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勵志文章3篇

  今日寒窗苦讀,必定有我;明朝獨佔熬頭,捨我其誰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考勵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勵志文章:十八歲,無關墮落

  一元復始,永珍更新。轉眼間,已到了十八歲,當然,也到了面臨人生一大抉擇的重要時刻。

  高三的挑戰,人生的第一搏,在向我們招手。過去的時光,你不必惋惜;昨日的無獲,

  你也無須抱怨。在這高三的最後一刻,讓我們昂揚奮發,放手拼搏。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有荊棘遍佈,磨難重重。然而,我們正值十八歲,正值青春年華,這正是我們意氣風發的黃金時代。因此,們無關墮落。

  面對挑戰,我們要有一種意志,不屈不撓,不破樓蘭終不還;面對挑戰,我們要有一種信念,愈挫愈勇,欲與天公試比高;面對挑戰,我們要有一種性格,敢說敢做,敢叫日月換青天;面對挑戰,我們要有一種氣魄,氣壯山河,山登絕頂我為峰。

  十八歲,我們沒有杜甫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憂民;沒有林黛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多愁善感;也沒有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孤傲灑脫……但我們擁有豪情壯志氣沖天,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擁有“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毅力,擁有……

  十八歲,充滿了奮鬥的激情;

  十八歲,我們躊躇滿志;

  十八歲,我們泣涕漣漣,彷徨失落;

  十八歲,我們無關墮落!

  高考勵志文章:我的高考奇蹟

  我的高考算是一個“奇蹟”。我是海淀區2014年高三理科生,“一模”考試成績421分,按分數線只能讀“三本”;“二模”407分,按分數線只能讀高職;6月高考後,成績上升到496分,超過了一本線,被西南政法大學傳播學專業錄取。

  有同學好奇:“你怎麼做到超水平發揮的?”其實,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我的朋友中,超水平發揮的也有一些。我們的共同特點就是考前擁有良好的狀態。

  “模考”成績差師長不言棄

  我的兩次“模考”成績都一塌糊塗,且一次不如一次。父母嘴裡沒說什麼,但我知道他們很無奈。當時,父親幫我搜索的資訊主要是一些“三本”和專科院校。看到班裡考得好的同學歡喜的樣子,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一天中午,班主任把我叫到樓道里,問我想上哪所大學。我說不知道。班主任說:“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衝上去絕對沒問題。”按說,這對我是一個很及時的鼓勵,但那時我受“一模”打擊太大,並沒領會老師的期待。直到“二模”來臨,我依舊整天迷迷糊糊。這導致“二模”成績比“一模”還差。

  我清晰記得,“二模”後,由於成績太不理想,爸媽只說了一句,“有個學上就行了。”這時距高考還有一個月。媽媽對我說:“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以後幹什麼我們不管,但你要想清楚,以後聚會時,你準備以什麼面目見大家?”爸爸顯得深沉些。一天,上學路上,他說了那句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不是人生的終點。你以後的日子會很精彩,但為了更加精彩,你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

  他們用各自的方式激勵了我,讓我頓悟:“為什麼別人能上更好的大學,我就不行?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此,我真正進入狀態,像充足了電的機器,每天鉚足了勁兒學習。我對自己說,如果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下來,那以後還成什麼大業?所以,堅定信念是最關鍵的。***勵志 ***我們要堅信,不到最後一刻,什麼都可能發生,什麼奇蹟都可能出現。這需要同學們在考前繃緊弦,堅持到底不鬆懈,不能拿就要高考了作鬆勁兒的藉口。

  剖析薄弱點分分都計較

  現在想來,認清、剖析弱點並重點突破是讓我非常受益的一個方法。

  分析“一模”和“二模”試卷後,發現理科綜合是我“命門”所在。它的總分為300分,而我當時的成績只有150—160分,原因是選擇題錯得太多,一次能錯9道。一題6分,我在選擇題上就比別人少了54分。那時老師總有一句話“一分一個操場的人”,我就想,這些分數能讓我落在54個操場的人之後了。

  我決定對理綜重點突破。在那一個月裡,我把有關“一模”和“二模”的試卷翻出來,每天做一套理綜選擇題。我做的是北京歷年高考題,沒做其他省市的題,因為題型和出題思路不一樣。不管對了還是錯了,我都逐題分析。如果題目要求選擇正確的,我就寫出其他三項的錯因。我發現,選擇題注重細節,有時多一個字,答案就會有變化。一星期後,我的選擇錯題降到了5道,這對自己是個很大的鼓勵。最終高考時,我的理綜分數達到了從未有過的217分,比“模考”提高了60分。

