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歷史地位
孟子***前372年-前2******,名軻,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
孟子
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傳弟子。他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聖,孟子被稱為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後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彙編於《孟子》一書,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的社會影響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義、善。孟子的經歷和孔子差不多,都是周遊列國,去宣傳自己的思想,但是因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這條建議不被大部分的君王所接受,這樣的狀況保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雖然是這樣,但是這樣的理念畢竟是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好的建議終究會被採納。
而也就是這樣,現在我們國家的發展和建設就是圍繞著這條觀點。大家都能感受到,國家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利益還是很看重的。例如:每當有較大的災難發生,國家就會不惜動用一切力量去保護每一個人的財產與健康,最近的幾次的大地震,洪水等災難,政府則派解放軍去進行救援,只要有生還的可能性,就一定不會放棄。
與此同時,孟子把氣節也十分看重:“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對於這種嗟來之食,孟子應該是不屑一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