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複習
學習重在方法,好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事半功倍,今天我們的老師給介紹一下非常關鍵的一個學習方法——法。是學習的重要環節,是與遺忘鬥爭的有力武器。怎樣抓好這一環節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呢?根據德林教育多年的學習經驗和教學體會,同學們必須明確並認真做到“十要素”。
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覆習。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得出結論,理解後的知識易記難忘。可見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要複習好功課,必須先得把知識消化了才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做到:1上課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課聽懂,最大限度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2積極思考;3有疑必問,當天的疑難當天解決,決不拖到第二天。
要及時複習
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現象研究發現,人們對學到的新知識,一小時後只能保持44%,兩天後只留下28%,6天后只剩下25%。這些資料表明,知識剛學過之後,遺忘特別快,經過較長時間以後,雖然記憶保留的量減少了,但遺忘的速度卻放慢了。即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針對這一規律,德林教育寒假一對一的老師說學過新知識後,要“趁熱打鐵”,抓緊時間及時複習、鞏固,才能不斷強化已經建立起來的神經聯絡。因此,當天課堂上學過的新知識,除了該堂課上學過的新知識,當天課後還要及時再複習,絕不能只把老師佈置的書寫作業做完了事,應看看書,理一理知識的脈絡,該背的要背,該寫的要寫,該想的要想。
要經常複習,複習的次數要先密後疏
剛學過的知識遺忘得又快又多,所以,複習的次數相對要多一些,間隔的時間也相對要短一些,即是說要經常複習,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加深,每次複習的間隔時間也可越來越長,到了一定的時候,知識就能牢固記憶,不復習也不會忘記了。
德林教育教你複習時要做好四件事:
1嘗試回憶,就是下課後獨立地把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回想一遍,這樣可以及時檢查當天聽講的效果,提高記憶力,增強看書和整理筆記的針對性,養成善於動腦思考的習慣;
2看教科書,重點看嘗試回憶時想不起來、記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看書時,濟南一對一輔導的老師習慣讓學生們用紅筆把書上的重點部分、新概念或容易忽略的部分勾畫出來,在書的四周空白處記下簡要的體會,高度概括課文內容的語言以及有利於記憶、帶提示性的語句,以便以後再看書時能迅速抓住要點,回憶起關鍵的內容;
3整理筆記,先把上課時沒有記下來的部分補上,再把記得不準確的地方更正過來,以保證筆記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然後把筆記本上記錄的疑點弄明白,如果需要,把有關內容補進筆記本內;
4看參考書,在閱讀教科書和課堂筆記,對所學知識有了基本瞭解之後,再圍繞學習的中心內容去看參考書的相關部分,把精彩的內容、精彩的題目及時摘到課堂筆記上,這樣就會促使知識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使學習逐漸形成良性迴圈。
複習時要做到“五到”
即複習時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尤其以心到最為重要,通過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資訊,記憶的效率就高。濟南德林教育老師介紹,光看只能獲取知識的20%,光聽只能獲得知識的15%,如果眼看、耳聽、手寫、腦思同時並用,則可獲取知識的50%,所以“五到”是提高複習效率、增強記憶能力的關鍵所在,一定要養成全身心投入學習的習慣。我有一個體會,把各科基礎知識自讀自錄在磁帶上,速度不要太快,然後在錄音機裡放出來,邊聽,邊記,邊寫,這對複習側重記憶的學科來說,效果真是好極了。
要養成固定時間內複習固定內容的習慣
有關資料表明:一個人確實存在著在某一固定的時間內,做某一類事情可獲得最佳效果的生理、心理規律,這就是人體生物鐘現象,這一規律運用到複習上就要求養成固定時間內複習固定內容的習慣,比如早上和晚上8~~9點鐘,記憶力強,可安排複習英語、語文、政治、歷史;下午演算和抽象思維能力較強,可安排複習數理化三科……這樣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一到這時間,心理上就會做好準備,複習的效率就高。
要適時做好系統性複習
學校裡一個星期、一個月下來,或是學完了一單元新知識,一定要把各科知識整理歸類,系統複習,俗稱“梳辮子”,經常這樣把所學的知識條理化,久而久之,我們所學知識就很清晰地印在大腦裡,哪怕是一本書的知識也多而不亂,雜而有序。
複習要有雷打不動的計劃,注意分配好複習時間
寒假輔導的老師建議每個星期的每一天對各門功課的複習都要作出明確的安排,在時間的分配上要處理好各門功課的關係,既不要用時不平衡,又不要不分重點和自己的薄弱科目而平均用力。
複習要有切合自己實際學習能力的目標,並且有達不成目標的自我處罰措施
給自己以適當的學習壓力,雖然並不是每次都能達到目標,但長期這樣訓練,複習效率就會提高。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複習
特別是平時一些閒散、短暫的時間都要利用起來,還可以把每科的基礎知識做成一張張小卡片放在身邊,以便隨時拿出來複習、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