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是幹什麼的
吳宓是中國比較文學研究奠基人,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吳宓是我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學者。但是具體大家好像還不太清楚。今天就來講講這個。吳宓其實幹過很多事情,主要都是文學研究、知識傳授等工作。
吳宓在1921年回國後,就被東南大學聘請為文學院的教授,負責講述世界文學史等課程。吳宓講課的內容十分的豐富,經常將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還有中國的儒家文化這四種傳統的文化學說結合在一起講,然後互相對比應證。這種講課的方式就是我們最擅長的,因為他就是哈佛比較文學系畢業的。
1924年,吳宓又被聘請到瀋陽,在東北大學外文系擔任教授。一年後,清華大學成立,吳宓擔任清華大學研究院的主任,他還聘請了梁啟超、陳寅恪等四位學者為研究院的導師。這個研究院後來被人稱為了“國學研究院”,為國內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國學人才。
1930年吳宓遊歷西歐,回國後,在清華大學開設了外文系。在他的努力下,清華大學外文系快速成長,成為了國內的第一流系科。1941年,吳宓被教育部聘請為第一批教授。1943年擔任西南聯大的外文系主任。
1946年,拒絕了浙江大學、河南大學聘請他擔任文學院院長的要求,轉而去武漢大學擔任外文系主任。之後又推辭了嶺南大學、臺灣大學等多所大學的應邀,定居四川,擔任西南師範學院歷史系的教師。總之吳宓的一生都在為教育事業奉獻著。
吳宓的生平簡介
吳宓1911年考入了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這所學校是清華大學的前身,所以吳宓也常被世人說是畢業於清華大學。1916年在清華學校畢業後,就遠赴美國,於1917年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讀書。一年後即1918年,轉入了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讀書,於1920年取得了學士學位,1921年碩士畢業。
1930年到1931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吳宓在歐洲遊學,先後在牛津大學、巴黎大學從事文學研究。回國後擔任了國內許多所知名大學的教授,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多家著名大學。1950年開始,在西南師範學院擔任多個系的教授。之後還擔任了重慶市文聯常務委員、四川省政協委員等。
吳宓講授過英語、英散文、外國文學、西洋批判文學、世界文學史、中國舊詩及舊小說研究等課程,還參與編寫了《世界通史》、《外國文學名著選讀》、《簡明英文文法》、《拉丁文文法》等講義和教材。在清華國學研究院期間,還為中國培養了一批著名的學者包括錢鍾書、季羨林等。
40年代,開始在全國各地開始作紅樓夢的演講。還用中英文發表論文《石頭記評贊》、《紅樓夢與世界文學》等等,為中國的紅學研究事業的走向世界作出了許多貢獻。
1971年病重,右目失明,左目白內障嚴重,就只好讓他回重慶養病。1977年吳宓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好讓其胞妹吳須曼領回陝西老家終於使他得到了一些兄妹深情的照顧和溫馨,延至1978年1月17日病逝老家,終年84歲。1979年8月平反昭雪。1981年1月17日,吳宓的骨灰,由吳須曼送至安吳堡,葬在白雪籠罩的嵯峨山下。
吳宓的貢獻有哪些
吳宓在中國開創了世界文學和比較文學的研究,把比較文學引入中國學術領域,曾發表了《新文化運動》和《中國之新舊事物》等多篇重要的比較文學論文,為比較文學學科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吳宓還是我國比較文學的先驅,他不僅是我國第一個系統學習比較文學的學者,而且是在高等學校開設比較文學課程和運用其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國文學的第一人。早在1920年,吳宓先生就在《留美學生季報》上發表了《記新文化運動》和《中國新舊說》兩篇文章,首次向國內知識界介紹了比較文學這個概念。吳宓通曉世界多種語言和在外國語言文學方面的精深造詣,奠定了他對世界文學對比研究的堅實基礎。吳宓1921年回國後,在清華大學開設了“中西詩之比較研究”,使比較文學才開始進入中國高等學府的課堂。吳宓用比較文學的方法研究《紅樓夢》,為我國“比較文學”學科之首創。吳宓還用這種方法向學生講授西歐文學,為我國培養了第一代比較文學的研究人才。吳宓的學識,從他開設的課程門類之龐雜可窺見一斑:英語、翻譯術、修辭原理、英文作文、希臘羅馬文學、西方文學概論、英詩選讀、英國散文選、英國小說、英國浪漫詩人、歐洲名著選讀、英國文學史、西洋文學史、世界文學史、歐洲古代文學史、人文主義研究、中西比較文學、歐洲古代近代史、英國曆史、希臘羅馬史、世界古代及中世紀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史、世界通史、文言文導讀、中國小說、《紅樓夢》研究、中國文學、古代文學史……,如此這般,豐富得驚人。他的學生評說吳宓,他是博雅通才,博通古今閱盡中外,在人文社科領域,你很難界定他是哪一門學科的專家,而你又不得不承認他在哪一門學科都可稱得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