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裡養生是幹什麼的

  “足浴”即用熱水泡腳。在中醫看來,熱水泡腳如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一樣,有推動血運、溫煦臟腑、健身防病的養生功效。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足浴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足浴養生原理

  現代醫學證實,“人老腳先老”、“寒從腳下起”、“小看腳一雙,頭上增層霜”,這些俗語不俗,說明了腳的健康不僅關係到人的健康,而且和壽命有很大關係。因為腳掌有無數神經末梢,與大腦緊緊相連,同時又密佈眾多的血管,故有人的“第二心臟”的美稱。另外,腳掌遠離心臟,血液供應少,表面脂肪薄,溫度較低,且與 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黏膜有密切的神經聯絡,所以腳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區域性 體溫下降和抵抗力減弱,導致感冒等多種疾病。而足浴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得到調節,並有益於大腦細胞增生,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能使體表血管擴張, 血液迴圈得到改善。可見,足浴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足浴作為一種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得到調節,並有益於大腦細胞增生,增強人的記憶力;同時,能使體表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得到改善。可見,足浴對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實踐表明,足浴不失為一種可靠的區域性浸潤療法。足浴不僅可防治足部疾患,如 腳氣、腳墊、腳凍、腳乾裂,以及下肢麻木、痠痛、發涼、腫脹等病症;而且由於 經絡的作用,對防治感冒、 關節炎、高血壓、 神經衰弱、眩暈、失眠等。

  足浴養生的作用

  一、強身健身、延年益壽;

  二、防治神經衰弱和失眠;

  三、防治高血壓;

  四、防治風溼關節炎;

  五、防治腿腳麻木;

  六、防治糖尿病;

  七、防治感冒,祛寒暖身;

  八、美容減肥;

  九、防治腦溢血和腦血栓;

  十、消除疲勞,使人感到身心愉快。

  足浴養生的常見分類

  足浴養生 有熱水足浴和冷水足浴之分,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加以選擇。

  熱水足浴養生

  可用40℃左右的水浸泡雙腳***浸泡至踝關節為度***,浸泡時間每次約20分鐘。這相當於艾條 溫灸足部穴位,可以起到促進 氣血執行、溫潤臟腑的作用。以熱水足浴來刺激面板 神經末梢感受器,通過中樞神經的反饋可起到調節內臟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健康。冬季用熱水進行足浴,能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預防 凍瘡的發生。長途行走或劇烈運動後,熱水足浴可減少區域性乳酸的聚集,有助於消除疲勞。臨睡前用熱水進行足浴,對 中樞神經系統能產生一種溫和的刺激,促進大腦皮質進入抑制狀態,使人安然入眠。

  冷水足浴養生

  水溫要逐漸降低,一般可從20℃慢慢降至4℃左右,並可從秋季開始用冷水進行足浴,一直堅持到冬季。每次足浴前先用手摩擦足部,使足部變得溫熱,然後雙足浸入冷水中,再用兩足相互不斷摩擦,直到足部潮紅。每次約5分鐘,可早晚各進行一次。冷水足浴不僅使足部血管強烈收縮,而且全身各系統的生理功能在神經體液的調節下也處於積極活動狀態。冷水足浴還能促使鼻粘膜的溫度升高,增強呼吸道的抵抗力,冬季可預防感冒。但需注意的是,冷水足浴後應立即擦乾和保暖。

  足浴養生的禁忌

  不宜進行足浴養生的人群如下:

  1、足部有面板破損及燒、燙傷者。

  2、各種感染性疾患,如丹毒、 膿腫、 骨髓炎、蜂窩組織等。

  3、嚴重心臟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

  4、飢餓、極度疲勞或酒醉後。

  5、患 骨關節結核、腫瘤著不宜採用足療法。

  6、骨折、脫位要用相應的整復手法進行復位並加以固定,未處理之前不宜採用 足浴療法。

  7、各關節部位創傷性骨膜炎急性期禁止足浴。

  8、嚴重骨質疏鬆者禁止足浴。

  9、關節韌帶的撕裂傷、斷裂傷,不能用足浴手法,應手術治療。

  10、各種 開放性軟組織損傷。

  11、面板區域性病變,如 溼疹、癬、 瘡瘍、 膿腫、 皰疹、疤痕等。

  12、胃、十二指腸急性穿孔,有出血性體質的人或傾向者。

  13、急性傳染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