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健身原理及特點介紹

  傳統太極拳運動,講究自然、協調、平衡,當中的運動規律是非常有助於協調人的生理機能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太極拳的健身原理介紹。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健身原理介紹

  太極拳的健身作用已經被長期的大量的實踐所驗證,也有很多體育工作者、醫學家、科學家進行了原理性研究。從傳統的養生、中醫學和現代醫學等方面都得到論證。其中一些主要原理有:

  1、呼吸方式科學

  太極拳強調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還是拳勢呼吸,都強調腹式呼吸。呼吸還配合意念,就是吸氣時內氣沿脊椎督脈上行,呼氣時內氣沿前胸任脈下沉,小腹則是吸凹呼凸。這種呼吸鍛鍊擴大了肺活量。

  科學實驗表明,肺活量的大小與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長短成正比。諸如,人體處於睡眠狀態,呼吸深、細、勻、長的必是強健者,而呼吸短促無力或長、短不勻者,非病即弱無疑。

  呼吸波的長短、粗細是一個人的體質強弱的標誌。所以說,太極拳健身在呼吸上很是注重。

  2、氣血運轉流暢,促進血液迴圈

  太極拳鍛鍊要氣達梢節。人體從外形的四肢八節、筋骨皮到內在的五臟六腑、精氣神,都離不開血液的滋補潤澤。

  良好的血液迴圈、充盈的血液供給,既是人體各部功能正常執行的基本保障,也是決定人體生命長短的根本條件。

  太極拳行功走架,豎項貫頂,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上至百會、下通湧泉、達於四梢,促進了血液迴圈,還疏通了經絡,加快了迴圈頻率,大動脈暢通無阻,毛細血管經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膚延緩了老化。長期堅持太極拳鍛鍊,則氣血飽滿,健康長壽。

  3、汗腺通暢,保證了新陳代謝

  人體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除通過眼、耳、鼻、口七竅和穀道排洩外,機體內分泌主要靠汗腺外排。

  除此,汗毛與汗毛孔尚具有保溫、散熱的自然調節功能。因此,中醫有“汗腺通則百病不侵,汗腺堵則亂病纏身”一說。

  現代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和提高,冬有集中供暖,夏有空調、電扇,免受寒暑之苦的同時,卻又導致了人體面板保暖、散熱功能的下降。

  由於汗毛變懶、汗遙壅塞、肌膚的通透性弱化,人體內臟分泌物、沉積物以及病毒等有害物質得不到及時排洩,新陳代謝失調,陰陽溫熱失衡,這樣那樣的疾病便會不染自生。

  而太極拳作為一門內家功法,在肌膚的鍛鍊上有其獨到之處。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於身形的開合收放之中導引肌膚的膨縮和毛孔的張閉。

  比一般不練拳的人較好地保持了肌膚的純潔性和通透性。內分泌渠道暢通,病毒垃圾不易滯留,故而小病不生、大病不長。

  4、對稱運動,彌補了人體機能後天不足

  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意或無意地形成了諸多習慣定勢。這些習慣定勢,一方面提高了動作效率,一方面也釀成了人體運動的缺陷。也就是說,凡是習慣動作多屬單向偏頗運動。

  如日常生活中上肢運動端、握、提、捏、抓等單手動作,一般多用右手;下肢運動彈、跳、蹦、踢等多以右足發力;中上盤運動扛、挑、抬等多用右肩,左撇子者反之,無論是左還是右,均系單向運動。

  這種外形的單向運動,天長日久,使大腦中樞神經減弱了逆向調節功能,由此勢必導致人體內部機能的左右失衡。右強則左弱,左強則右弱。強者易瘦,弱者易病。

  凡此種種,人體所有功能無不是源於十餘萬條神經的作用。任何一條神經的萎縮,都將直接導致人體某一器官功能的下降。

  太極拳與其他拳種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她是一種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以意念支配肉體的運動。太極拳行功走架,全神貫注,以意導氣,所有外形變化,一招一式無法講求意在身先,意不動身不動,意動身隨,意靜形止。

  所謂意念,也即大腦中樞神經發出的各種指令、訊號。太極拳每次行功走架,首先是種意運動,其次才是形體運動,也即人們常說的形神兼備。反之,練功心不靜,意不專,形散意亂,內外失調,便失去了太極拳的運動本質。

