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蘇軾讀後感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題西林壁讀後感,希望您喜歡!

  題西林壁讀後感篇一

  橫看成嶺側成風,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作品《題西林壁》。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

  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被廬山的峰巒所遮擋、受到限制,作者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不是廬山的全貌。視線所見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常這樣。'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才可以把事情看的全面,做得比較圓滿。

  作者藉助遊覽廬山的景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表達一種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題西林壁讀後感篇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使人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的形狀,因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廬山的樣子也不一樣。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廬山裡看廬山,卻怎麼也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有的人站在廬山頂峰看景色,不僅看得遠,而且看得很全面。“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生活中,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題西林壁讀後感篇三

  這幾天,我學了一首詩,名叫——題西林壁,它是蘇軾寫的詩這首詩是描述廬山的景色,描寫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從正面看廬山像山嶺,從側面看像山峰,從遠處看,從近處看,從高處看,從低處看的景色各不相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不知道廬山的真正樣子,因為人們站在這座山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明白了看一個東西或想一件事,一定要從各方面來看,不能只單純的看一個方面,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題西林壁讀後感篇四

  有一首詩,同學們都很熟悉,那就是《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講述的是橫著看和側著看,遠看近看,俯視仰視都不一樣,只是因為自己在這座山中。

  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是,世間大部分人總認為自己是這件事中的主要人物,當然比那些旁觀者更清楚一些,根本不聽那些旁觀者的建議。可事實死,他們並沒有那些旁觀者看的,瞭解的清楚。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有些人在發現這些事的時候,根本沒弄清狀況,而旁觀者則瞭解了事情的緣由。

  這就好比一個人在深山之中,根本無法瞭解這山的形狀,結構等等;而不再此山中的人,比如坐在飛機上的就能看到山的總體面貌。

  所以,在此我想告誡大家,“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你困在某個難解的謎團的時候,不妨問問周圍的人,向那些旁觀者尋求幫助和合理的建議。

  題西林壁讀後感篇五

  記得這首詩是小學語文課本的。小學時,我在一個落後的窮鄉僻壤裡就讀,教育也非常落後。因此,在我印象中,老師講解該文時,只是從詩歌的本身意思直接解釋出來,講到在不同角度看廬山,所看到的景象不同,同時解釋了為什麼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並沒有從人生哲理上去解釋,是師資問題?亦或是針對我們小學生不宜作更復雜的解釋?這就不得而知了。最近,不時的在討論某一事物時,我腦中總會不自覺地冒出這首詩來。於是便更細緻地去品味箇中滋味,感觸頗多。

  感觸一:事物是多樣性的。任何事物,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立場都會得出不同的視點和特性。不會僅有一種感知和認識。因此,只有從多角度去看問題,才會對問題與事物有全面的認識。

  感觸二:事物是辯證的。辯證法,最早應該緣自於中國古代的老子。陰陽乾坤、天地日月、南北東西、上下高低、正反左右,應該說這個世界萬物皆陰陽,無事不辯證。不由得你不信服前人的智慧。乃至今人的許多科學無論是自然科學亦或社會科學的研究均離不開辯證法。離開辯證法去看事物,均是不科學的,不客觀的,不全面的。

  感觸三:事物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也沒有絕對的美與醜;沒有絕對的快與慢,也沒有絕對的動與靜。處理事物也不能絕對,決策要留後路,思考要留空間。給自己留下餘地就是留下一片天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