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精神的散文
精神如果滿足,表明它已經萎縮或是疲勞。高貴的精神,在自己的體內,從不知停留。它不斷企求超越自己而奮勇向前,不會稍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貴族精神
10年前,我開始閱讀尼采。我那充滿古老傳統和鐵條般戒律的腦袋裡,怎麼也容納不了尼采的胡言亂語。我像打量一個異教徒那樣打量著他,心裡湧動著崇高的批判意識。
但不論怎樣拒絕排斥,我還是讀完了他。讀著讀著,就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它的浸淫和感染。猶如不能抗拒流行性感冒一樣,我也患上了尼采病。
尼采的理論不論是細菌還是陽光,它終究撒滿整個地球。希特勒的野心和納粹的槍炮並沒有征服世界,但尼采的理論卻幾乎使整個世界的文化精神倒塌。這近乎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史無前例的神話。
尼采在中國並非暢通無阻。中國人的幾度討伐,使他早已傷痕累累面目全非。中國人像不能容忍天空中有兩顆太陽一樣不能容忍自己精神的天空擁有其他精神領袖。但事情常常會走向它的反面,人們一旦從夢魘中醒來,飢餓會使人來不及選擇食物,一塊生鐵也會吞下肚去。尼采首先讓一批飢餓的年輕人欣喜若狂,他們為了填飽肚子早已不再計較自己是不是離經叛道。
尼采受指責的謬誤之一就是他所倡導的“貴族精神”。在階級觀念異常深厚的中國,人們一提“貴族”二字,大有談虎色變的意思。於是,在還沒有弄清“貴族”和“貴族精神”的基本含義的時候,就已從腰裡拔出了寒光閃閃的戰刀。其實,尼采所倡導的“貴族精神”並非指的是“貴族階層”。貴族體現的是財富和官爵的多少和高低,它可能來自於個人的創造和努力,也可能來自於繼承和世襲。而貴族精神卻不同了,它側重強調的是精神,它要人們像修行僧一樣修練自己的靈魂和塑造自己的人格狀態,要有鮮明的自我覺悟和高貴的自我尊嚴,要有優雅的外觀形象和超凡脫俗的氣質,不媚、不嬌、不乞、不憐,很有那種寧可站著死不肯跪著活的意昧。尼采對那些一貧如洗的人並沒有瞧不起的意思,但對那些人窮骨頭也窮的人幾乎充滿了仇恨。他不討厭人們衣著襤褸卻討厭人們心靈的襤褸。他提倡用優勝劣汰的方式淨化人類,推崇人類的高素質,他要人們把自己人性中的高貴部分發揚光大。當然,他所提倡的具體的操作方法是殘酷而極端的,他希望用戰爭和瘟疫的方式讓那些他認為不配是人的劣等人種完全消亡——這顯然是他理論中的毒瘡所在。他在張揚人性的同時卻違反了人道的原則。
我之所以被尼采理論中的精良部分所俘虜,在於我深切地感受到在今天的時代,物質很容易堆滿我們的四周,也很容易堆滿我們的夢境,但人們不再關心自己靈魂的貧窮和骯髒,金錢已成為這個時代唯一的圖騰,金錢支撐起一個個高昂的頭顱。過去的窮人,一夜之間變成了闊佬,於是呈現的第一個姿態就是向他人擺闊誇富;猶如農民起義的領袖當了皇帝,顯得比世襲的皇帝更像皇帝一樣。因而,當一個又一個的聲音在驚呼中國已擁有一個“貴族階層”時,我覺得異常刺耳。中國有多少貴族可言?所謂的某些貴族,不過是窮骨頭換上了一身華麗的外套罷了,一個乞丐穿一件黃袍可以充當皇帝,他改變了裝束,卻無法改變自己的精神氣質。
我看過一部名叫《哈嘍,狗!》的美國影片,主人公恰恰是一位乞丐。他的乞討竟是那般優雅和得體,他的神情呈現著一般人所沒有的孤傲和自尊。一位富翁的女兒瘋狂地愛著他,願意用自己的別墅、汽車和所有的資產來換取他的愛情,但他卻無動於衷。他對那位得不到他便想要殺他的小姐說:“普特琳,請你放下你手中的槍!我雖然是乞丐,可我的愛情卻不是乞丐,你錯了!”小姐扳動板機,打中他的胸脯,他倒在了沙發上,留給小姐的最後一句話是:“真正的乞丐不是我,而是你!”
