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公務員考試面試社會熱點解讀
多關注社會時事熱點,是備考遼寧公務員考試面試環節的重要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各位考生閱讀。
遼寧公務員考試面試社會熱點***一***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被民間稱為“最美野長城”的遼寧省綏中縣小河口長城,在修繕後被“抹平”,完全看不出長城的樣子,變成一堵蜿蜒的“白灰牆”。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對北京青年報記者稱,他們是在用白灰“對長城進行修葺”,該修繕專案每一步都經過審批,“合理合法”。
遼寧公務員面試社會熱點解讀
“這修的村村通吧?”有網友戲言。遠遠望去,那段長城確實變成了一條硬化路面,煞是刺眼。應承認,這段長城已有700年曆史,風吹雨打,年久失修,如果放任不管,不僅可能毀於一旦,還會傷及遊客安全。修葺名正言順,確有必要。
但是,修繕長城必須遵循法律法規,不能只有熱情,不講“套路”;只求安全,不求氣韻。像這種修法,將長城修得面目全非,不僅全無昔日的精神風貌,還改變了它的具體形狀,這是修復還是破壞呢?
2006年頒發的《長城保護條例》明確要求,長城的修繕應當遵守不改變原狀的原則。長城段落已經損毀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當地相關部門在修繕前也許辦理了審批手續,但是在具體修繕過程中是否嚴格遵循了相關要求?
近年來,破壞性修復屢見不鮮,讓人無比痛心。有媒體總結,除了“最美野長城被砂漿抹平”這個案例,還有遼寧朝陽的清代壁畫中的仙女被修復稱“花大姐”,杭州民國古建築“秋水山莊”被刷上“土豪金”等案例。它們的共性是,以維修之名,行破壞之實。也許相關人員並非存心破壞,但惡果業已造成,使原建築失去了基本的美感,形神盡毀,慘不忍睹。
曾有業內人士調查後感嘆,“在我所走訪的歷史文化建築中,70%以上遭受破壞是緣於這種‘破壞性修復’。”與一般的破壞相比,破壞性修復顯然更隱蔽,危害也更大——破壞文物往往不敢名正言順,而破壞性修復則可堂而皇之,有組織地突進。
事實上,《長城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造成長城損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問題是,像這種修復性破壞,該如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為了有效遏制頻見的破壞性修復,應先提高違法成本入手。即便是無意破壞,只要造成破壞事實,當事人就應該承擔法律責任,失職瀆職的監管人員也應該被問責。
最重要的是監管部門,特別是文物保護部門應該承擔起責任。這種責任不只是審批,也不只是事後調查,而應該提前介入、動態跟進。比如在修復過程中應派專家指導;應對直接參與修復的施工隊,進行專業培訓。同時,監管部門全程跟蹤,不能到了最後驗收階段才出面。
“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曾是非常響亮的口號。今年恰好是《長城保護條例》頒發實行十週年,“最美野長城”受損令人痛惜。據統計,近三成長城正在消失。保護長城,修繕長城,刻不容緩。但是,絕不允許再出現破壞性修復。不獨長城,任何古建築都須讓破壞性修復走開。激發法律威力,喚醒監管部門責任,動員國民保護熱情,多策並舉,這樣的悲劇才能少一些。
遼寧公務員考試面試社會熱點***二***
9月26日,安徽淮南網民都在轉發一條“90後美女副鎮長拍復古寫真為家鄉特色小鎮代言”的微信朋友圈訊息,美女王雪成為大家關注焦點。王雪告訴記者,她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瞭解家鄉“特色小鎮”。“我平時不愛化妝,這次在九龍崗老建築旁拍寫真照,為了和服裝、環境搭配才化妝的。”王雪說,請影樓攝影師拍照花了自己五六百塊錢。
遼寧公務員面試社會熱點解讀
如果這是條“90後美女副鎮長拍復古寫真”的新聞,毫無疑問,仍會是一條10萬+的爆款文章,但結果可能是噴得極多,而贊得特少。不過,一旦這樣的行為被賦予了“為家鄉特色小鎮代言”的正能量,網友的評價就見仁見智了。面對安徽淮南這位90後女“副鎮長”的舉動,有人直搖頭,可也有人理解。
據報道,主人公王雪並非副鎮長,實際職務其實是鎮黨委委員,負責鎮裡組織、人事工作,之前曾分管過旅遊。儘管已不在其位,可出於“為家鄉做點事,把這個特色小鎮推向社會,讓更多人瞭解它”的公心,才拍攝了這組復古照片。如果說這麼做還存有一絲私心的話,按照她個人的說法,就是“如果借這次為家鄉代言,讓自己交上男朋友,這將是意外驚喜與收穫。”
王雪當然不是第一個成為“網紅”的地方官員。這些年,為推介當地旅遊業或為地方特產代言而成為網紅的官員不在少數。作為一種新現象,儘管常常伴隨著“不務正業”、“搶風頭炒作”等質疑,但這些官員都很好地拿捏和規避著法律和制度紅線,絕不會因“另類”行為而影響到個人前途甚至砸了飯碗,就像王雪,為推介“特色小鎮”,自掏腰包請影樓攝影師,原因恐怕在於,如果她動用公款,可能就說不清了。
得看到,“網紅”官員可以分為主動“網紅”和被動“網紅”兩種。被動“網紅”,大多是被網友爆料,紅在雷言雷語或者負面新聞上;而主動“網紅”,大部分是像王雪這樣的,他們其實更懂媒體,更懂網際網路時代的傳播特點和規律,他們毫不避諱自己的官員身份,並巧借一己之力,起到更大、更廣的推介和宣傳效果。就如“全國優秀書記”陳行甲,為推介巴東旅遊業,曾以書記的身份出鏡錄製過音樂短片,還從3000米高空的直升飛機上跳下,從推廣費用和效果來說,可謂花小錢辦大事。這樣的主動“網紅”官員多一些,又有什麼不好呢?
有媒體最近就“官員成為‘網紅’”做過一份調查,40.6%的受訪者認為是個人炒作,39.6%的受訪者認為是為人民辦實事。55.9%的受訪者認為,只要有利於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助於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官員成為“網紅”也無可厚非。對於領導幹部運用網際網路思維為人民服務,62.9%的受訪者期待他們耐心傾聽民聲、悉心接受民意。應該說,這份抽樣調查顯示了整個社會對於官員主動成為“網紅”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援,更有相當的期待。或可言之,在民意的背後,實際上也為今後有意成為“網紅”的地方官員指明瞭紅的標杆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