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論文
心理健康指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及其培養》
摘要:通過具體的事例,讓我們從中悟到,很多時候,態度真的可以決定一切!我們給予生活什麼樣的態度,生活就會反饋給我們什麼樣的態度。而且,與態度密切相關的必理品質也是如此。良好的品質有助於我們開創幸福的生活,而不良的態度與品質勢必會被社會唾棄、為人生帶來阻礙。
關鍵字:心理品質、態度、情感、價值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由我校教育科學學院程教授主講,通過這半年的學習,讓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然而,時至今日,對大多數人來說,心理學仍然是一個充滿神祕和誤解的學科。“學心理學的人知道別人在想什麼”,這仍然是時下很多人對心理學的理解。
其實呢,真正對心理科學發展作出貢獻的心理學家通常僅為業內人士所知曉,民眾心目中的心理學家往往魚龍混雜。在當代,對心理學較為公認的定義為: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和行為的科學。首先,心理學它是一門學科。在這門學科當中,行為和心理是緊密聯絡的,同時呢,這門學科它所研究的東西是非常廣泛的,包括:感覺和知覺,注意和觀察,記憶與遺忘,親情、友情、愛情心理學,情緒與意志,性心理學,人際交往與群體心理等。
這就好比一個事例,在正常人眼中再平常不過的景色對於一個復明後的病人來講,感覺是非常美妙的。那麼感覺與知覺呢,是其它複雜心理活動的基礎,雖然簡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感覺和知覺呢是不同的兩種心理過程,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感覺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感覺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同一感覺之間的相互作用既可由作用的時間順序的不同而引起,也可由感覺器官的各部分受到不同的刺激引起。如今感覺與知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品質幾乎無處在。我們的許多行為,如闡述個人的觀點,瞭解他人的看法,說服他人等,都與品質有關。而且,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團體,良好的品質都有助於取得成功。
和態度的心理一樣,品德心理也是心理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如果教育者能夠熟悉品德心理並能將有關品德心理靈活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必將對受教育者的心理學健康和個性心理髮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談到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及其培養之前,我們需要弄懂一個價值觀--價值取向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積極進取,敢於競爭,
人生價值積極向上,但在價值主體、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上表現出自我化、實效化、短期化的特點。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還是不成熟的,絕大多數大學生還不能用理想的價值目標來指導實踐,當他們人生價值的目標和現實利益發生矛盾時,一般傾向於現實利益的考慮。價值選擇和價值實現上的實惠性和功利性傾向比較明顯。
做好心理疏導和服務。持續關注、關心實習焦慮、考研失利、就業困難等學生群體,培養學生感恩情懷。樹立合理擇業觀,加強求職訓練。發揮課堂作用,引導學生了解就業形勢,縮短學生求職願望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形成合理的就業期望值。以積極的心態、正確的擇業觀對待就業。利用我們的就業行為激發自己內心的需求,努力提高自己在心態方面的積極的影響。
那麼現在我們談到了一個大學生積極心態的問題,首先我們就當意識到培養積極心態對於大學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心態對於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失敗產生著深刻影響,這正如美國成功學學者拿破崙.希爾所說:“不要讓您的心態使您成為一個失敗者。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積極心態的人所取得的,並由那些以積極的心態努力不懈的人所保持。”實踐亦充分證明,積極的心態使人樂觀、自信、主動、熱情、樂於助人、有成就、少焦慮、無破壞性、感到充實和有力量。因此,我們的高等教育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同時還應重視學生積極心態的培養。
那麼現在我們就要來討論和研究培養大學生積極心態的對策。參考了眾多教授、專家的言論與研究,我們總結了如下幾點,分別從個人、家人、學校和社會的層面上提出了倡導。首先,倡導社會、家庭與學校形成合力,為培養青年大學生積極心態共同努力。人是具社會性的,大學生的成長過程離不開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大環境,對他的影響最大的是家庭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要與孩子共同成長,學習科學的育兒理論,有效持續地與孩子溝通,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幫助孩子成長。
其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幫扶青年大學生形成積極心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對大學生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發掘大學生積極品質,培養大學生積極心態。建立健全學校心理諮詢及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切實起到教育學生、解決問題的作用。
