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滿分範文點評

  近年考的話題作文,對所給 的“話題”規定了一個寫作範圍,但這個範圍較大,可寫的內容很多、很廣。很多人因此就容易在論證中走失主題,那麼有哪些比較好的高考滿分作文可以讓我們學習借鑑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考滿分範文素材及點評,供大家參閱!

  高考的滿分作文素材***一***

  最後一座土坯房

  天下高三一般忙,週六不休息,週日休半天。春節後,我再沒回過家。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裡,回家一趟不容易。再過幾天就要高考了,學校放了兩天假,讓學生放鬆一下,以待最後一搏。同學們歸心似箭,週末一放學,頓“作鳥獸散”。

  我坐在長途班車上,恨不得汽車飛起來;一下車,步履匆匆地踏上一條羊腸路,走五六分鐘,就可以看見半山腰上的“土坯房”了。

  那土坯房,就是我的家。我家五口人一直住在那間老屋裡。三十多年的風霜雨雪,把它剝蝕得滿目瘡痍。這些年,富起來的農民越來越多,漂亮的“小洋樓”鱗次櫛比,把山村點綴得如同別墅區一般富麗堂皇。漸漸地,我家的老屋竟成了村裡最後一座土坯房,醜陋無比,有礙觀瞻。我家又是山村的制高點,這樣就有點滑稽,成了“雞立鶴群”。奇怪的是,父親是掙錢的好把式,幹活不惜力氣,又有技術,但父親就是遲遲不蓋新房。鄉親們說父親是個守財奴,捨不得花錢。聽到這些善意的挖苦,手巧口拙的父親付之一笑,啥話也不說。我也不理解,早幾年負擔重,風燭殘年的爺爺奶奶常看病,現在日子好過了,父親還是按兵不動,真不知他葫蘆裡裝的什麼藥。

  轉過一道彎,奇蹟出現了——土坯房竟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小洋樓”,雪白的牆體,藍色的屋頂,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我先是目瞪口呆,繼而驚喜地往家跑,顧不得“窈窕淑女”的形象,像個野小子。

  三月不見,家人親熱得不行,父母弟妹圍上來,這個說我胖了,那個說我廋了,這個說我白了,那個說我黑了。我應付幾句,趕緊屋裡屋外看新房。

  這是一座兩層小樓。外牆貼著潔白的瓷磚,嶄新如洗;室內裝修簡潔而美觀,地板光可鑑人,天花板上懸掛著華美的燈飾,雍容典雅……母親一邊陪我參觀一邊說:“你爸早就想蓋房了,可蓋房子動靜大,怕影響你學習,咱上高中圖啥呢?不就是圖考上大學嗎?……你三個月不回家,你爸就趁這個機會動工了,他不讓對你說,怕你讀書不安心,老想著回家幫忙。”

  是啊,家裡大興土木,誰都不得安寧。父親口齒木訥卻心細如髮。我心頭湧起一股暖流,瀰漫到全身,不由得往父親懷裡鑽,腦袋在那寬厚的胸口上貼了好久,像在聆聽父親的心跳。

  夜晚,我躺在舒適的席夢思床上,浮想聯翩。隨著我家新樓的竣工,村裡最後一座土坯房成了歷史的陳跡。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陽的光輝,我家是億萬中國農民家庭的縮影。試看今日之中國,像我家這樣的農民家庭不知有多少。他們的生活發生了鉅變,與新時期以前的農民不可同日而語……

  想著,想著,我眼前出現了幻覺——

  在學校舉行的才藝選拔大賽上,我聲情並茂地唱了兩支歌后,主持人考我一個老氣橫秋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富強了,請你用一句話概括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億萬農民過上了小康生活,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譁,臺下響起暴風雨般的掌聲……

  【點評】選材精當,真正做到了以小見大,通過我家住房的變遷表現當代中國農民生活的鉅變,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這一重大主題;構思頗有特色,結構精緻縝密,主要表現在文章前後的照應技巧上,前有伏筆,後有照應,二者吻合得天衣無縫。例如,開篇寫“三月沒回家”,既是高三生活的真實寫照,又為後文“土坯房”變成“新樓房”巧埋伏筆;中間部分寫父親“遲遲不蓋新房”,是設定懸念,後面母親陪我參觀時說的一番話是揭開謎底,前後有機銜接,不露痕跡。結尾頗具匠心,讓題旨自然浮出水面,把理性的思考化為形象的揭示,生動地詮釋了主題,使所供材料的主旨得以彰顯。此外,作者駕馭語言的功力也值得稱道,運用精彩的語言修飾,精妙的細節描寫,精當的遣詞造句,勾勒出一幅山村生活質樸清新的圖景,使人如在畫中。

  高考的滿分作文素材***二***

  鍾於平凡拒絕平庸

  平凡的沙子中蘊含著寶貴的黃金,平凡的泥土裡培養出鮮活的生命。平凡的事業後矗立美麗的人生。

  我們不必去羨慕明星的集萬寵於一身;不必去渴望政治家的縱橫捭闔;不必去刻意追求榮華富貴。

  只要你把握得好,平凡的人生也有別開生面的景緻。袁隆平一個農大畢業生,到農校任教。他教學十分認真。他教授生物學、作物栽培、遺傳育種農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邊教邊學,並走出課堂,來到田間地頭,從實踐中找答案。他不滿足於僅當一名合格的中專老師,還想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

