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文章

  北京胡同,起源於元朝,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北京胡同

  想象中的北京胡同,是靜謐、整潔和諧和安閒的。當我進入衚衕區,坐在人力三輪車上,伴隨著清脆的鈴聲,穿梭在齊整的四合院中卻少了這種感覺。

  我的北京胡同之旅是從北京最早的衚衕菸袋斜街開始,它全然不是印象中的樣子。除了古舊的凹凸不平且積滿泥水的青石板證明它的歷史,兩邊的房屋則絲毫看不出歲月的滄桑。房屋雖極力想保持古樸的風格,但看起來格外彆扭。住家與店鋪混雜著,內衣毫無遮掩地晾在街邊,嗡嗡的蒼蠅肆無忌憚地戲謔著牆腳的垃圾。

  穿過了菸袋斜街進入衚衕區,才慢慢地找回了一點感覺。午後的陽光照在衚衕裡幾棵稀疏的楊樹上,又從葉隙間漏下來,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鳥兒、蟬兒似乎也不忍打破這份寧靜,默默地不做聲。遠離鬧市的衚衕,有種清幽,恍如隔世般。沒有地圖,只知道所有的衚衕都四通八達,也就不管那麼多了,瞎走,難不成哥這方向感堪稱妖孽的人還會迷路?我在衚衕裡不按方向瞎逛著,也正因如此,才令衚衕之旅驚喜不斷,充滿趣味。比如說,拐兩個彎兒,碰到了鐘鼓樓,再走一段,搖曳風騷的柳蔭後竟是恭親王府,也就是大貪官和申家的後花園。還有北京市第十三中學,竟是濤貝勒爺王府。哈!坐在百年的老式建築裡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大概別有一番趣味。這所學校,將古典與現代完美地結合了起來。七拐八拐,撞到梅蘭芳先生的故居。這是個標準的四合院,是有錢人才住得起的寬敞房子。而今在電視上看到的四合院,也是幾家合住,很少有獨門獨院了。

  徜徉在衚衕裡,看路兩旁的房子都刷上了青漆,有些地方青漆脫落了,露出了斑駁的牆壁。買一沓衚衕明信片,淨是些殘垣斷壁,房頂上長了雜草,門口停輛破自行車;小販擔著擔子,剃頭師傅挑著挑子,磨刀的推著車子,吆喝著走街串巷。秋日的衚衕裡已經有些涼了,我都不禁添上了一件長袖外衣。冬天呢?寒風從衚衕穿過,雪阻住了路,賣炭的吃力地蹬著三輪車艱難地前行……

  是的,北京的衚衕正在衰敗。一部凝固的歷史,百年京城的人文縮影,就這樣一點點地被高樓大廈蠶食著。許多人總在呼籲、吶喊:“把衚衕留下一些給後代。”這想法固然好,可對那些三代同堂老少一室的小市民和普通老百姓來說,為了保留衚衕而讓他們擠在斗室裡,未免不公平。現在的衚衕,有的真已經殘破不堪,僅有那些刻意保護的文物還比較漂亮,其他的只剩門前模糊的石墩,失去了稜角的棋盤和參天地古樹記錄著衚衕昔日的繁華。而這一切,必然會被現代化的東西所替代,因為,事物是不斷髮展的。

  在衚衕之旅將要結束時,我走進了一家清真小吃店,選了臨街的座位坐下,嗅著炸糕、包子的香氣,透過落地玻璃望著街上。華燈初上,衚衕裡的各個院落升起了裊裊炊煙,玩耍的孩子被母親喊回家吃飯。我又環顧店內,八仙桌邊的食客正大快朵頤。從人們臉上,我看不出對高樓的嚮往,也讀不到對衚衕的深情留戀,或許在衚衕裡生活已成為一種歷史的慣性,也或許,他們從心裡悄悄期待變化……

  :印象 . 北京胡同

  北京胡同,起源於元朝,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起四環外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衚衕、溫馨恬靜的四合院,帶著悠久的歷史積澱、古老的傳統特色、濃郁的文化氣息,把元大都的棋盤式格局與現代化的環形加放射佈局聯絡在一起,將一個古老又年輕的衚衕文化呈現到世人面前。

  逛北京胡同,一定要“串”,不用帶有明確的目的地,不用怕迷路,帶著一顆平常心,慢慢繞,你會發現,每條看似一樣的衚衕都有他獨特的故事與魅力,就像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帶著恬淡從容的微笑,娓娓講述他漫漫的傳奇人生。

  我就暫住在東城區的鼓樓、後海和南鑼鼓巷附近,是老北京居民生活風貌保留得最完整的地區。每時每刻都能感覺到自己被層層名勝古蹟包圍,細細品味又似在翻閱北京的百科全書。每天傍晚我都喜歡背個相機,伴著夕陽的黃昏,穿梭在浩繁散亂卻又多姿多彩的衚衕,用膠片定格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瑣碎景象。相比起被濃郁的商業化氣息渲染過了的南鑼鼓巷,我更喜歡在那些寧靜清幽的衚衕內自由穿梭,體味傳承了千年的老北京文化。