  我的經驗是抓住每道有把握的題,不丟每一分,分分都計較。

  考試狀態好百戰才不殆

  高考不僅考查基礎知識、學習能力,也考查耐性和心理素質。我認為,從現在到考試結束期間的良好狀態非常關鍵。我把它歸為兩點:

  其一,考試狀態是一種做題的手感,比如選擇題有選擇題的做題技巧,大題有大題的做題技巧。這些老師已傳授給了我們。同學們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經掌握,還要了解自己常錯的知識點。我有時會發現,這個***類***題總做錯,做三遍,錯三遍。那麼接下來我就會對它格外關注。

  其二,考試狀態也是種心理狀態。我在考試前沒考慮過能不能考上。既然志願報完了,想也沒用。我關心的是,對有把握的題要做對。有些不會的題,任你怎麼絞盡腦汁也不會。所以,大家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些題上,多檢查做過的題、會做的題。我們平常都有體會——這道題我馬虎了,那道題我能對,但就是答錯了。高考也同樣。

  如果你總是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你內心不夠平靜,可能比較浮躁、著急。其實大可不必。雖然綜合科目時間較緊,但做對有把握的題的時間還是夠用的。我們要爭取做一題對一題,在考場上想做完所有題再回頭檢查幾乎不可能。慌亂,是考場大忌,時間再怎麼不夠,也不能慌張。記得考英語時,坐我旁邊的兩位同學最後一篇小作文沒時間寫了,但成績也不錯。既然已成事實,再想還有什麼用?我們只要關注卷子上的題就好了,其他什麼都不要想。這才是積極的心態。

  說實話,我在高考前一天還在看電視,因為老師和家長都鼓勵我要放鬆心態。但自己雖然表面上在看電視,心裡還是在思考:語文作文可能要寫議論文,論點和論據要清晰;數學的有些公式要再背一遍,比如三角函式的公式;理綜的物理要好好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化學常考的方程式要會寫;生物還有些名詞記得不牢;英語的完形填空的弱項,要先通讀一遍全文,然後再做題……

  現在,“二模”還沒開始,高考還有40多天。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請不要氣餒,請記住:不到最後一刻,勝負難分;不與他人比較,只與自己比較;知足常樂,將每次進步都化為前進的動力。

  只要努力,奇蹟就會出現。

  高考勵志文章:高考百日衝刺勵志文章

  冰雪消融,化作千頃碧波;朗朗書聲,鋪就錦繡校園。在這春風又起的季節,我們迎來了高考百日衝刺誓師大會。

  一路走來,我們踏過坎坷書山,渡過茫茫學海。十二年的寒窗苦讀,讓我們堅定了心中的理想。而今,距離高考只剩下一百天了!

  一百天,可以收穫累累;一百天,可以突飛猛進;一百天,可以創造奇蹟;一百天,可以鑄就輝煌!

  我們要感謝生活,給我們留下了一百天的時間去努力。踏上最後的征程,我們更要沉著、冷靜,以平常心對待學習和生活。學海無涯,還有許多知識我們沒有很好地掌握,還有很多規律等待探索,還有很多技巧需要總結,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琢磨。每一個人都有做不完的事情,而且每個人都有難以想象的潛力和無限寬廣的進步空間。放平心態,潛心鑽研,每一秒都有收穫的契機,每一道題都有發現的驚喜。

  一百天,每一天都是新的一頁,每一頁都寫滿奮鬥的歷程。拿破崙說:“最困難之日,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時。”的確,卻接近成功,道路便卻艱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我們深諳,只有輪迴的四季,沒有輪迴的人生。十幾年的辛勤苦讀,為的就是這最後的衝刺——決戰的時刻。我深信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請堅信,一切的陰霾都將消散,因為這個春季是希望之春,勝利之春。我們的心在此飛翔,在和煦的春光中夢一般綻放。走過迷茫,走過彷徨,充滿自信,越發堅強。用快樂迎接高考,用沉著對待學習,用平和看待成績,用無畏去面對坎坷和荊棘。

  高考雖然不是人生的全部,卻是人生極為重要的一步。在日後的一百天裡,讓我們全身心地投入緊張的複習當中,用微笑照亮前程,用汗水澆鑄理想。無愧無悔得過好每一天,盡情描繪青春的風景,抒寫人生的篇章。讓我們整裝待發,迎接六月。揚起希望的風帆,乘風破浪,向著光明,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