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樂曲的簡介

  器樂曲主要有嗩吶曲和民間樂班演奏曲兩種,表演時,配以各種敲擊樂,彝族嗩吶曲有“喜調”和“憂調”兩種,各有曲調多種,吹奏時,視情況進行變換。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器樂曲的相關知識。

  器樂曲的概述

  國內主要的器樂曲主要有嗩吶曲和民間樂班演奏曲兩種。白族嗩吶曲有《栽秧調》、《龍上天》、《耍虎調》、《過山箐》、《啞子哭娘》。《蜜蜂過江》、《大擺隊伍》、《小開門》等100多首,表演 時,配以各種敲擊樂。彝族嗩吶曲有“喜調”和“憂調”兩種,各有曲調多種,吹奏時,視情況進行變換。

  早在唐代樊綽的《蠻書》中就記有:“少年子弟幕夜遊於閭蒼,吹葫蘆笙和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元代李京在《雲南志略》中又記:“擊銅鼓送喪,哭聲如歌而不哀”。這類古代的民歌,逐漸發展、豐富,為白族人民所喜愛。今天,白族老幼男女皆言唱的《白族調》、《對口山歌》、《小調》,還常以樹葉、口弦、竹笛、月琴相伴,風格各異,有的高亢清越,有的深沉凝重,有的活潑跳悅,有的音節短促,這些民歌,悠悠長聲,此起彼落,清新迷人。常用樂器有嗩吶等。

  器樂曲的分類

  器樂曲從曲名、曲式結構、演奏方式等等方面來看都是各種各樣的。但它基本上又可分為三大類:

  A. 標題音樂與無標題音樂;

  B. 室內樂和交響音樂;

  C. 單聲音樂和多聲音樂。多聲音樂中又可分為復調音樂與主調音樂。以上各種型別,也是音樂作品的各種體裁,是各有特點的。此外還有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之分等,前面已介紹過不再重述。

  器樂曲的基本體裁

  1.【前奏曲】Pre1ude原文是“序”、“引子”之意。它是一種單主題的中、小型器樂曲。它源自十五、十六世紀某種樂曲前的引子,最初常為即興演奏,有試奏樂器音準、活動手指及準備後邊樂曲進入的作用。不少作曲家均有獨立的鋼琴前奏曲。十九世紀後,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音樂亦有稱作"前奏曲"者,其含義與上述獨立體裁的前奏曲有所不同。

  2.【序曲】Overture樂曲體裁之一。原指歌劇、清唱劇等作品的開場音樂,十七、十八世紀的歌劇序曲分為“法國序曲”及“義大利序曲”兩類。前者為復調風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個段落組成,中段為賦格形式,末段較短;後者為主調風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個段落組成,後世交響曲即由此演變而成。十九世紀以來,從貝多芬開始,作曲家常採用這種體裁寫成獨立的器樂曲,其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式並有標題。如貝多芬的《科里奧蘭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3.【套曲】Divertimento包括若干樂曲或樂章的成套器樂曲或聲樂曲,其中有主題的內在聯絡和聯貫發展的關係。如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舒伯特的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等。認廣義上說,奏鳴曲、交響曲、組曲、康塔塔等均屬之。

  4.【小步舞曲】Menuet一種起源於西歐民間的三拍子舞曲,流行於法國宮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風格典雅。十九世紀初,小步舞曲構成交響曲奏鳴套曲的第三樂章,後又被諧謔曲所代替。

  5.【諧謔曲】Scherzo諧謔曲亦稱詼諧曲,一種三拍子器樂曲。其主要特點是節奏活躍、速度較快,常出現突發的強弱對比。它常在交響曲等套曲中作為第三樂章出現,以取代宮廷風格的小步舞曲。

  6.【賦格】Fuga西洋復調音樂中主要曲式和體裁之一,又稱“遁走曲”,意為追逐、遁走。它是復調音樂中最為複雜而嚴謹的曲體形式。其基本特點是運用模仿對位法,使一個簡單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題在樂曲的各聲部輪流出現一次呈示部;然後進入以主題中部分動機發展而成的插段,此後主題及插段又在各個不同的新調上一再出現展開部;直至最後主題再度回到原調再現部,並常以尾聲結束。

  7.【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其原意為“規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即嚴格的模仿對位。

  8,【練習曲】Etude用於提高器樂演奏技巧的樂曲。它通常包含一種或數種特定技術課題。肖邦為其創始人。這種樂器練習曲除用以練習技巧外,同時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舞臺效果。李斯特、德彪西等都創作有此類練習曲。

  9,【浪漫曲】Romance泛指一種無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小的器樂曲。其特點為:曲調表情細緻與歌詞緊密結合,伴奏亦較豐富。

  10.【狂想曲】Rhapsodie一種技術艱深且具有史詩性的器樂曲。原為古希臘時期由流浪藝人歌唱的民間敘事詩片斷,十九世紀初形成器樂曲體裁。其特徵是富於民族特色或直接採用民間曲凋,如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拉威爾的《西班牙狂想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