  縱橫交錯的衚衕,織成了薈萃萬千的京城。清晨緩緩來臨,沉睡的古老城市在夜幕中漸漸甦醒,在每條衚衕的進出口都會有一兩家賣早餐的攤鋪,一個茶蛋、一張油餅、一碗粥、一碟鹹菜,方便又實惠,在一頓營養早餐的激勵下,充實而燦爛的一天就開始了。用過早餐,年輕人坐地鐵上班或者上學去了,老大爺坐在一張小板凳上,戴著一副金色邊框的老花眼鏡,悠閒地看著報紙,旁邊臥著一隻慵懶的狗狗,可能習慣了身邊安寧祥和的環境,狗狗頂多警覺性的聳起耳朵聽聽身邊絡繹不絕的腳步聲,不會帶有攻擊性地站起身來朝行人汪汪。退休的婦女穿著寬鬆休閒的衣服,拎著菜籃子穿過迷宮般的衚衕買菜去,衚衕裡的菜市不大,就是一家小小的攤鋪,類似於一家小小的超市,小商販們不需要吆喝叫賣,只需要等顧客選好了要買的菜,拿到門口稱重收錢即可。不用出衚衕,日常生活也打理得有滋有味。一條几百米的衚衕裡幾乎包括了老百姓生活所必須的各類服務機構,儼然一個小社會。衚衕深處是無數溫暖的家,老北京的四合院,不同於城市裡高聳入雲霄的電梯房,不像繁忙的城市人,住了幾十年都不知道隔壁的鄰居姓甚名誰。四合院裡歡聲笑語,可以一起做飯、吃飯、洗衣、打掃、聊天,婦女們的家常不外乎就是兒女的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瑣事。街坊在衚衕裡走著,也會熱情的打招呼,問好,嘮兩句家常。時常碰到跟我一樣瞎串衚衕的外地人迷路了跟他們問路,他們必定用地道純正的京片子為外地人指引方向,大氣又友好。不過北京人口中的“東西南北”對於我這個沒有方向感的重慶人來說仍舊是一頭霧水。

  衚衕裡的人崇尚老子的“無為”思想,講究知足常樂,當“北漂”一族帶著滿腔熱血,喊著勵志的口號,無所不用其極的要在這個城市站穩腳跟的時候,衚衕裡的人還是保持著一顆清心淡泊的心,笑看人生的潮起潮落。可能有人會說,這種封閉的衚衕文化意味著思想保守、意味著行動落後。但是這種寬廣的心胸,在面對挫折時還能保持平和的自我,這種不浮躁、不功利、不媚俗的心態,確實是我們這個喧囂紛雜的社會中稀缺的價值觀。

  雍容而不華貴,小家而非碧玉,文化深厚而不張揚,韻味悠長而不庸俗。這也許就是北京胡同的魅力所在吧。

  :北京的衚衕

  “大衚衕三千六,小衚衕如牛毛”,這句話真說出了咱北京的一大特點。我家就住在城東的一個名叫東營房的小衚衕裡。當然,這條衚衕只能算九牛之一毛了。

  咱北京胡同的名字也叫絕。什麼耳朵眼衚衕,小半截衚衕,筆管衚衕,九道彎衚衕……多麼形象!用不著身臨其境,就能知道這些衚衕的樣子。火藥局,白紙坊,弓匠營……說的是老輩子這地方幹哪一行的多,像我所住的東營房,當年一定是駐紮軍隊的地方,我們可以從好多衚衕的名字裡知道一些北京的歷史知識。

  我愛這些衚衕言它們雖不寬敞,但車輛不多,來來往往的人都看著眼熟,再加上衚衕口“站崗”的那些戴紅箍兒的老奶奶們,給人一種強烈的安全感。在衚衕裡生活,用不著擔心重大交通事故,失竊的可能也很少。你想,衚衕裡要是進來一個生人,誰不去多打量幾眼、問個明白呢?街坊勝過最牢固的防盜門。我愛這些衚衕。它們是我們的樂園。放學後,擺上兩個書包當“大門”,就可以舉行一場男孩間的小足球比賽。女孩子用石塊畫幾個方格,就可以“跳間”,畫一條橫線,就可以夾包。不管是跳繩還是踢毽,都佔不了太大的空間。只要完成了當天的作業,就可以興高采烈地玩到天黑,家長從來不會千步。我愛這些衚衕。同學間有什麼事,交流起來特別方便。這道題不會做了,上隔壁同學家去問問,用不著讓人家從“貓眼兒”裡把你看個夠,換上施鞋才放你進去。今天他病了,我就能及時把假條帶到學校,用不著麻煩家長。同學們放學後聚在一起,在衚衕里老槐樹下天南地北地海聊一會兒,便覺得這一天過得有收穫,有意義。

  我愛這些衚衕。衚衕裡頭故事多。電影電視裡好多吸引人的作品,背景都是北京的衚衕。什麼《城南舊事》、《四世同堂》、《夕照街》、《渴望》……離開了咱這衚衕,作家們就少了一半生活。我寫的作文,幾乎每次都沒離開衚衕,是衚衕給了我用不盡的生動的作文材料。

  我在衚衕裡生、在衚衕里長大。我愛北京的衚衕。就算可後我搬進新建的樓房,我依戀衚衕的心也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