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開蓋後多久會變質

  有些人開啟礦泉水又喝不完,丟了又浪費,那麼呢?小編給你具體講解一下吧。

  

  小瓶一週的時間,飲水機用的大桶不超過15天。

  凡是瓶裝水開封后不宜超過一週,因為瓶裝水在放出水的同時體積空氣中的細菌往往會隨氣泡進入水中,一般一立方米空氣約有5000細菌***不是致病菌***,時間一長細菌會繁殖生長而影響飲水衛生,所以開封后的水應儘快飲用而不宜久放。

  放在車後備箱的礦泉水可不可以喝

  礦泉水超過70℃對人體有害

  查詢資料,筆者瞭解到每個塑料瓶在底部都有一個數字***它是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型,三角型裡面有一個數字***。如果數字在“5”或以上就可以迴圈再用,數字愈大愈安全。如果小於

  5或者沒有數字,就表示該塑料瓶不能再利用或加熱使用。一般泡茶的塑料耐熱杯底部標示為5,但是一般礦泉水瓶底部標示為1,所以最好不要將其加熱或放在汽車內“晒太陽”。

  因此,除了水質本身,塑料包裝也會影響到瓶裝水的健康飲用。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表示:“合格的礦泉水瓶是用合成塑料PET塑料製成,包裝公司在製作過程中要新增各種助劑,如抗老化劑、抗氧化劑、催化劑等。一般礦泉水瓶是不耐高溫的,溫度超過70攝氏度時瓶子會發生物理變形。”

  相關專家說,飲料瓶、礦泉水瓶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及微量的催化劑等成分,溫度超過70℃時瓶子會變形。而在炎熱季節,車輛後備箱裡溫度較高,聚乙烯一旦受到高溫或被酸性溶液腐蝕,就會慢慢溶解並釋放出一種有害人體健康的有機溶劑。放在車裡的瓶裝水隨車子在太陽下曝晒後,對喝水的人很可能造成健康隱患。

  經常喝礦泉水對身體的影響

  一、常飲純淨水不安全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稱:“安全、優質、營養”體現的是綠色食品的質量特性。第一特性是它的安全性,也就是說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情況下食品不會引起身體危害的特性。大家都知道,一個成年人每天需飲用2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保持水分收支平衡,如果一個成年人每天飲用2000毫升左右的純淨水,長期下去會不會引起身體的危害呢?北京化工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說:“純淨水的水分子極度串聯和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會導致身體內有益的生命相關元素向體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體免疫力,甚至引發某種疾病。”我國心血管病專家、中科院院土王士雯教授指出:“長期飲用礦物質少的軟水,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海軍醫學研究所提供了臨床反應:“舟山海島戰士飲用雨水半年後普遍感到乏力。”經測試,雨水中缺少礦物質,其水質與純淨水相似。這是在合理飲用方式和正常飲用量情況下引起身體危害的例子,這能說純淨水是安全食品嗎?我國有幾億成年人每天都喝與純淨水同量***2000毫升左右***的自來水、天然水或礦泉水,喝了十幾年、幾十年沒有聽說過也沒有看到一例有關危害身體的報道,相比之下,常飲自來水、天然水和礦泉水是安全的,常飲純淨水不安全。 二、純淨水沒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