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糖尿病人要如何養生

  冬季糖尿病人該如何養生呢?糖尿病人在冬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冬季糖尿病人養生要點,歡迎大家的閱讀!

  冬季糖尿病人養生方法

  1、節制飲食

  天寒地凍,人們的食慾大增,再加上各色美食引人垂涎。面對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在此情況下,糖尿病人必須牢記,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冬天氣溫下降,出汗減少,容易導致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加,人們食慾大增,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制訂科學飲食方案,控制主食,忌食甜點。有飢餓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製品、乳製品,多吃新鮮蔬菜,以滿足機體需要。

  糖尿病人還要養成冬季多喝湯的習慣,雞湯、排骨湯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可溶性高,易於吸收,可以有效增強抵抗力。還要注意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的攝取,適量食胡蘿蔔、油菜、菠菜、綠豆芽、棗、核桃仁等。

  2、拒絕溫補燥熱的補品

  冬季適宜進補,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由於糖尿病為慢性疾病,患者多為陰虛或氣陰兩虛,所以養陰補虛是糖尿病人進補的重要原則,但是補品的選擇上也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在選擇補藥時不宜選擇溫補燥熱之品,諸如含鹿茸、阿膠等。這主要是由於這些中藥性熱,屬於溫補藥物,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

  3、少吃火鍋

  天氣變冷,人們喜歡吃火鍋,如涮羊肉、燉肉湯等。但火鍋久煮,食物含高嘌呤類物質增多,容易使糖尿病人出現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性關節炎等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人應該少吃為宜。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制訂科學的食譜,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澱粉類食物,忌食糖及甜糕點,有飢餓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製品、乳類、肉類等,多吃些新鮮蔬菜,以滿足機體需要。

  4、少飲酒

  冬季多節日,人們習慣聚在一起吃飯飲酒。喜歡飲酒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喝少量的酒,如每日喝100~150毫升紅葡萄酒,但不要喝烈性酒。由於空腹飲酒可導致服用促泌劑或使用胰島素的患者發生低血糖,所以飲酒時應同時進食。

  5、禦寒保暖

  寒冷對糖尿病患者會有不少影響,應注意防範。寒冷會刺激交感神經,使之興奮,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病發生率和由此導致的死亡率將大大增加。

  如每年“寒流”襲來時,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會發生不良生理反應,如血糖、血壓升高,從而出現心肌梗死、腦梗塞和腦出血發病率明顯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禦寒,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新增衣服,注意保暖。平時要通過積極的鍛鍊,提高機體抗寒和抗病能力。

  冬季糖尿病人養生飲食注意事項

  1、選好中藥

  古今中醫治療糖尿病,大多以黃芪為主藥。近年來,研究發現黃芪可通過多種途徑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此外,黃芪還有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迴圈、降低蛋白尿的作用,這對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治療尤為適宜。此外,進補分為藥補和食補。糖友選擇藥補時應儘量聽從醫生的建議,根據個人情況辨證施方,有針對性地進補,若是選擇食補,也不可違背糖尿病飲食熱量控制原則。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董長喜醫生建議,冬季是腎主令之時,所以冬季應多補充水分,多吃滋補肝腎、滋陰補陽食品。

  2、少食多餐,增加餐次

  這樣可降低餐後的血糖高峰值,對高血糖控制極為有利。有時用單純藥物調整效果不佳者,通過分餐即可控制病情。食療是治療各型糖尿病的基礎,無論病情輕重,有無併發症,是否用藥者,都要嚴格執行食療原則。

  3、寒與熱

  食物有寒、熱、溫、涼四性之別。營養專家建議,寒者以熱補、熱者以寒補的平衡膳食,如果破壞了這種平衡必然傷身,維持這種平衡才能延年益壽。

  比如:夏天炎熱,喝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冬天寒冷,就喝紅小豆湯;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薑末,吃完還要喝杯紅糖薑湯;冬天吃涮羊肉,一定要搭配些涼性的白菜、豆腐、粉絲等。

  4、冬季要多補水

  水為陰氣之源,因此,冬季應多喝水。起居方面應注意除作息時間規律外,還應早睡晚起。這是因為在寒冷的冬季,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早睡晚起有利於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以達到“陰平陽祕,精神乃治”的健康狀態。

  冬季糖尿病人運動養生注意事項

  1、糖尿病人運動最好是在飯後1小時左右進行,冬季鍛鍊的時機應選在下午而不是清晨。因為血糖有晝夜波動的規律,這一規律顯示清晨為血糖最低值。運動鍛鍊的目的在於降低血糖,防止血糖顯著升高,所以下午鍛鍊效果更好。運動時還須預防低血糖,糖尿病人千萬不能空腹鍛鍊,要隨身攜帶些糖類食物及時補充。另外,要選擇合腳的運動鞋襪。

  2、糖尿病運動治療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要有一定限度,既不能盲目大量運動,也不能因運動量過小而達不到運動效果。運動專案主要可以選擇耐力運動,如步行、慢跑、自行車以及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選擇1至2項進行鍛鍊,其中步行可作首選專案。運動時間每週三、四次,每次持續20至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