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複習有什麼用

  課後複習就是要求學生運用及時複習法,它是一種記憶訓練法。 為了提高記憶效率,複習要及時。遺忘是記憶的大敵,為了和遺忘作鬥爭,要根據遺忘的規律正確地、合理地安排複習時間,使已學知識在遺忘前加以鞏固。以下是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課後複習有什麼作用:

  1、鞏固記憶。

  課上聽一遍,課下不復習,沒有人能徹底持久掌握知識。沒有經過複習的知識,就像潑到篩子上的水,根本留存不住。沒有複習就沒有記憶,當然也就談不上知識運用。

  2、加深理解。

  作為中學生,每天都要接受很多新知識,不經複習很難學深學透。當堂第一次接觸新知識,對許多東西還不能深入理解,必須依靠複習,才能加深鑽研、質疑解難、深化理解,知識才能真正為你所掌握。

  3、溫故知新。

  很多新知識都是在複習舊知識的過程中“生長”出來的。有些新知識,就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變化了”一點點。

  也正因為如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經常向學生們這樣強調:“如果每天不進行課後複習,內容生疏了,知識結構散了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重新學習。不妨算算這筆時間帳,划算嗎?你們要明白,修復房子總比重建房子要省事得多。”
 

  當天所學,必須當天複習

  相信不少同學在做作業時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寫著寫著作業卡殼,不知道用哪個公式、哪種方法解答。為什麼同學們不能順利地完成作業呢?就是因為有的知識點你根本沒有領會;有的知識點你雖然領會了卻沒有記住;有的知識點雖然初步領會和記住了,但掌握得並不紮實。因此,遇到問題仍然不知道該怎麼解答。

  就目前學校的教學情況來說,同學們在課堂上主要還是通過視覺和聽覺接受新知識的。雖然在聽和看的過程中也有思維活動,也有理解和應用,但畢竟受一定的時空條件限制,其思維和理解是初步和膚淺的。要想真正掌握新課知識,還需要進一步理解,這就需要創設一種時間和空間所允許的條件,就是進行課後複習。

  可以說,課後複習是上課學習的繼續,有了這個繼續,才有可能完全掌握上課所學到的全部知識,使學習深入下去,在學習上不“欠賬”。

  那麼,在複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哪些要點呢?

  ***1*** 養成“先複習後作業”的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總會不厭其煩地向同學們強調,應養成“先複習後作業”的科學學習習慣。只有通過複習,對新知識真正理解以後,才能進行新知識的運用,即做作業練習,否則就違背了學習的規律。

  一位順利考入清華大學的學子對此感觸頗深:

  “上完了一天課,大腦被知識填的滿滿的,並不能及時地對其消化吸收。放學回家之後,對當天所學內容進行及時的複習就能很好地彌補這一點。

  “在複習的過程中,知道了自己哪些知識已經熟練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是自己的薄弱點……在接下來做作業的過程中,就能有所側重地加以練習,保證當天所學盡數化為己有。”

  不錯,先複習後作業就是這樣的好處,通過複習對一天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做作業的時候就既能有所側重,又能提高效率了。

  ***2***當天的內容必須當天複習。

  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發現的人的記憶與遺忘規律。實驗證明:人們在學習僅過了20分鐘後,就會忘記記憶內容的42%,一天後忘卻量已經達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卻量高達79%。他根據實驗結果,繪成了著名的遺忘曲線,並表明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這條規律提示我們,一定要儘早、及時地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以便讓知識還在大腦內時就加深記憶。複習的最佳時間是記憶材料的1~24小時,最晚不超過兩天,這個時候內稍加複習可以“記憶猶新”,否則只能再費精力重學。

  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同學曾向我們反映,在複習功課的時候,有時候感覺就像是在學習新內容。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複習的時間隔得太長了。瞭解了這一點,你以後可就要注意了,千萬別以為什麼時候複習都一樣的。

  對學過的知識是當天複習,一週後複習,還是一個月後複習,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效果要明顯優於後者。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當天所學當天複習的習慣。我在教學過程中就特別注意這一點,要求學生每天回家後都要把白天的聽課內容重新回憶一遍。這樣既能檢查學生的上課聽講情況,又能使新知識及時地鞏固,是一種實用又有效的學習方法。

  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聰明人,都想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卻並非人人都能如願。有的人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因此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好成績;而有的人則相反,因此每次考試都因記憶不好無法取得好成績。於是,一些成績不好的同學常常這樣抱怨:“那些成績好的同學一定比我們聰明,所以他們比我們能記住更多的知識。”真的是這樣嗎?

  非也。科學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只有細微的差別,記憶力也相差無幾,因此,記住知識的多寡,與聰明不聰明並無太大關係。其實,大部分同學能夠牢牢記住如此之多的知識,只因為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做這樣一項工作—複習。在與我聊到學習方法時,許多優秀學生都曾 “‘預習強調要當天複習。他們說:

  “‘預習—聽課—複習’,這時最簡單、最有效、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或者說是一個十分簡單的迴圈圈,每個同學都要進入迴圈圈賽跑。但有的人只跑了幾圈便下場了,而有的人則能堅持不懈地跑下去。成功總是青睞於那些堅持不懈向前奔跑的人。”

  “當天學習的內容一定要當天複習,否則時間一長就容易忘記,要想再趕上來就會比較吃力。”

  “如果當天所學的知識不鞏固,甚至沒學會,日積月累,就會給學習造成積重難返的局面。”

  “要‘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忌在學習之後很久才去複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再複習也就等於重新學習。”

  當天的功課當天複習,具體應如何做?我建議你這樣進行:對老師講授的內容,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和關鍵,特別要將聽課時存在的疑難問題徹底解決;重點內容要熟讀熟記,對基本要領和定律等能準確闡述,並能真正理解它的意義;對基本公式應能自行推導,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同時要搞清楚知識前後的之間的聯絡,注意總結知識的規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