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護理分析論文

  人到老年由於生理、生活環境的變化,會有許多消極情緒。這些都會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對疾病的抵抗力顯著下降。因此對老年人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這對老年人提高身體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護理》

  摘要:目的:用啟發、誘導、說服、解釋、安慰、勸解及調整環境等方法,幫助患者擺脫困難,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方法:護理人員運用醫學心理知識,以科學態度、恰當方法、美好語言對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顧慮、思想負擔、疑難問題進行疏導。首先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活動,如:老年人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老年人情緒變化時的心理護理,自私、多疑的心理變化,老年人容易出現控制力下降,易怒,老年人自尊心強,表現固執。根據這些特殊心理活動採取相應護理措施,首先為老年患者創造溫馨的住院環境,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多與其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做到耐心關心和體貼,做好相關的健康教育。結果:使老年人能夠保持良好的情緒,消除陌生感和孤獨感,有助於身心健康。結論:護士擔當著老年人生命週期中專業健康維護的角色,只有結合其身心的特點,運用自身的心理護理技巧,才能對老年人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這對老年人提高身體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更是全方位整體護理的體現。

  關鍵詞:老年人;心理護理

  對老年的界定有生物學和心理學標準之分。生物學認為,老年就是身體的各個生理系統逐漸失去自我更新能力的生命時段;而心理學認為,老年是人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學習以及在常態和應激情況下的情緒反應等能力下降,人對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均減退的年齡時段。老年階段***≥60歲***是個體畢生發展過程中的特殊階段,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階段,也是實現作為認定生活價值的最後時期,老年人經驗豐富,考慮問題全面、深刻而周密,處理事情老練、穩重而顧全大局。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機體逐漸衰退,各種心理衰退現象也隨之而來。老年人具有獨特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人到老年由於生理、生活環境的變化,會有許多消極情緒。社會角色改變,會有失落空虛感;生活環境改變,會感到孤獨寂寞;身體衰弱,會力不從心,憂心忡忡。這些都會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對疾病的抵抗力顯著下降。不論是有病或無病,過度活動或不活動,對治療和家庭護理的依賴性明顯增加。因此醫護人員和家屬護理好老人的生活,使他們愉快的渡過晚年是至關重要的。

  1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

  1.1角色轉變

  角色轉變是老年人離退休後的不適應之一,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角色變化,但不同的職業群體的人對離退休的心理感受卻不大一樣,據調查工人退休前後心理感受變化不大,他***她***們退休後襬脫了沉重的體力勞動,有更充足的時間料理家務,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並且有相對足夠的退休金和醫療保險,所以心理比較滿足,情緒比較穩定,社會適應良好,但是退休幹部的心理狀況不大相同,這些老幹部退休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關係,其生活重心是工作和事業,離退休後,脫離了繁重的工作環境,生活重心變成家庭瑣事,廣泛的社會聯絡驟然減少,以前是門庭若市,離休後門可羅雀,這種人際交往的改變,也使老年人一下子無所適從,心理感到極不平衡,由此可產生失落感,有的表現為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情緒低落,凡事都無動於衷,有的則表現為急躁易怒,對周圍的事物看不慣,一點小事則發脾氣,嚴重者產生怨恨心理。

  1.2孤獨感

  有人說孤獨比貧窮更可怕,老年人容易產生孤獨感,離退休的老年人從忙碌的單位迴歸家庭,失去了與同事們共同學習和交流的時間和機會,孤獨感倍增。在家中孩子都成家立業,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兒女一般只注重老人們生活上的經濟方面的投入和照顧,從而忽視在情感方面的交流,獨居又缺乏交往,對老人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另外比如:有的老年人患腦梗塞、腦萎縮而行動不便,心理上則產生自卑感,不願意出門怕見熟人,自覺低人一等,整天呆在家像與世隔絕一樣,從而增強孤獨感。

  1.3焦慮、緊張

  由於離退休後社會角色的轉變,一時難以適應,認為自己對社會對家庭沒有了貢獻,成為社會、家庭的負擔從而導致抑鬱,也有的喪偶後,一個人獨自生活,子女都忙於自己的事業,對老人缺乏關心、照顧,老年人長期生活在孤獨與寂寞、單調與等待中,久而久之,變感覺生活毫無意義,極易患上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軀體各器官功能開始減退,容易患許多慢性疾病,由於對身體健康的擔憂,唯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給家人帶來煩惱,給自己帶來痛苦而焦慮,緊張不安,尤其在老人身體遭受疾病困擾之時,孤獨感和失落感更加強烈,病後更加煩惱、焦慮。

