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好一年級語文的有效方法

小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但小學生又是各科打基礎的時候,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今天小編為同學們整理分享的是關於教好一年級語文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們。

一、引導學生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是小學生必須打實扎牢的,這關係到以後學生的寫作、閱讀的能力,是學生以後創新的基礎。但是小學一年級剛剛進入學習生涯,學習的識字量很大,學生學的快,忘得也快。因此,要引導學生有效的識字、寫字。

教好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方法

***1***歸類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漢字的“造型”都很有規律可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教學時,引導學生對相似的文字進行歸類,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範圍和效率。例如:在一年級下冊《識字1》中,要認識的字“淋、灑、滴、油、澡”,要學生進行觀察,然後進行回答、討論。有的學生回答的還是很好的:“這些字都是三點水偏旁,都與水有關”,“要記住這些字先記住偏旁是三點水,再記住另一邊,都和水有關”等。《識字4》中,要認識的字“蚯、蚓、螞、蟻、蝴、蝶”等字都是形聲字,都是“蟲”字旁,教學時,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字的規律,總結出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同,拓展課外知識,要學生寫出自己認識的和這些字相似的字,板書在黑板上,供大家學習。這個教學過程,學生不僅學習掌握了課本上的生字,也學習到了一些課外的生字生詞,拓寬了識字面。

在學習“清、請、精、情、晴、蜻、倩、睛”,可以變成順口溜的形式,“有水方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濃;麗人留倩影,日出天氣晴;有蟲是蜻蜓,有米有精神”。這樣善於學生記住字詞,經常讀背,加深生字的印象。

這種歸類識字法,有助於新舊知識的銜接,可以有效的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思考、領悟能力,一舉多得。

***2***規範寫字,重質不重量

寫字是一項很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也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正確的寫字、規範的寫字,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因此,提高學生的書寫,規範學生的書寫,把寫字與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書寫質量”包括:是否正確,是否規範,寫字習慣。

許多教師應該發現,先很多學生的字十分的潦草,歪歪斜斜,,寫字要做到的“規範、端正、整潔”根本看不到。給學生批閱作業、試卷,“難度”提高了,因為不知道他這個字到底是怎麼寫出來的,雖然字形正確,但是筆畫規範是錯誤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當堂指導、當堂書寫、當堂反饋”,保證課堂上的指導時間,書寫時間。

首先,教師要重視起來筆畫的教學,完善自己的不足,避免在課堂上給寫手錯誤的指導,學生的對任何事情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深刻,第一次出了錯,以後就很難糾正過來。如在學習“點畫”的寫法的時候,要學生“會看、會畫、會寫、會讀”,也就是會勾畫字型的外形結構,明白字型的寫作軌跡,會說出寫字的過程,會完整的手筆。要學生多臨摹字帖,現在都有賣寫字帖的,要學生每天完成2-3頁的寫字,寫完後自己在練習本上在進行臨摹,多寫多練,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還要規範學生在田字本上的寫字,引導學生觀察、學習字型的結構,上下結構的應該注意些什麼啊,左右結構的應該怎樣書寫啊,一定要讓學生明白、理解、消化。

二、教師上課前要充分的備課,備好課

良好的備課是一節開課程的開端,備課分為“有形備課”和“無形備課”兩種。“有形備課”就是指課前的教案文字,課程學習的卡片、圖畫、模具、課件等;“無形備課”指的是教師自身素質,文化底蘊等的提高。

在學習五單元第二課時,我提前準備了一個謎語:“一天,小丁出了個謎語給小東,、小明、小紅猜:言來互相尊重***打一字***。小明笑了笑,假裝猜不出來,也出一謎語:心至令人感動***打一字***。小丁猜不著,問小東,小東也出一謎語:日出萬里無雲***打一字***。小東就更摸不著頭腦了,又問小紅,小紅也出一謎語:水到純潔透明***打一字***。四人互相看看,哈哈大笑,我們出的是同一個字。”老師猜不出來,下面的小朋友有沒有能猜出來的呢?

調動同學的興致,要學生開動腦筋,討論答案。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爭強好勝,針對這一特點,這個備課設計,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渲染良好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果。

三、教師要進行適宜的指導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的主要責任不是全盤的灌輸學生知識,而是在講解知識點後,引導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摸索,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培養學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

這樣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就增大了對教師的要求,需要教師不停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在學習學習中充當引領者,促進者,學會傾聽學生的問題,想發,並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成為領路人,而不是幫助學生走路。

比如在朗讀方面,往往教師會設計多種方式來進行,“分段朗讀,分角色朗讀,分組杜,領讀,範讀”等,但是這些也需要教師正確的引領和指導。如果只是盲目的要學生讀課文,想出再多的方法也不會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讓這種朗讀不止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而是經過這種形式,要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一個句子,運用不同的感情,不同的語調進行閱讀,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就會不近相同,傳遞的感情也會有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