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入與知出閱讀答案
《知入與知出》從“入”與“出”兩個方面分別分析論證了其在閱讀中的意義和運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知入與知出》閱讀材料
①怎樣讀書才能取得效果?經驗表明,處理好閱讀中的“入”與“出”是關鍵所在。南宋學者陳善雲:“讀書須知出入法。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此論道出了讀書的精髓。
②閱讀中的“入”,是指對所讀之書全身心融入,潛心對其進行研讀與探索。就是讀者通過文字去觸控作者的內心,與其進行心靈的對話。如此“入書”,方可“見得親切”,實現雙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閱讀中怎樣“入”呢?一個方法是堅持“精思”。朱熹認為:“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就是說閱讀要慢嚼細嚥,通過揣摩語言,達到把握文章內容、體悟作品意蘊與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讀基礎上精思,確為“入書”之妙訣。蘇軾讀陶淵明《飲酒》詩後寫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蘇軾發現“望”與“見”雖一字之差,但意境全異。何故?蓋因陶詩所表達的是辭官歸田後的喜悅之情,故用“見”字來表達悠然自得之感。若改為“望”,變為主動尋求,就不但破壞了全詩的意境,而且也與陶淵明的節操相悖。蘇軾的體會,表明他對全詩意蘊和詩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認識;這種認識若離開了對全詩全身心的“入”,離開反覆思索,是無法達到的。
⑤閱讀中的“出”,是指讀者能站在更高層次,對所讀之書做出分析判斷,能從新的角度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哲學家叔本華就主張讀書要與書本拉開距離,不要“入”書過度,要敢於並善於從書本中走出來。這樣讀書,方可避免“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方可在讀後能解其意、識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脫”。
⑥魯迅早年讀過不少進化論書籍,曾一度相信社會進化論:“總以為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年。”後來,他在生活中發現了青年們在階級鬥爭中分化的事實,“目睹了同是青年,則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身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我的思路因此轟毀。”就這樣,他對這種理論產生了懷疑,並由此發現其諸多偏頗和謬誤。於是,他摒棄了從書本中得到的舊認識、舊觀點,在鬥爭中樹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他的這段經歷和思想轉化過程,對於閱讀時怎樣“出”於書,怎樣“用得透脫”,很有啟示意義。
⑦閱讀,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礎,不“入”則無所謂“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閱讀的價值與意義。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閱讀者必須掌握的祕訣。
《知入與知出》閱讀題目
13.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14.本文的論證思路是什麼?
15.請把下面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合適的位置,並請說明理由。
葉聖陶認為:“文字是一道橋樑,橋這邊站著讀者,橋那邊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樑,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瞭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16.請說說第⑤段加點的“這樣”在文中指代的內容。
17.聯絡實際,談談對第④段畫線句子的看法。
《知入與知出》閱讀答案
13.處理好閱讀中的“入”與“出”,是讀書取得效果的關鍵。***或:讀書的精髓關鍵是處理好閱讀中的“入”與“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閱讀者必須掌握的祕訣。***
14.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論點。***1分***然後從“入”與“出”兩個方面分別分析論證了其在閱讀中的意義和運用。***2分***最後再一次明確中心論點。***1分***
15.第②段,***1分***這段文字引用葉聖陶的話闡述了“通過文字和作者會面,瞭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內容。***2分***與第②段所闡述的“閱讀中的‘入’是觸控作者的內心,與其進行心靈的對話”的觀點一致。
16.指讀者能站在更高層次,對所讀之書做出分析判斷,能從新的角度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或:讀書要與書本拉開距離,不要“入”書過度,要敢於並善於從書本中走出來。***
17.圍繞“熟讀精思的讀書方法”來談感悟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