這個影片久久地在我心中上映,使我難以忘懷。它所揭示的主題恰好反映了尼采所倡導的“貴族精神”。財富是在不停地變幻和移動著,今天在這個人口袋,明天就有可能跑到另一個人的褲兜裡,只有人所顯示出的人格精神,才會永遠閃爍著明亮的光芒。
曾經作為貶義詞而被任意蹂躪的“貴族”一詞,近年來搖身一變,成了人們的掌上明珠。許多人願意把它當成標籤貼在臉上,以使自己熠熠生輝。然而,細細體察那些所謂的貴族,卻給人有一種有衣無肉、有肉無魂的感覺,恰似在廢鐵上塗上一層油漆,散發著一種鐵鏽的光澤。我們的社會不需要貴族,但需要一種使我們民族走向卓越走向優秀的貴族精神。
:把精神活成一種燦爛的顏色
說到“燦爛”,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春天怒放的花朵,或是孩提時天真無邪的笑容,還有懸崖絕壁上夾縫生長的蒼松......不管是哪種物象,只要心無旁騖,盡情凸顯自己的生命張力,我總會打心底油生出一種敬意,一種贊慨。
精神燦爛,這是我成長過程中一直以來不斷追求的境界。我渴望把這個美麗的詞囊植入我的靈魂深處,精心培育,滿心呵護,直至其茁壯成長,屹立成一種不朽的顏色。
張麗鈞老師說,一個精神燦爛的人,可以活成一座花園;一個精神燦爛的群體,可以活成一種傳奇。我想,確實如此。張麗鈞老師把“一株樹生得蓬勃”、“一枝花開得忘情”、還有那一顆被遺忘在廚房角落的蔥自顧自地挺出了一個嬌嫩花苞,都覺得是值得讚頌的精神燦爛。細細讀來,竟感覺她的觀察與體會是那麼的觸人心絃,讓你讚歎她文筆的同時,更深深地敬佩起她縝密的內心世界來。她在文中寫道:美國著名插畫家“塔莎奶奶”因最欣賞蕭伯納的“只有年少時擁有年輕,是件可怕的事。”這句話,而為了讓“年輕”永駐,就不惜花費30年的光陰,在荒野上建成鮮花盛開的美麗農莊。她守著如花的生命,懷著如花的心情,把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過成美妙童話。滿臉皺紋如菊、雙手青筋如虯的她,扎著俏麗的小花巾,穿著素色布裙,赤著腳,修剪草坪。逗弄小狗,泛舟清溪,吟詩作畫。她說,下過雪後,她喜歡去尋覓動物的足跡,她把鼴鼠的足跡比喻成“一串項鍊”,把小鳥的足跡比喻成“蕾絲花紋”......92歲依然美麗優雅的女人,用自己的行動和經歷告訴我們,也告訴世界:精神燦爛,便可以擊潰衰老......讀到這裡,我的心潮更加洶湧起來,激情與追索再次充斥每一條血脈。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幸福,其實幸福從來都不是是靜止的,它明明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各種形式來詮釋它的意義,而事實上,我們只有內心永遠保持燦爛,永遠懷揣一顆如同年輕時期那種不甘落後的衝勁,朝著正確的目標前行,即使身歷艱苦,心遭蹂躪,但是當你真正走過,每次回首,都是幸福。
所以,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曾經無知無畏的努力燦爛了當時的自己,也許結果終將定格,可保持前進的狀態卻是持久和雋永的,正是這種積極的狀態,讓我們知道,精神幸福就是一種人生最美的狀態,而燦爛,必將是它最絢麗和永恆的顏色。
:精神的接力
在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並不是物質,而是精神。一個人,或一個團隊,倘若具備了一種崇高的品質,那麼,這個人,這個團隊一定是堅不可摧,戰無不勝的。
女兒正在讀初二,學習進入了緊張的攻關階段。在一個競爭激烈、高手林立的環境下,女兒不僅發憤讀書,保持最佳狀態,還懂得如何放鬆心情,享受生活。最近一段時間,女兒和另外三位學習成績優秀,又比較要好的女同學,相約每個星期五下午,放學後一起去騎車,找一個舒適的地方吃晚飯,做作業,以自己的方式度過愉快的週末。只要她們覺得在一起很愜意,又有所收穫,我就支援她們的行動。
一個週五的晚上,已經是十點多了,女兒依然還沒有回到家。我有點擔心,就打了個電話。女兒在電話裡說,同學楊荔琦的自行車爆胎了,現在她們已經到了望海樓附近。我告訴女兒,慢慢回來,不要著急,然後叮囑她沿著海邊走,我騎車去,在半路接應她們。
天氣本來就寒冷,加之海邊的風呼呼地颳著,就更加顯得涼意習習。在路燈的照耀下,我騎著車,沿著情侶路走。走著走著,恰好在名亭公園門口碰見她們。起初沒有什麼特別感覺,當我們一起出發時,一種令人感動的情景出現了。她們四個,一個人推著那輛憋氣的自行車跑,另外三個則騎著車跟在後面,並負責幫那個跑步推車的同學拿揹包。每跑一段路,就互相輪換著,你跑一段,我接一段。每跑一段,就有人說,快點換我,我能跑。就這樣,一路跑,一路騎。沒有人說累,也沒有人抱怨,只是當好玩。看到她們樂在其中,我深受感染,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她們的行列,接跑了最後一程。
我目睹過運動會場上運動員的接力比賽,我觀看過抗洪救災時戰士們傳遞沙包,堵塞決堤口的新聞報道,我親歷過在打穀場上和叔公們一起排隊接龍,把收割的稻穀送進打穀機脫粒的勞動場面,那些情景都曾經令我感動過。但是,女兒和同學們輪流推車跑步的一幕,足以讓我驚歎不已。一個團隊,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想到了一起分擔責任的策略,想到共患難,同進退的決心和態度。與其說她們是在推車,毋寧說她們在進行著一場精神的接力。這接力,絕不亞於奧林匹克聖火的傳遞,在某種意義上,甚至還超越了它。因為,她們在傳遞著自己的精神。憑藉著這種精神,她們一定會戰勝學習上的任何困難,排除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順利達到她們既定的目標。
給孩子一個平臺,她們就會演繹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故事。只要孩子主動要求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都應該鼓勵和大力支援。孩子是在團隊活動中長大的。在活動中,除了一起分享快樂,共同分擔責任,還會培養出一種屬於自己的團隊精神。一次活動收穫一種精神,一種精神塑造一種品格,孩子就是在自我教育中逐漸完善起來的。如果自發組織的團隊活動能夠讓孩子得到自主發展,我們為何不給孩子創造這樣的機會呢?
每當看到許多孩子厭學或者學業失敗的時候,我的心情就變得沉重起來。我們這個幾千年的民族,似乎還沒有學會怎樣有效地去教育自己的後代。教育改革的呼聲曾經響徹寰宇,震動大地,可是情況依然沒有得到改善。難道還需要歷經一次次槍炮的洗禮,被人用刺刀架在脖子上,才能夠真正喚醒這個我們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