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如何健康飲食春節飲食健康守則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親人團聚,走親訪友,互相的宴請成為必不可少的活動,但正確的健康飲食是最重要的,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春節如何健康飲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春節健康飲食方法

  一、飲食規律,只吃八分飽

  春節長假很多人為了睡懶覺,不吃早餐,中飯馬虎對待,而晚餐大吃一頓,半夜再來餐夜宵,這種不規律飲食打亂了胃腸道的正常的生理節奏,使胃腸不適應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亂。節假日和節假日過後,常出現消化不良、身心疲憊,飲食不規律是“罪魁禍首”

  春節聚餐常常豐盛至極,豐盛的菜餚和節日氛圍往往使人食慾旺盛,易暴飲暴食。如果突然吃得太飽,或喝得太多,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來進行消化,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一定限度,加上胃脹得很大,腸胃蠕動困難,影響了正常的消化機能,情況嚴重的話,可導致急性胰腺炎、腸胃炎,或潰瘍等的發生。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自我節制,適量飲食。

  二、葷素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

  節日期間餐桌上往往以葷菜為主,肉類和油炸食品過多,蛋白質和脂肪自然而然攝入較多,加上身體的活動量減少,容易誘發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代謝性疾病,因此春節期間要注意平衡膳食,儘量多吃一些比平時更清淡的食物,以減少脂肪的堆積。

  雜糧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它參與脂肪、蛋白質的代謝,同時還為人體提供膳食纖維。因此在品嚐美味的同時,應特別注意避免只吃菜餚而不吃五穀雜糧。蔬菜中的纖維素可解油膩,維持胃腸道的正常蠕動,預防便祕,因此飲食中要搭配足量的各色蔬菜。但要注意水果與蔬菜的消化時間和過程都不同,應分開食用,以避免相互之間干擾,影響營養物質的腸胃吸收。

  三、零食要節制

  春節期間,常常會準備些花生、瓜子、點心、糖果,或招待客人,或自己享用。看電視,聊聊天,不知不覺中吃掉很多。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的熱量不低,尤其是屬於核果類的瓜子、花生、腰果、核桃、杏仁,均屬含多量油脂的高熱量食物,千萬別在看電視、聊天時吃這些東西,免得在不知不覺中吃了太多令人肥胖的熱量。

  四、飲酒要適量,少喝飲料多喝水

  “感情深一口燜,感情淺舔一舔”,在親朋相聚氣氛融洽的餐桌上,常常會遇到盛情難卻的勸酒。但是我們一定要記得過量飲酒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和消化等多系統損傷,增加中風、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發作的風險,也會影響思考判斷的能力,引起意外事件。因此要控制飲酒量,切忌空腹喝酒。飲酒量每日應控制在一份以內。例如白酒30CC即為一份,可以換成威士忌或白蘭地40CC,或是紅葡萄酒90CC。

  對於不喝酒的人喝飲料也有學問,飲料中往往有大量的糖分,有損牙齒健康。其中碳酸飲料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一下子喝太多,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容易引起腹脹,影響食慾,甚至造成腸胃功能紊亂。節假日飲料要適量,最好選擇奶類製品、茶飲或蔬果汁。相比飲料和酒而言,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因此適時以水代酒,利己又利人。白開水是最健康、最經濟的水份來源。每日飲水***含湯***至少6杯***碗***,每杯***碗***以250CC計算。喝茶時,最好自己沖泡,若為飲料,要選不加糖的茶,以免同時攝入太多熱量,造成肥胖。標榜「微甜」的茶,事實上含有許多「糖」在其中,別輕易受騙。水份充足時,可以預防和改善便祕的現象,對有高血壓的人特別重要。同時,水份可以促進體內廢物的排洩,對腎臟和泌尿道結石有預防與治療的效果。

  春節飲食必知的健康守則

  一、勿暴飲暴食

  每餐只能吃八分飽,不可吃得太撐。在食物方面,五穀主食不可少。多吃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以促進胃腸蠕動,加快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洩過程。

  二、重質不重量

  新鮮食物雖營養,但每次最好只煮一餐分量,而且要注意衛生安全。慎防病從口入。因此,剩菜應用保鮮膜包好,放置在冰箱內冷藏。此外,廚房最好準備兩套砧板和刀具,熟食、生食分開處理,以免交叉汙染。

  三、烹調有玄機

  少油、少糖、少鹽分,永保身體健康。太多脂肪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產生。因此,烹調方法用蒸、煮、燙、燉、烤、滷、涼拌等,減少油脂的吸收。此外,雞湯、高湯置於冰箱,可去除湯上凝結的浮油。烹調最好不加味精,以防麩酸鈉超量。同時,防止含糖食物使人體發胖,對血脂肪也有不利影響。太多鈉***在鹽、醬油、味精、醃製品中***則會使水分滯留在體內,引起水腫,血壓上升。

  四、零食應節制

  拒絕零食陷阱。麻佬、糖果、瓜子、花生等食物熱量不低,別邊看電視邊吃這些東西,不知不覺中吃了令人肥胖的熱量。

  五、多喝茶及白開水

  多喝白開水或茶。每日飲水***含湯***至少6碗***杯***,每碗***杯***以250cc計算。喝飲料不要加糖,充足的水分可以促進和改善便祕高血壓的人特別重要。當然,水分也可促進體內廢物排洩,對腎臟和泌尿道結石的預防和治療有幫助。

  春節必知的健康飲食小常識

  1、鹼搭酸

  健康人體必須保持微鹼性狀態,以PH值在7.3左右為宜。如果人體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膽固醇都比較高,人就容易疲勞,同時人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而葷菜幾乎都是酸性食品***奶類、血品例外***,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節日飲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魚大肉,要有鹼性食物搭配著吃,以求人體的酸鹼平衡。含鹼量最高的要數海帶,其次是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蔔、蘿蔔等等。

  2、鉀排鈉

  我國居民的食鹽攝入量原本就偏高,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量的2倍以上。節日期間副食吃多了,食鹽的攝入量更多,然後血液中的鈉含量就會更高,這不利於人體保持正常的血壓。而鉀是鈉的剋星,它能排出人體內多餘的鈉。含鉀較豐富的蔬菜有紫菜、海帶、香菇、蘆筍、豌豆苗、萵筍、芹菜等等。

  3、“多渣”摻“少渣”

  葷菜不含膳食纖維,而畜禽水產等也都是精細的“少渣食品”,吃多了會造成便祕,糞便等毒廢物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會增加腸黏膜對毒素的吸收,這樣就容易誘發結腸癌。而粗纖維食物則屬於“多渣食品”,多吃這類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麥片、花生、水果、捲心菜、蘿蔔等等。

  春節即將來臨,親朋好友相聚,難免要吃一些大魚大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不少人每逢佳節就會患腸胃消化不良症。因此,在節日期間,無論外出吃飯還是在家裡聚餐都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既要吃得好,還要符合人體健康的需要,這樣才能過一個快樂又健康的春節。

春節飲食健康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