  在漫長的19年教學生涯中,他在教學中積累知識,又通過教學、生產、科研相結合,創造出了許多農業科技成果。如今,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不僅破解了中國糧食短缺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一個平凡的教書匠,不固於三尺講臺,放眼大地,放眼未來,種植夢想和希望,播灑心血和汗水,終於做出了澤惠世界的大事業,收穫了沉甸甸的人生。平凡的崗位,擁有一顆不甘平庸的心,就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一個郵遞員會向客戶作自我介紹,並請客戶也介紹自己,為的是當客戶出差不在家的時候,他可以把客戶的信件暫時代為保管,打包放好,等客戶回家的時候再送過來。這個郵遞員就是郵差弗雷德。弗雷德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不做到盡善盡美決不罷休。

  他的準則是,無論人們怎麼慌亂,其他人怎樣擔心和著急,他都不會因此而敷衍了事。他從未耽誤或誤投過任何一個郵件。他從不投機取巧,追求絕對準確。他一心一意地為客戶著想,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客戶提供了不少超值的服務,讓每一天都成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代表作。在美國,無論是全球頂尖的大公司,還是一些正在成長的中小公司,郵差弗雷德已經成為創新服務和增值服務的代名詞,企業每年都設立“弗雷德獎”,專門鼓勵那些在服務、創新和盡責上具有敬業精神的員工。

  弗雷德改變了2億美國人的觀念。身處平凡,但拒絕平庸!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尋找,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來。一切不平凡的業績都出於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對待工作,一是不要輕視平凡;二是不要把平凡工作做成平庸。不要滿足於尚可的工作表現,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

  【點評】滿分剖析文章主題鮮明,只要對工作“情有獨鍾”,平凡的人生也有別開生面的景緻。

  考生採用了例證的方法。考生對事例把握準確,細節描寫真實,極具說服力。舉例論證切忌事實不清,這樣會讓證明的力度大打折扣。考生對事例的準確敘述,應該是源於平常的用心積累和廣泛的閱讀。這一點值得同學們借鑑。文章語言明白流暢且富有文采,表達中緊扣主題。

  高考的滿分作文素材***三***

  回到原點

  電影《讓子彈飛》讓人捧腹之餘更予人一個耐人尋思的結尾,張麻子歷經腥風血雨又重上馬鞍,馳入山林。也許英雄的歸宿終是草莽!電影的結局總是太蒙太奇,但我慶幸,英雄不是走回頭路,他只不過是回到原點,那裡才有刀光劍影,那裡才有豪邁與灑脫。

  回到原點,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難忘畢淑敏的一句話:“額頭上沒有一絲皺紋的美人,怕血管裡流動的都是水。”的確,生活在現代世界裡的人們是不是已經忘記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顏,是不是已經遺漏了真性的原點?我們習慣於擠出不由衷的笑容,習慣於對化妝品和麵具的依賴。殊不知我們暗自高興以為歲月的痕跡和世故的表情統統遮去,卻令自己最珍貴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熱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點在於個性的張揚,在於情感的表露,在於性格的突圍。回到原點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裝;回到原點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點,而是以淡定而真實的姿態上路,輕輕抬頭,已屈指行程二萬,翻越無數的高山……

  每次坐飛機時,空乘人員都會為乘客演示應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對乘客,本是機上空姐綻放最美麗一面的時機,但我卻每每看見一張張木然而冰冷的臉,很規範卻很敷衍。

  我想,再動人的臉容也經不起隨意的解讀和虛偽的擺弄。回到原點,雖不完美亦叫人親切;遠離原點,儘管精緻但讓人生厭。回到生命的原點,是展現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軌跡上搏動著最和諧的節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繹著真善。

  於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學家馬寅初。儘管在那個人雲亦云的年代,多少學者為苟全學說已放下知識分子的尊嚴,但馬老依然保持著不屈的姿態。“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說他已丟掉立場的原點,我卻謂馬老回到了一個學者應有的原點。“絕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頭”。這個原點如此厚重而神聖,承載了人性的光輝和一個知識分子最倔強的底線。

  原點不是起點,堅守原點者業已登上一個道德的高臺,原點又是起點,堅守原點,回到原點者從這裡再出發,再揚帆啟航,最淋漓也最真實,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轟轟烈烈。

  在一個浮躁的社會裡,我們滿足於”枝枝葉葉外不尋”,但一個人人都標榜“金錢為原點”、“權力為原點”的社會又何嘗不是一個迷失了原點的貧血社會?惟有每個人都自覺地尋找原點的座標,重獲人性的莊嚴,才有“民德歸厚”的一天。

  回到原點,重拾本真,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點評】高考作文評分,看重學生獨立思考與思維的能力,看重學生獨立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情達意的能力,看重學生進行創造性表述的能力。文章從人的性情的角度,論述“回到原點,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的觀點,思路清晰,構思嚴密。先是以電影《讓子彈飛》中的張麻子為例,引出自己的觀點,奪人眼球。再引用畢淑敏的一句話,拓展開去,深化自己的思考。接著以自己對空乘人員的體驗作為例子,強化自己的觀點,更加讓人信服。還以馬寅初的事蹟作為論據,加深對觀點的認識。最後,聯絡現實,以問句作結,引起反思,令人回味。文章語言表達流暢,富有文采,而且相當多的文句很有意蘊,耐人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