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壽字的草書寫法

  在書法諸體中,草書是最具寫意味道的,也是最能體現書法藝術的寫意精神和表達人的思想情感。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4

  5

  草書的出現:

  草書是怎麼出現的,東漢趙壹《非草書》說:“夫草書之興也,其於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聖人所造。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趨急速耳,示簡易之指,非聖人之業也。但貴刪難省煩,損復為單,務取易為易知,非常儀也。”這篇批評當時草書的文章,揭示了人們為事急所迫,在“臨事從宜”追求漢字簡易寫法的基礎上出現草書的事實。篆書的草寫就成了草篆***即古隸***,化圓轉為平直,後來發展成漢隸,再增加波磔起伏就成了八分書。由古隸向漢隸衍化時的西漢前期的簡書,如《天漢三年簡》、《始元二年簡》,已有篆、隸、草相雜的現象。西漢宣帝時的《神爵三年簡》和成帝時的《陽朔元年簡》已出現比較成熟的草字,有人認為這就是純然的章草字***見侯鏡昶《論西漢書藝》***。此時正是漢隸向八分書衍化,八分書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由此可見八分書形成的同時,草書也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之中。這時的草書,單體字的筆法有簡易而疾速之勢,這是“解散隸法,用以赴急”所形成的新書體,已有鉤連曲折的特徵。東漢簡書裡已有章草書體的,如光武帝《建初十一年簡》,明帝《永平十一年簡》等。這說明新興的章草書是漢代下層書人在長期實用過程中形成創造出來的,它是時代的產物,並非是聖人和少數幾位書家所為,正如衛恆所說:“漢興而有草書,不知作者姓名。”根據史書,漢代善寫章草的書家有杜度、崔瑗、崔寔等,歷史上有章草創於史游說、杜度說、章帝說等等說法,雖然與實際不符,但是像杜、崔這些書家在當時以草書著稱則是事實,他們在草書發展上所作出的貢獻是不能抹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