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時節怎麼順應氣候養生

  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那這個時節我們應該如何順應氣候養生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寒露之機體的調節

  “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面板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祕結等。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蔘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面板,防止乾裂。

  祖國醫學在四時養生中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時節必須注意保養體內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除此之外,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我在多年的臨床診療中發現,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於形成血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我建議大家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寒露之防秋燥

  養生專家表示,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於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躁對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從而使人健康長壽。

  養生專家還提醒說,秋躁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將少量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並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為防秋躁還要多吃些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蔬菜則可多食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以及豆類及豆製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瓜果蔬菜中含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寒露時節出現的口鼻目幹、面板粗糙、大便祕結等現象很有好處。

  “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是說,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寒露之“養收”原則

  燥邪當令

  自古秋為金秋,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中醫認為,這個節氣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面板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祕結等。

  穿以保暖

  寒露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是一條很好的養身之道。“一場秋雨一場涼”,要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面板和鼻黏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濃要多穿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