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春季養生知識百科

  春天的時候天氣多變,一會兒冷,一會兒熱,孩子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弱,在這種天氣下容易生病,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健康,x2兒童春季養生小常識。

  兒童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氣候變化多端,但是整體氣溫在不斷的回升,這就容易導致小朋友面板中的水分出現散失的情況,皮脂腺的分泌也會減少,小孩的面板就有可能出現乾裂還有發癢的情況。父母想要令孩子的身體健康,那麼首先就應該在飲食上特別的注意,給孩子多吃一些應季的蔬菜還有水果,同時及時的補充足夠的水分。每天早晚最好能夠用熱水清洗四肢還有臉部,同時塗抹上一些護膚霜。具體的兒童春季養生小常識如下:

  第一:堅持戶外鍛鍊

  春天雖然氣溫在不斷的回升,但是外面仍舊是比較冷的,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凍著,所以基本上並不同意孩子到戶外。事實上這是非常不正確的行為,因為如果孩子的呼吸道長期沒有接觸到外界空氣的刺激,那麼不能夠得到很好的耐寒鍛鍊。這樣的孩子只需要接觸到感冒的病人,由於對於病原菌的抵抗力非常的差,很容易就會患上疾病。

  小編建議家長,春天應該堅持讓兒童到戶外運動,如果是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呆在陽光比較充足並且風力比較小的地方,每天堅持讓孩子在戶外呆上一個小時到半個小時,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孩子的體質。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能夠讓孩子坐在涼涼的地板上,這是因為在春天的時候地面的溫度相對比較低,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坐在地板上,那麼身體中的熱量就會出現大量散失的情況,孩子也容易出現感冒還有拉肚子。

  第二:多晒晒太陽

  晒太陽對於身體具有很好的殺菌作用,促進身體健康,這是因為陽光中所存在的紫外線能夠很好的滅殺人體表面所存在的病毒以及細菌,令孩子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除此之外,太陽還能夠很好的促進小朋友的身體對於鈣元素以及磷元素的吸收,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專家還告訴我們,陽光也能很好的提高身體中紅細胞的含氧量,對於面板的調溫系統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總而言之,春季家長應該多帶著孩子晒晒太陽,這樣孩子的體質才會越來越好。

  第三:保護面板

  上文我們說到了,春季的氣候變化比較大,這就容易導致面板中的水分加快散失的情況,並且皮脂腺的分泌也會相對於的減少。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好好的護理,面板很容易出現發癢、乾燥甚至是皸裂的情況。這個時候的家長一定要好好掌握兒童春季養生小常識,多讓孩子吃一些蔬菜還有水果,同時日常也要多喝開水,每天早晚洗完臉和四肢的時候塗抹上護膚霜。

  第四:合理的飲食

  春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孩子的身體抵抗力比較弱,所以是感冒的高發人群。這個時候想要更好的保護小寶貝的身體健康,那麼家長就需要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飲食,這樣能夠有效的增強寶貝身體的抗病能力。如果是還在吃奶的小寶貝,那麼建議給孩子服用母乳,因為這樣不僅對於孩子的體質發育以及智力發育等等有著很好的作用,同時對於小孩呼吸道黏膜也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效的減少孩子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可能。另外,還需要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制定科學的飲食。例如補充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常見的就有蔬菜、水果以及各種魚類、蛋類。家長還需要為孩子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出現偏食或者是挑食的情況,否則容易導致身體中出現維生素或者是微量元素缺乏的情況。

  第五:室內要定期通風

  醫生告訴我們,在春天裡人體最好的溫度應該保持在二十攝氏度左右,如果溫度高於23攝氏度,那麼身體就會感覺出疲倦以及頭暈的情況。除此之外,如果室內外的溫差比較大,那麼孩子也很容易患有感冒。所以說,在春天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定期的給房間進行通風換氣,這樣能夠有效的加大室內的溼度,減少室內外溫差過大的情況。另外,如果出現了室內溫度過高的情況,北方的家長可以在暖氣片上放上一條溼毛巾,或者是一盆清水,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室內的溫度,同時還具有降低溫度的作用。

  春季兒童飲食養生原則

  原則一:注意幹稀搭配

  健康的飲食每餐要有幹有稀,易於消化。可採取肉絲、碎肉、燴肉末羹、肉丸子等製法,或與一些富有營養的食物共同燉煮、燴炒,如豬脊骨燉海帶、菠菜燴豬肝、萵筍炒肉片、紫菜蛋湯等。總吃乾巴巴的食物對人體腸胃不利,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幹稀搭配,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有助於人體消化吸收。要記住“飯前喝湯,苗條健康”。

  原則二:補充優質蛋白質

  冬春交替陽氣生髮,因此,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功能也都開始慢慢變得活躍起來,從而增加了對營養物質的攝取量。只有適當攝入肉類、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質,才可以增強體力,使我們旺盛精力,而且優質蛋白質中還富含可使大腦清醒和警覺的酪氨基酸,對緩解“春困”有一定的作用。

  提倡適量食用豆製品,但應避免聚會時一次性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否則會造成營養過剩,增加腎臟負擔,痛風病人更要注意高蛋白物質的攝入。

  原則三:飲食宜清淡溫和

  中醫講冬春養陽,此時節應減少含油類食物的攝入,選用較清淡溫和的低脂肪食物。炒菜選用花生油、大豆油、橄欖油等植物油,一日不超過25克,少用油炸油煎食品,避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等病症的發生。可多吃一些菌類,如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

  黑木耳含有大量的礦物質鈣,並且鈣對人體肌肉、心、腦等細胞的功能起重要作用;銀耳富含銀耳多糖,可以提高人體衛士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抵抗綠膿桿菌的侵襲。

  春季是病毒活躍的時候,很多病毒都會乘虛而入,進入人體內,食用菌是春天裡的天然保健營養品,多吃食用菌還可以增加人體抗病毒的能力。

  原則四:多吃高纖維素、高礦物質食物

  選用高纖維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的攝取,不僅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還可充分滿足人體肝臟的需求。薺菜、油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頭、香椿、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可以偶爾的食用一些蔥、姜、蒜、韭菜,可以祛散陰寒,能夠達到殺菌防病的功效,可減少感冒發生。

  原則五:注意主副食搭配

  朋友聚餐時,很多人都只吃肉菜不吃主食,這樣既不符合養生之道,又不符合營養需要。主食是我們每天能量的主要來源,主食吃多而消耗少會導致肥胖,但不吃主食又不能獲取正常活動足夠的能量,容易導致身體虛弱無力,只減肥了但沒有健康的體質。所以,每餐保證有適量主食才能保證充足體力而又不肥胖。所以應該多主食,少副食的原則。

  原則六:注意粗細糧的搭配

  現代人飲食精細考究,精糧吃的多而雜糧很少涉足。事實上,雖然精米、精面口感好,但加工中去掉了富含B族維生素、鈣、鋅、鐵和膳食纖維的外皮,容易導致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小米、燕麥、高粱、山藥、芋頭等五穀雜糧的營養素卻很豐富。

  所以粗細搭配,節日期間在享受精糧造就的美味佳餚的同時,適時吃些粗糧,才能有效保障足夠的營養素攝入。

  原則七:注意葷素食搭配

  既要有四條腿的豬牛羊肉,又要有兩條腿的雞鴨鵝,還要有一條腿的菌類,和沒有腿的魚類,還要有豆製品和有根、莖、葉、花、果的果蔬,這才算是一桌有營養又健康美味的美食。一般來說,兼“吃”並蓄,葷素食比例1:4,肉食中四條腿的、兩條腿的、一條腿的和沒有腿的比例各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