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功效與副作用

  秦艽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為此有一定的功效作用,還有副作用,下面是的資料,歡迎閱讀。

  秦艽的功效

  祛風溼;舒筋絡;清虛熱;利溼退黃。主風溼痺通痛;筋骨拘攣;手足不遂;骨蒸潮熱;小兒疳熱;溼熱黃疸。用於風溼痺痛,筋脈拘攣,骨節痠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①《本經》:主寒熱邪氣,寒溼風痺,肢節痛,下水,利小便。

  ②《別錄》:療風,無問久新;通身攣急。

  ③《藥性論》:利大小便,瘥五種黃病,解酒毒,去頭風。

  ④《四聲本草》:療酒黃,黃疸。

  ⑤《日華子本草》:主骨蒸,治疳及時氣。

  ⑥《珍珠囊》:去陽明經風溼痺,仍治口瘡毒。

  ⑦《醫學啟源》:治口噤,腸風瀉血。《主治祕要》雲,養血榮筋,中風手足不遂者用之。去手足陽明下牙痛,以去本經風溼。

  ⑧王好古:洩熱,益膽氣。

  ⑨《綱目》:治胃熱,虛勞發熱。

  ⑩《本草正》:解溫疫熱毒,骨蒸發熱,潮熱煩渴及婦人胎熱,小兒疳熱瘦弱。

  副作用

  久痛虛羸,溲多、便滑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菖蒲為之使。

  ②《藥性論》:畏牛乳。

  ③《本草經疏》:下部虛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勿服。

  ④《本草匯言》:凡病陰虛血燥,精竭髓衰之證,非配大劑滋養藥不可。

  ⑤《本草從新》:大便滑者忌用。

  臨床應用

  1、用於治療痺症:前人認為本品是“三痺必用之藥”,現代廣泛用於治療風溼性和類風溼性關節炎,常配桑枝、威靈仙;如為行痺,痛無定處,則配防風、羌活,方如防風湯。

  2、用於治療中風後半身不遂***腦血管意外後遺的偏癱***,尤其有上肢拘攣者。如表現有血虛,可配當歸、白芍、首烏等養血藥,方如秦艽當歸湯。

  3、用於治療陰虛內熱,骨蒸潮熱。用秦艽配其它滋陰藥***如鱉甲、當歸***和清熱藥***知母、柴胡***等,有助於解退虛熱,方如秦艽鱉甲散。

  4、用於治療溼熱黃疸,尤其小兒急性黃疸型傳染肝炎,配黃芩、蒼朮等,治療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