最後,大學生要努力健康積極的自我成長,擁有積極心態。所有個人以外的環境與因素都是外因,外因影響內因,內因起決定性作用。大學生要善於自助,除學習專業知識之外,要博覽群書,要多向周圍人學習長處,正視自己,正視困難,幫助自己處理好壓力,不能有“等、靠”的心理,所以大學生的自我成長也極為重要。
總之,積極心理品質能幫助大學生積極健康成長,而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和大學生本人共同努力,尤其是要注重自我成長,這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
參考文獻:
[1]、徐學俊、王文.《心理學教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06.01
[2]、甘映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探討.高教論壇,2009.02.19
[3]、劉海燕、高豔.《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建設》.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4.17
篇二
《讓真情永駐心間》
摘要:親情、友情、愛情都包含著一個情字,這三種情都稱之為感情,有著必然的聯絡。異性之間的友情會發展為愛情,當愛情到達一定程度就會換化為親情。我有完整溫馨的家庭,有很多關係很好的朋友,還有一份值得我好好珍惜的愛情,我覺得我始終被愛包圍著,很溫暖,很溫馨。雖然有時有些煩惱,有些苦難,但那只是,浩瀚的海洋裡泛起的點點浪花,非但沒有減色,反而把我們的生活點綴的更加充實與美麗!我們的人生如果缺乏其中的任何一種情,都是不完美的,都是遺憾的人生。
關鍵詞:親情、友情、愛情
親情無價
親情讓我永遠感動。曾經年少,不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是融入到實際行動中的,因為他們都是不喜歡錶達感情的人,所以只能將他們對我的愛融入到了所有關心我的實際行動中了。如今身在異鄉為異客,縱然身邊多了許多兄弟姐妹,但是遠離了愛,讓我懂得了愛;遠離了親情,讓我更加珍惜親情。每當我回憶起父母為我做的點點滴滴,我的心中就會泛起絲絲感動。
可是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們每個人都不會例外。雖然我們大學生和父母關係總態勢良好,可是在與父母溝通過程中多多少少總會有些問題。在我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瞭如下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
***一***大學生與家人關係比較緊張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
***二***大學生與家人溝通存在著層次性和深入性的問題;
***三***大學生與家人的互動不足;
***四***大學生代溝現象或多或少存在;
***五***大學生對於家庭的感覺存在著不和諧的聲音。
對於以上問題,我們需要從學校、家長和學生三方面實行具體對策。
1、家庭親情觀培養與教育對策要維繫好親情,家長一定要和子女多溝通、多交流,讓孩子明白且切實體會到你為他們付出的辛苦。同時,我們的大學生父母在對子女進行親情觀教育時要注意方式、方法。蕭伯納曾經說過:
當作孩子的老師,你應該是他的伴侶。
2、高校親情觀培養與教育對策在高校親情觀教育上,首先可以通過圖片資料展示、觀看錄影電影、講座、講親情故事等形式來讓大學生們認識家庭這一社會最小組織的作用,認識父母的偉大、家庭的溫暖,使得學生在心中牢牢樹立家庭意識。其次,把親情教育納入到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通過高校德育工作者在課堂上設定一些貼近生活、平實、感人的親情個案來教育大學生,切忌不要進行空洞的說教和簡單的灌輸。再次,學校設定一套系統的評價、考核標準,設立親情獎學金,對那些講親情、重親情的大學生進行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獎勵,為其他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3、社會親情觀培養和教育對策我們的社會首先要為大學生的親情教育營造一個講親情、重親情的良好氛圍,具體可以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介來宣傳親情的可貴,對生活中的正面典型及時報道和宣傳,對一些反面典型要進行法律和道德的雙重鞭撻。其次,我們的社會要為大學生的親情教育提供形式多樣的物質支援。
可是就我而言,我家存在的最大問題不在我與父母之間,而在於父母雙方,他們的感情不是很好,經常吵架,有時候甚至大打出手,我和弟弟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在這種環境下我和弟弟都變成了那種敏感和膽小怕事的型別,不敢再生人面前說話,沒有自信,心理素質很不好。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思考著我的缺點和弱點,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於父母之間緊張的關係引起的。我也正在試圖用自己的辦法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但是收效甚微。最近我剛給他們寫了一封信,表達了我的感情,我覺得信是表達感情的最好的方式,他們讀後對我有了新的認識。以後我還會用這種方式來處理問題,當然還要增加一些其它新的方式。雖然我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我還是回去嘗試,因為他倆都是我最愛的人。
友情萬歲
我在高中之前根本沒有朋友,因為那時候的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人。但是當時我的成績特別好,所以我考上了市裡的重點高中。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才開始關注身邊的人,開始結交朋友,開始思考很多與學習無關的問題,這也就是所謂的成長吧。直到現在,我已經有好多的好朋友了,我們關係很好,我是屬於那種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所以感覺像是沒有喜怒哀樂一樣,朋友們很少會發現我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因為我會及時調節我的情緒。因此我屬於聆聽者而不是傾訴者,在聆聽的同時也經常總結每個人的特點已經和不同人交往的特點。其實友情的基礎是相互理解,真誠對待,是一種欣賞而不是佔有。那應該怎麼搭建友誼之橋就變成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了。總結起來有以下兩點是與人交往中必須注意的:
