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勵志

  擁有毅力的你,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無論受到多少嘲諷與拒絕,你都不會輕言放棄。因為你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你一定會收穫成功!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篇1

  尼克·胡哲生於澳洲,天生沒有四肢,這種罕見的現象醫學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議的是﹕騎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樣樣皆能,在他看來是沒有難成的事。他擁有兩個大學學位,是企業總監,著名演說家,更於2005年獲得“傑出澳洲青年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一段視訊。***

  在尼克的人生體驗中,有這麼一個關鍵詞,就是“永不放棄”。 這個詞對他的成長,真的是太重要了。無論是用額頭按飲水器倒水,還是用“小雞腳”做各種各樣的動作,尼克在最初嘗試的時候都要經過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失敗,才能掌握這種技巧。

  每當失敗的時候,尼克總是對自己說:“失敗不可怕,要繼續嘗試。只要堅持,一切皆有可能!

  堅持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堅持就要承受失敗的考驗,堅持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對,我們一定要將堅持進行到底!

  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篇2

  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在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的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並且不止一遍。後來,他又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面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復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依然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闆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這部電影名叫《洛奇》。

  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就叫席維斯·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後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名人毅力成功的事例篇3

  狄德羅是法國卓越的啟蒙思想家。

  18世紀的法國,這天,一位出版社的商人走上一條吱嘎吱嘎作響的木樓梯,敲響了翻譯家狄德羅的房門。他想請狄德羅把英國一部著名的《百科全書》翻譯成法文,然後出版。

  “這部書出版之後肯定會大受歡迎的!在我們國家還沒有類似的圖書呢!”商人很有把握地對狄德羅說。聽了商人的話,狄德羅不由得反問道:“那為什麼不出版一部真正屬於我們國家的《百科全書》呢?”

  出版商搖著頭說:“編寫《百科全書》需要很多人手,工程實在太浩大了。”

  狄德羅略一思索,抬起頭堅定地說:“我願意主持編寫這部書。”

  在狄德羅的努力下,沒多久,編寫《百科全書》的工作就開始了。狄德羅集結了當時法國社會各界的學者和專家,組成了編纂小組。在狄德羅的帶領下,編纂小組夜以繼日地工作。他們將百科全書定名為《百科全書:科學、藝求、技藝詳解辭典》,準備出版35卷,將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內容都包括在內。

  在大家的努力工作下,《百科全書》的第一卷終於出版了。該書在法國國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卻給狄德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災難。

  當時的法國還在封建勢力及教會的統治下,這些統治者害怕將科學知識帶給人民後,會動搖他們的統治地位,於是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禁止出版《百科全書》並且不允許狄德羅繼續編寫該書。

  各種打擊接二連三地向編纂小組壓來,工作人員紛紛提出辭職。這天連《百科全書》的副主編、狄德羅最信任的助手也向狄德羅提出辭職申請:“先生,我恐怕不能再繼續為你工作了。我們所做的工作是在和教會唱反調,第一卷就被他們禁止了 ,餘下的34卷肯定無法出版。”

  狄德羅放下手中的書稿,看著他,緩緩地說道:“雖然現在書被禁了,但是科學是無法被禁止的,總有一天人們會知道這種禁止是錯誤的。現在,就算你們所有的人都離開了,我也不會停止這項工作。”

  狄德羅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雖然工作小組的成員一天比一天減少,但是書的編寫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狄德羅將大量的編寫校對工作都攬在自己身上,不分晝夜地工作著,這種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其他的人。就這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百科全書》一卷卷艱難地出版著。

  1780年,《百科全書》出完了第35卷,在這整整30年中,狄徳羅和他的同伴們憑著頑強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工作精神,頂住了來自外界的各項阻撓,終於完成了這部真正屬於法國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