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後感想

  弟子規是我國一本著名的國學經典,讀了這本書,我們怎麼寫感受?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

  今年暑假,我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弟子規》共有八個部分,這八個部分分別是: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

  總序部分概括地介紹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做事要嚴謹,還要誠實、博愛,在做好以上這些事情的基礎上,還要去學習文化知識。 入則孝這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在家要孝順父母的道理。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瞭解父母的好惡,力爭為父母生活的更好創造條件。在這些方面,我感覺自己做的還可以,為什麼說只是還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時間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時候在有些細節上還不夠注意,比如,有時父母教育我時,我嫌他們嘮叨,沒有做到“父母教,須敬聽”。

  出則悌的主要內容是:在外邊要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並要學禮、懂禮等等。我在尊敬師長方面做的很好,對於老師和長輩我都能做到見面主動問好,從內心去尊敬他們,但是有些時候和同學相處得不太好,離“兄弟睦”的要求有點差距,我會努力做的更好。 謹和信的內容主要有: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我感覺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較好,能夠以誠待人。但是在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做的不夠,有時東西擺放比較亂,而不經常收拾。

  另外,我在經常反省自己這方面做的不夠好,不擅於和不願意做自我批評,這是以後需要改正的,因為只有經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點,才能改掉缺點,從而使自己進步。 泛愛眾、親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愛天地萬物,愛萬物生靈,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更要親近有仁德之人,不誹謗別人,不強人所難等等。

  今天,我就讀到了親仁這一部分,以後我會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讀完的,從我讀的弟子規當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我發現了自己的不少缺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按《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篇二

  我們班的特色是背誦《弟子規》。

  開始我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不懂什麼意思。但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又把《弟子規》拿出來認真地讀了一遍,原來《弟子規》是中國傳統聖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寬容大量,什麼是親情,友情等等……

  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氣。有一次,媽媽把飯做好以後放到桌子上,喊我吃飯,我被精彩的電視劇迷住了,沒有答應。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吃飯,我不耐煩的回答:“你們去吃嘛,我一會再來,喊我幹什麼嘛。”媽媽說:“飯快涼了,快點來吃吧!”我還是等電視劇完了之後才到飯桌上去吃飯。還有一次,媽媽正在廚房裡幹活,叫我幫她把地掃一掃。我根本就沒有理她,只是在電腦上盡情的打遊戲。媽媽過了一會又喊了:“你把地掃了沒有啊?”我還是沒有聽見。媽媽生氣的說:“你這孩子,沒有聽見我叫你嗎!”今天,我讀了《弟子規》的入則孝,我很後悔。尤其是有看見後面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反思我自己的行為,羞愧之心悠然而生。勇於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現在,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

  篇三

  今年國慶長假,媽媽帶我去新華書店,看到了一本特別的書——《弟子規》。

  這本書是清代康熙時期山西絳州人李秀所作。我讀了第一篇“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回想我以前所做的事,感受頗深。“首孝弟”——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 鄰居珊姐姐給我聽寫生字,我的態度不端正,一邊寫字一邊玩耍,內心不願讓珊姐姐為我聽寫,覺得她的成績差沒本事管我,姐姐見我不認真,批評了我,我不但不接受她的批評反而與她頂撞,甚至還動手打了她。我太不尊重姐姐了!“次謹信”——做事謹慎,為人真誠,講究信用。去年月份我生病做手術耽誤了好長時間的學習課程,王老師怕我學習落後,特意放棄休息時間給我補課,一天我吃了午飯到學校,把書包放在教室裡就夥起同學玩,王老師等了很久,都不見我出現在她面前,她不知我怎麼了,就到處找我,結果仍然不見我的蹤影。我為了玩,辜負了老師對我的信任,讓老師很傷心!“有餘力,則學文。”——要勤學苦練。前年7月份的某個下午,因學校放假我在家做作業,,爸爸、媽媽上班了,我迫不急待地玩起了電腦,還把電腦弄壞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轉眼就沒了,我一道題都沒有做,當外公和爸爸問起時我欺騙他們說做完了。我滿腦子都是遊戲,不愛學習,還欺騙家長,太過分了!

  《弟子規》是古時候要求小朋友要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博愛眾生、勤學苦練的行為規範。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在進步,我們現在更應該發揚這種傳統美德。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