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話養生
順應四時,做好飲食調養。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冬至是“冬令進補”的大好時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養生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冬季養生,要注意:勿妄洩精,節慾保精,忌過分疲勞;勿妄耗神,心神調和,不要過分勞心,晚上少熬夜;勿妄洩氣,情緒節制,不要過 分喜怒哀傷,包括不要過分體勞如激烈運動、過分汗出。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是冬季6個節氣的第4個,在每年公曆12月22日前後,太陽黃經270°,鬥指子位***正北方向***。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因為陰極而陽始至,故叫冬至。從冬至這一天開始,進入為時近3個月的“九九天”,就是9天為一個段落,9個9天共81天,就叫數九天***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一天,是日照最短的一天,所以也是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一天。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農村已進入深耕積肥的偷閒階段。親友們聚在一起煮餃子吃,過冬至節。冬季養生,要注意:勿妄洩精,節慾保精,忌過分疲勞;勿妄耗神,心神調和,不要過分勞心,晚上少熬夜;勿妄洩氣,情緒節制,不要過分喜怒哀傷,包括不要過分體勞如激烈運動、過分汗出。
冬至養生注意事項
老年要注意
靈樞•天年 篇:“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面板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這種臟腑氣血精神等生理機能的自然衰退也會影響到心理的變化,表現出常有的孤獨垂暮、憂鬱多疑、煩躁宜怒等心態,正是這種生理、心理上的穩定性、自控性降低,使老年朋友更容易發生疾病且不易恢復。所以,保健養生方面應提倡精神攝養、飲食調養為主;順時奉養、起居護養、藥物相助為輔的方法
一、***精神攝養***知足謙和,老而不怠*** 保持“謙和辭讓,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態,即處世要豁達寬巨集、謙讓和善,生活知足無嗜慾,做到人老心不老,熱愛生活,保持自信,勤於用腦。宋代醫家陳直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載詩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詩中告誡我們,只有進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絕情志疾病。
二、飲食調養***審慎調食***食宜多樣 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食宜清淡 針對老年人脾胃虛弱的特點,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食品。用現代營養學觀點,老年人的飲食應“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食宜溫熱熟軟 老年人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故宜食溫熱之品保護脾腎。由於年老齒鬆脫落,咀嚼困難,故宜食熟軟之品。食宜少緩 “尊年之人,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谷氣長存”。主張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證所需營養又不傷脾胃。
三、順時奉養***順四時而適寒暑***告誡老年人要“依四時攝養之方,順五行休王之氣,恭怡奉親,慎無懈怠”也就是說,天地、四時、萬物對人的生命活動都會有影響,要想在自然界中求得自身平衡,首先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四時氣候變化,懂得“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只有這樣才能老當益壯,益壽延年。
四、起居護養***起居有常,不妄作*** “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老年之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五、藥物相助***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 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是先天稟賦的強盛和後天營養的充足。由於老年人機體功能減退,除進行其他方面得調養外,有些藥物是可以幫助其強身健身的。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所以,老年人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用藥原則應遵循:多補少瀉;藥宜平和,藥量宜小;注重脾腎,兼顧五臟;分類論補,調整陰陽;掌握時令,觀察規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湯劑;藥食並舉,因勢利導。如此用藥方能補偏救弊,防病延年。
中年要注意
一、靜神少慮***即“壯不競時,精神滅想”***要求中年人 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注意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尋找事業的精神支柱;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工作、學習之餘多聽音樂,它會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注意儀容儀表,不同的場合裝束要得體,心態年輕化,以振奮精神,增添生活樂趣。
二、勞而勿過***《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即“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生活節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利用各種機會進行適當運動,有句諺語“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說明冬季鍛鍊的重要性。
三、節慾保精***《養性延命錄》:“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欲不可縱。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節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節,勞倦內傷,損傷腎氣。腎為先天之本,腎精充足,五臟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強,身體健壯則人能長壽。反之,腎精匱乏,則五臟虛衰,多病早夭。《泰定養生主論》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洩;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洩,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洩。……能保持始終者,祛疾延年,老當益壯”,這說明嚴格而有規律地節制性生活,是健康長壽的必要保證。養血固精。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以“男子貴在清心寡慾以養其精,女子應平心定志以養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為主,女子以血為用,來說明節慾保精的重要性,而東漢醫家張仲景則以“凡寡慾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闡述了節慾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優生優育的首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