一、真摯友誼的基礎
怎樣才能交到知心朋友呢?人與人能否成為朋友,特別是能否成為知心朋友,我覺得關鍵在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人與人之間的空間上的距離。
我來大學最大的收穫就是能在一個有十五個同學的大家庭裡生活,因為這種特殊的宿舍臥從來都沒有見過,所以它帶給我許多不一樣的感受。我們相親相愛,永不吵架,互相理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她們帶給我的是前所未有的溫暖與幫助。因為空間距離的接近,這就使我們相互之間的交往、接觸的機會增多,彼此之間熟悉起來比較快。當然空間距離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但卻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有利條件。
其次,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頻率。
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熟悉的基礎,人們只有通過交往才能相互瞭解,相互熟悉,相互幫助,建立友誼。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頻率越高,就容易形成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和價值。就越容易產生共鳴,從而形成詳盡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友情的產生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再次,人與人之間的互補。
俗話說一個朋友一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在漫漫人生的旅程中,朋友永遠是幫助自己擺脫苦惱,訴說心聲的首選。朋友之間難免會提出需求、給予滿足。如果沒有提出需求和給予滿足,哪怕是距離再小,也會如“老死不相往來”一般。相反地如果有了提出需求和給予了滿足,哪怕是距離再大,也會是“天涯若比鄰”。也就是說如果交往雙方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滿足,雙方就會非常融洽、密切。反之就會是生疏排斥甚至是衝突。
最後,人與人之間的人格吸引。
喜歡一個人,是由我們自身的人格因素決定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人格影響著交往的因素,當你第一眼看對方就有些異樣的時候,那就說明是你的人格因素在說話了。
二、怎樣播種友誼
相信通過空間距離的考驗,交往頻率的試探,需要互補的刁難以及人格吸引的淘汰,你已經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麼怎樣才能鞏固你們剛剛建立起來的友誼呢?有幾個原則是很重要的!
1、尊重真誠
找到了好朋友說明你平時一定很尊重他人,儘管在氣質上、能力上、知識等方面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差異,但是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以誠相待是友誼得以延續和深化的重要保障。
2、寬容理解
當代大學生的心胸要寬,姿態要高,氣量要大,遇事要冷靜。凡是學會拿捏學會權衡利弊。要學會團結,學會原諒,更要學會理解,學會換位思考,以便營造寬鬆的成長環境。
3、謙遜
謙遜是一種美德。謙虛而好學者,人們總願意與之交往。反之如果是一個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傢伙,那麼人們往往就會避而遠之。因此要胸懷豁達,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虛心向學。
4、誠信
人與人的交往,講究的就是一個信用。凡是言必信,行必果。可是怎樣才能做到取信於人呢?說先要言行一致;其次要相信別人;再次不要輕易答應別人什麼。
珍惜愛情
因為我家庭的原因,所以我在愛情方面是很慎重的,我很瞭解自己的性格以及我要找的他是什麼型別。很慶幸的是,我在補習的時候終於找到了我心目中的他。我們一起已經三年了,從來沒有吵過架,偶爾的不爽當然還是有的,沒有的話就非常不正常了。我們感情非常好,同學們都很羨慕。但是我知道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有一句話說:沒有一百分的另一半,只有五十分的兩個人。這份幸福是要兩個人一起培養的,不是想出來的。我還會一如既往的維護好這份難得的感情,讓它最終開出美麗的花朵。
此外還有一種朋友,我想他是介乎於愛情與友情之間的感情。偶爾會想起,
心底有種溫暖的感覺,很美好,有時候也會很感到難過。在憂愁和煩惱的時候,我會很希望他能在我身邊給安慰,給我理解,而我卻從未向他傾訴。我怕自己會打擾他的生活。我會因為一首歌曲,一種顏色想起他,會想起他的真摯,想起他的執著,想起與他曾經一起經歷過的風風雨雨。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朋友***他可以是愛人也可以是朋友***,我會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熱愛自己的生活。因為我知道他希望我過得很好,他希望我能好好的照顧自己。在見面時,他希望你我能告訴他我很幸福。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藍顏知己吧!
愛護自己的親人,思念自己的朋友,珍惜自己的戀人,是他們幫助我們成長。漫漫人生旅途,誰都難免遇到傷害或被絆倒,誰都不會一帆風。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我們成長的人。
參考文獻:
【1】王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復旦大學出版社
【2】郭瑞荊永根大學生健康與健身鍛鍊人民體育出版社
【3】李世芬.試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代大學教育
【4】張日冉,陳麗大學生心理健康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