  正是由於太極拳的這一功法特點,功深藝高的老拳師即使到了晚年,也多是耳不聾、眼不花、腳不沉,其肌膚的敏感性仍異於常人。

  拳書上所云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即是形容不頂之意,也是概指拳手肌肝膽的靈敏度。所有這些,無不賴於用意練意延緩了神經老化的緣故。

  6、運動適度,保持了人體能的中和態

  就運動與生命的關係而言,歷來說法不一,通常以為,生命在於運動,其理取自流水腐、戶樞不蠢;也有人認為,生命在於多靜,以減少機體的磨損和功能的消耗。持此觀點者,多以龜齡鶴壽作比。

  實際上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關鍵在於動與靜不可偏廢。生命在於運動不錯,但超負荷的劇烈運動,無疑會使機體疲化早衰;而多靜少動者,往往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四肢乏力,精神萎靡,病氣易侵,故多常年不斷藥。

  所以說,過分地強調動或過分地主張靜,均於人體健康不利,只有運動適度、動靜相間的運動;行功走架,進退往來為動,但用意不用拙力,消耗不大;就心境而言,行功走架中強調放鬆入靜。

  這裡所說的“靜”,是指走架或推手時須摒棄雜念,動中求靜,神意專注一才,以一念代萬念,所以說外形別動心猶靜。太極拳的這種獨特運動方式,對保持人體機能的中和平衡態量為適宜,故而久練可使人延年。

  7、長氣致柔,防止了骨質、關節、韌帶的老化

  無論是從自然界的動、植物看,還是從人類自身的生態發展過程看,凡是生命力旺盛者,其肢體或肢幹都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凡是行將死亡的有機體,都會變得僵硬,枯萎。

  就人體而言,老年人骨質疏鬆發脆、關節旋轉不靈、韌帶鬆弛、血管幹癟等,無不是失去柔韌性的結果。欲使人體康壯不衰,就必須使周身筋骨皮保持良好的彈性。

  太極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撐襠開胯,抻筋拔骨,纏繞擰翻,所有招式動作,無不在劃弧走圓中完成。這種螺旋運動的內含,其實就在於強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內臟各部器官的彈性,亦即柔韌性。

  所以,功深藝高的太極拳手,多為肺活量大、膀胱脹縮差大、筋長骨堅、肌膚鬆軟、呼吸深細勻長、關節正逆旋轉角度大,這都是機體柔韌性良好的表現。柔韌性的延長,本身就是長壽;反之,人體內臟任何一個器官失去了彈性,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8、鬆、靜、空、靈,陶冶超然脫俗的心境

  眾所周知,清心寡慾的人多高壽。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必貪飲、貪食、多憂、多慮、多思、多惱、多驚、多恐,凡欲有多必傷。

  中醫認為,哀傷神、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慮傷心、恐傷腎、食多傷胃、房事多行傷精又傷氣。

  太極拳的鍛鍊過程就是調節心性的過程。行功走架時,身心各部講究鬆、靜、空、靈,舉手投足、身形變換貴在順其自然,故而進退往來狀若行雲流水,身心俱佳。

  故而在發病上,有句“男左女右”俗話。此說雖未必科學,但人體患病多集於一側確為常見。太極拳的造型結構,恰恰是“有上即有下”,招式左右互換、身形上下互補、形成內外如一的對稱運動。

  抽招換式強調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發力時,講求前吐後撐、上枯下踩。周身上下對立統一、渾然一體。

  從而,有效地強化了大腦的逆向調節功能,保持了人體運動的整體協調與平衡發展,克服了單向運動致病的缺陷。

  5、用意不用力,提高了神經系統的敏感度

  人體老化,最先發於神經系統的萎縮和衰竭。如,面部面板鬆弛起皺、前額脫髮,源於細胞再生神經的功能下降;耳聾眼花,源於聽、視神經的老化;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源於分辨檢索神經的老化;腿腳不利索,源於中樞支配神經的老化。

  太極拳的特點

  ***一*** 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

  所以,練習一兩遍太極拳以後,會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會出現氣喘等現象,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所以,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從事太極拳練習。

  ***二*** 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前後連貫,看不出有什麼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動作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連貫,好像行雲流水,連綿不斷。

  ***三*** 圓活自然

  ***四*** 協調完整

  太極拳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密切配合。

  在練習過程中,要以腰為軸,上肢和下肢動作都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切忌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呆滯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