  1.4身心衰老

  具有價值觀念和思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後,都不甘心於清閒,他***她***們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再為社會多做一些工作,所謂退而不休,老有所為,便是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實寫照,然而,許多志高不減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卻不是很理想,他***她***們或者是機體衰老嚴重,或者身患多種疾病,有的在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顯,這樣使得一些老年人陷入深深的苦惱和憂慮之中,從而影響他***她***們身心健康。

  2 老年人的心理護理

  2.1定期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有針對性的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治療及康復,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疾病,增強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顧的能力,有些老年人總有軀體的某種疾病,可能會使他***她***們的孤獨感、恐懼感、抑鬱的心理更為強烈,社群護士就要和藹,友善,熱情的服務,這樣,可以增加老年人對生活的信心。告訴老年人要善於安慰、控制自己,對不良情緒進行調節,適當參加社交活動,充實精神生活,照顧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和諧與溫馨、取得家庭成員的理解、支援和照料,從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消除或減少各種心理問題。

  2.2消除老年人的恐懼焦慮感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感覺是一種主觀東西,而生活就是一種感覺。人以什麼樣的態度感覺它、對待它,它就以什麼樣的姿勢回報你,只要你熱情、積極、樂觀、進取、你的生活就將充滿陽光。"宜興善卷洞中有一個鐘乳石,從這方面看像駿馬,而從另一方面看又像只綿羊。生活中的事情也如此。從一個角度看,用積極的觀念看就可發現其積極的意義,從而使人走出心理困境。把半空的玻璃杯看成半滿的,這對於我們的生活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我們要教育老年人要樹立堅強的信念,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從生活中尋找生存的意義和樂趣。

  全社會都應該尊重老年人,愛護老年人,使養老敬老成為社會美德和風尚,讓老年人事事處處都感到和受到優待,而處於最佳心理狀態,幫助老年人建立價值觀、滿足感。護士應該多給予老年人特殊照顧,熱情的關懷,減少其精神刺激,幫助老年人積極面對疾病,積極面對生活中各種問題,樹立正確的對待疾病的信心和態度,向老年人講述和示範各種情緒調節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動轉移法,溝通調節法,環境調節法和適當發洩法等,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鍛鍊。

  2.3加強社會聯絡

  老年人獨居缺乏照顧,往往會造成老年人性情孤僻、焦慮、多疑等心理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社會聯絡,避免孤獨就尤為重要。要主動與他們溝通,幫助他們認識自身的變化,幫助他們安排適應新的生活,使生活充滿情趣,鼓勵組織他們熱愛生活,心情舒暢。熱愛社會,關心公益,積極參加有意義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尋找到生活的動力,擺脫孤獨,消除失落感和不必要的擔心。鼓勵其老友、老同事及單位前來看望,也可安排老人的交談活動。親人、朋友、同事的探訪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對老人卻是莫大安慰。但需提醒探望老人者切莫談論強刺激性話題,以免他們因過於激動發生意外。

  2.4正確看待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懼怕死亡也是正常的,但要正確對待,連靜建議,老人要接受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都要遵循的自然規律。世上沒有長生不老藥,從古到今,無數帝王想通過吃長生藥得到永生,但也未能實現。因此,正確對待死亡,順其自然,晚年生活才會活得愉快、沒有壓力。另外,不要讓恐懼心理控制自己,泰然處之,愉快地活好每一天。學習長壽老人,凡是想得開、放得下,處世胸襟博大,平時樂觀開朗,不憂慮、不抱怨,善於調節情緒。

  3 結論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人懼怕死亡也是正常的,但要正確對待,連靜建議,老人要接受生老病死是一切生物都要遵循的自然規律。世上沒有長生不老藥,從古到今,無數帝王想通過吃長生藥得到永生,但也未能實現。因此,正確對待死亡,順其自然,晚年生活才會活得愉快、沒有壓力。另外,不要讓恐懼心理控制自己,泰然處之,愉快地活好每一天。學習長壽老人,凡是想得開、放得下,處世胸襟博大,平時樂觀開朗,不憂慮、不抱怨,善於調節情緒。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