行動起來,做個敢氣的人,一起反抗這座城市的敗類呢?
這時候你還能說生氣無用嗎?
龍應臺散文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
龍應臺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著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群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子,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臥床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裡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悅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寫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龍應臺散文讀後感3
網路時代真的偉大,龍應臺八月在臺灣出的書,我也能在-十-月中旬看到.繁體豎排的電子版,很吃力,完全沒有閱讀的享受.還是一氣看完了,翻過最後一頁時,居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終於結束了.
起筆前,本想再細讀一遍.卻發現已沒有重新開啟那本書的勇氣了.重負原來在這裡.
一個早已癒合的傷口,被重新撕開.過往的痛楚,隨無聲的撕裂,一一重現.
據龍氏的夫子自道,這本書是“下歷史的功夫進去,乘著文學的翅膀出來”,所以這本書不是歷史,只是被重新撕開的歷史傷口.
龍氏用十年的時間醞釀,一年閉關修煉.最終將這一切化成一滴十五萬字的淚.背後的東西,恐怕真的無法從這滴淚折射出來.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引用昆德拉的一句話說,第一滴淚是感動,第二滴淚就是媚俗.無論是感動還是媚俗,都不是歷史,歷史是冷冰冰的,沒有感情的真-相.這樣的真-相往往被人用利益掩蓋,用感情裝飾,而漸漸模糊.
潰逃***撤離***的國-軍,無助的婦幼,被歷史洪流裹協的學生,海港邊象開鍋的餃子一樣沉浮著的人頭,還有那沉入千島湖的淳安古城;四五年臺灣原住民老輩心中的解放,少年心中的淪陷.是這本書呈現給我們的畫卷.
全書以淳安古城為起點,應該不是偶然,而是一種用心的編排.有什麼比陸沉的故鄉更讓人傷感的呢?漸漸被歷史淹沒的,並不只是淳安.第一次付印之前,龍氏用了一天半的時間重新編排,現在的第一章,原為第五章.
水底的淳安,還在.那些失敗者心中的家園又在哪兒呢?
自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原住民用五十年的時間,將家鄉從”解放”演進為”淪陷,從日據時代開始時的反抗,演變為四十萬年輕人爭搶一千個日本軍人名額.自一九四九年至二00九年,六十年過去了,那些當初以勝利者身份出現在原住民眼前的後來的失敗者,他們心中的家園又在哪兒呢?龍氏說所有這些失敗者,後來創造了一個不同的社會,奠定了不同於以往的價值觀念.不同的社會,流失的時間,漸漸模糊的故鄉和過往!
現在,我們是不是有人,象龍應臺一樣,努力回到過去,尋找水底的淳安,過去的家園?
將來,會不會還有人,象龍應臺一樣,重走父輩的路,去拾起先人失落的記憶?
將來的將來,有沒有人,能夠用另一種方法,超越時空的分隔,重新凝聚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
將來的將來的將來......,這樣的傷口以及無數其他大小小的傷口,是不是都能被熨平?無數的生者,是不是都能幸福?無數的亡靈,是不是都能被超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