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建議書作文
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有人認為,珍珠項鍊非常珍貴,可我卻不這麼認為,“人是鐵,飯是鋼”“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我們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糧食。雖然糧食這兩字十分不起眼,但卻珍貴無比。
我國人口已達13億,可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卻僅佔世界的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僅僅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積,卻養活著比天安門廣場還要大的嘴。我國的人均佔有糧食比唐宋時期還少了200多公斤。這樣算來,現在沒有口糧的人,比古代多了多少呀!
但即使這樣,生活中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你在飯店裡仔細觀察,會發現到處都是浪費糧食的現象。有的人打完飯後,匆匆吃了幾口便把飯倒了,飯盤裡的飯菜仍是滿滿的;有的人就一眼,沒食慾便全盤皆倒,碰也不碰一下,就讓這些飯菜白白浪費掉。有一次,我們在飯店裡吃飯,看到隔壁有一桌大魚大肉,本以為他們會認認真真地把這些佳餚吃完,可他們談論說笑了一番後,便匆匆離去,桌上的飯菜沒動多少,他們更沒有打包帶走。看著服務員把這些飯菜倒掉,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我真摯地為農民們感到可憐,他們在酷熱的夏天,頂著火辣辣的太陽,不辭辛勞地在農田了耕種,為的就是能讓我們吃上飯。可卻有這麼多人不懂得珍惜這些勞動果實,隨意浪費,他們可曾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為他們的浪費,而沒有糧食吃。我們每年浪費的糧食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仔細想想,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記得有一次,大姑姑從老家帶來了自家種的南瓜藤。媽媽把南瓜藤做得難吃至極,就把那一盤南瓜藤都倒掉了,還把沒有燒過的哪些也統統扔了,我覺得十分可惜,便和媽媽說:“不要扔吧,畢竟都已經摘下來了,拿去送人也好呀,是不?”媽媽想了想,說:“可是現在誰會要呢,這種東西放在城市裡,哪個人會要呀?扔了就扔了唄,以後就不會再拿來了嘛。”那時覺得有道理,現在想想,還是不扔掉的好,等下次大姑姑再來,讓她帶回去餵豬也不錯呀,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白白浪費掉。
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節約每一份糧食,哪怕是一粒米也好,不要讓這一粒米成為沒有糧食的人的遺憾。只要這份糧食能吃,你就不應該浪費它,不要讓它漂泊天涯,英雄無用武之地。你要記住,世界上有許多人需要它。
我們可以適量定餐,避免剩餐;吃飯的時候,吃多少盛多少;在飯店點菜不浪費,剩餘的帶回家;不攀比,以節約為榮。只要做到這些,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費。
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這些勞動果實,感受勞動的艱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培養這種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美德。
篇2
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大國,農業自然是我國的支柱產業,談到農業,多數人會想到我國糧食問題。隨著我國人口急速增加,糧食產量逐年下降的趨勢來看,糧食問題早已不是個新話題了,“節約糧食”更是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字眼,從古人“鋤禾日當午”,直到現在人們統計的精確數字,無一不表明糧食的來之不易。從播種至收割多少道程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雙飢餓的眼睛在渴望……
再回頭看看,又有多少不珍惜糧食的人,將熱蒸蒸的白米飯倒入到垃圾袋,真是太浪費了!有的人以種糧食為生,當我們的糧食不足時,是從哪裡獲得糧食呢?我國人口己超過12。5億,每年的淨增長是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減。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每年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難道真的等到我們淪為飢餓貧困交加的弱國時,我們才會對隨手仍掉的饅頭米飯略待珍惜嗎?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和所有人的號召與呼籲,我們希望它是一種情結,熔鑄在你與我的心中,從而自覺的作到節約糧食。
“由儉如奢易,由奢入儉難。”“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君子以儉德闢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貧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時豪華奢侈,在窮時就會死於飢寒。”“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我們要讓節約成為一種生活上的態度。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名族的驕傲。可是一段時間以來,節約不再被認為是美德,卻被當成小氣、摳門的意思。其實不是的,參與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很多情況下,是通過培養良好的現代生活習慣實現的。
馬克思說過:“節約無異於增產。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也正是基於對中國國情和家底的清醒認識。無論從人均資源量或政府、企業、家庭的財政情況來看,我們手頭其實都很緊。在我們這樣一個並不富裕的國家,能否在節約的問題上進入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事關社會和諧乃至中國社會的未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當節約成為一種生活態度,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內心需要的時候,我們才離真正的節約型社會不遠了。”
學習雷鋒精神,從節約一粒糧食做起,做一位節約糧食的高尚人!
篇3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也許你仍然以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然而事實是:我國人口己超過12.5億,每年的淨增長是1200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2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多萬畝的速度遞;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從19811995年間,全國共減少了耕地8100萬畝,因此而減少糧食生產500億斤。而且現在這個減少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亂佔耕地、挖沙、土地質量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現實絕對不容樂觀!!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聯合國人***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當時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捱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捱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當時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
浪費可恥,從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犯罪”。凡事貴在堅持,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尤其需要堅持。一天兩天可以,一年兩年呢?更長的時間呢?不僅僅是對糧食,要讓節約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而且,在長征途中,有許多革命先烈因飢寒交迫而死。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要不人我們怎麼對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