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對背長相望閱讀答案

  背對背,長相望,即使與母親彼此不理解,都無法割捨彼此對對方的關心和彼此由血脈而來的相似。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背對背長相望》閱讀材料

  ①據說我和老媽的不和是從我出生時開始的。到了預產期,我絲毫沒有要出來的想法。醫生跟我外婆談話,再不剖腹大人小孩都保不住,我外婆才勉強同意用刀子把我接到這個世界。若干年後老媽又跟我嘮叨這一段,我打斷她:“你這麼一說我想起來了,我在你肚子裡盤算了半天:外頭冷,家裡不富裕,你那麼凶,我爸還不是權貴,我才不要生你們家呢。”老媽的臉色立刻變了:“你這孩子瞎說什麼呢!”這些年她沒少被我的瞎說給氣著。

  ②我媽是個能幹的人。她13歲當文藝兵,在軍隊裡學會了大部分北方面點和南方甜食的做法,老媽把這些手藝一項項傳給我爸,就風風火火工作去了。我家有一個上鎖的抽屜,抽屜裡放著錢和我媽得到的各種獎狀,都是“學農積極分子”“三八紅旗手”之類和一些作為獎品的筆記本。其中一本里夾著老媽年輕時的幾張照片,不是塗著濃妝在臺上高歌,就是英姿颯爽地在地裡幹活。她拿著糞瓢給菜地上肥,臉衝著鏡頭巧笑。

  ③老媽一副單位離了她不行的樣子,實際上她在漫長的歲月裡並無一官半職。只有兩件關於我的事她是在意的,一是家長會,她一定要跟班主任長談;一是她時常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學校,隔著教室的窗戶,觀察我是否上課時跟同桌講話。一次不幸被她撞個正著,下課鈴剛響,老媽推門進來,給了我一記耳光。

  ④研究生時假期回家,電視上正在放一個家教節目,專家喋喋不休地說著正確的廢話,我回頭問老媽:“你記不記得我初一的時候你進我們班打我一巴掌?”老媽眼神閃躲,有些遲疑,我慢慢說:“我記得。我理解你,但我並不原諒。”說完回到房間,坐在地上咬著手臂哭。

  ⑤在高二之前,只在她打我的時候我們會有肢體接觸。一度我曾想要扮演一個挽著媽媽胳膊撒嬌的閨女,很快就鎩羽而歸,我們倆都不大擅長扮演生硬的新角色。高二以後,我通過漫長的反叛突然有了話語權。高考那幾天爆熱,老媽一直陪著我,雖然我極不耐煩。我跟著人潮出來,老遠就看見她抱著瓶子站在太陽地裡。她笑嘻嘻地遞給我瓶子:“來,喝一口。”“不喝。”“就喝一口嘛,不為解渴,就為討個口彩。”我注意到她抱著的是百事可樂。我把這個故事添油加醋地告訴弟弟,我們一致認為老媽墮落了,從一個唯物主義者變成了一個迷信老太太,給她起了個外號“老迷奶”。老媽不高興,可也不多話。不管多麼彪悍的女人,總留有給子女取笑的空間。

  ⑥大學畢業後,我工作得很不開心。一次病得七葷八素,老媽扶著我坐漫長的車去看病,她顯示出了與年齡不匹配的敏捷,搶到了兩個位置,讓我坐下。我已經快暈厥了,老媽猶豫了半晌,堅決地把我的腦袋摁在她的肩上。

  ⑦我進了急症觀察室。天擦黑,我想翻身,被老媽的手阻止了。她趴在我耳邊輕聲說:“臉別衝著對面那床,那姑娘得的是腦膜炎。”夜裡醒過好幾次,老媽熬紅了眼睛給我趕蚊子,一宿未眠。

  ⑧去年老爸生日,我趕回家去給他做壽。么嬸也來了,把我拉到一邊說事。么嬸勸我趕緊要個孩子,“你媽跟我說起希望你有孩子,眼睛裡都有光。”“我不覺得有個孩子有多好。”我氣憤地指責我媽,“她已經退休十來年了,還在工作,她唯一的樂趣就是工作,這一輩子沒有嘗試過其他快樂。我希望她像個正常的老人,享受生活,而不是每天急赤白臉地去上班,聽別人誇讚她有多能幹。”么嬸輕聲說:“你和你媽多像呀,她希望你像別人一樣有個孩子,照她設想的生活,你希望她像別的媽媽一樣,一心一意養生。你們都在用對方不喜歡的方式要求對方。”我心裡咯噔一下。

  ⑨年初接到老媽的電話,說么嬸突然病故。如果不是這次回老家,我大概不會有機緣跟么嬸有這麼一次深談,發現我從來忽略的事。

  ⑩我生日那天,老媽發來簡訊:生兒母難日,回憶當日的心情格外激動。不過看到你今日的光芒,我心樂也。我回復:我也很高興生在咱們家,下輩子繼續。

  ⑪我從小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變成老媽那樣,事實上,我在用她的方式書寫貌似不同的人生,說是我的,其實也是她的。我們就像一具靈魂的兩面,背對背,但始終相望。

  《背對背長相望》閱讀題目

  小題1:文章開頭寫到“我”和老媽“不和”,文中那些事表現了這種“不和”,請根據文意,完成表格。***4分***

時間 老媽的行為 “我”的態度
出生若干年後 老媽總唸叨“我”出生時剖腹的事 不理解
小時候 不能原諒
老媽讓“我”喝百事可樂,搏口彩
長大後 老媽希望“我”早點結婚生子

  小題2:文章第⑩段寫在我生日時我和母親互發的簡訊內容,這一段可不可以刪掉,為什麼?***4分***

  小題3:請說說文中母親的形象。並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母女親情的感悟。***6分***

  《背對背長相望》閱讀答案

  小題1:①老媽因為在乎“我”的學習而打過“我”②高考時③不領情④不能接受

  小題2:不可以刪掉。***1分***因為這一段在內容上交代了我和母親過去種種“不和”的化解,並且表達了我和母親之間那種獨特而深沉的愛。***2分***在結構上,這一段還照應開頭我常說的“我才不要生在你們家”那句話。***1分***

  小題3:母親:能幹***敬業***、要求嚴格、關愛子女。感悟:母女親情很多時候會表現為彼此對對方行為的不理解,但無論彼此之間怎樣“不和”,都無法割捨彼此對對方的關心和彼此由血脈而來的相似。正如文中的母女,雖然母親對女兒要求嚴格,但仍然會在高考時給女兒默默支援,會在女兒病倒後細心照顧;而女兒無論過去怎樣不理解母親,但在最後還是最像自己的母親,也最終能夠理解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