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頭頂區快速後退步法講解
相信大家對羽毛球運動都有些瞭解吧!打羽毛球是一項非常好的體育運動,同時,也是很好的健身專案,值得我們去練習。想要打好羽毛球,除了要掌握羽毛球頭頂區後退步法技術,還需要堅持做羽毛球準備活動,這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頭頂區快速後退步法技術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頭頂區快速後退步法技術
球友們在觀看高手比賽時,常常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明明看見某球手的站位在中場,當對方打來了一個快速的頭頂區平高球,不知怎麼搞的,他一轉身便到了後場,很及時地處在了一個很有利的頭頂區擊球位置和擊球姿勢,可以根據形勢任意選擇拉、殺、吊。
這裡介紹的是“轉身插入墊步”的頭頂區後退步法。它是一種在高水平比賽中經常看到的實用步法。它的後退距離不算太遠,不必採用各種羽毛球教學書籍以及教學錄象中普遍介紹的“交叉步”和“並步”的後退步法;後退距離也不算太近,僅靠“轉身步”尚不能達到所需的後退距離。
***一***站位
在羽毛球運動中,站位很重要,這裡就按常規站位開始,我們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站位。其實在打球過程中,如果雙方在快節奏對持時,往往在回動後兩腳在地上一頓,穩住重心,就算站位了。不一定都是要用花時間等待對方擊球才算站位。
***二***預動
預動屬於調整步法,因此,我們在羽毛球比賽時要了解並做出正確的選擇,當對方擊球時,自己須要快速起動***啟動***,但快速起動必須使自己的重心先動起來。否則,如果重心運動滯後於腳步移動,將無法使移動很好地持續下去。
可以試想一下,在羽毛球比賽中,首先將左腳往左後方移動一小步,大家要記住這一步不要太大哦,同時將身體重心往左腳上轉移。雖然步幅很小,但為下一步的蹬出起到蓄勢的作用。
***三***墊步
在右腳做轉身步而提離地面後,左腳向左後方墊一步,這一步對跑位的距離是否足夠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這一步的大小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目的是要把步點找準。
墊步前的左腳作為轉身步的第一次支點,墊步落地後左腳作為轉身步的第二次支點,轉身以第二次支點繼續完成,左腳在第二次支點上繼續發力蹬出,使向後跨出的右腳即能增大步幅,又能落地堅實有力。
***四***轉身步
是整套動作中最重要的一步,以左腳第一次支點為軸,右腳蹬離地面,邊轉身邊向後收回右腳;當左腳墊步完成後,再以左腳第二次支點為支撐,大步向後跨出。
在轉身步的全過程中,人的身體完成了一個“向右轉”,變為左側對網***注意:有些人在後退時不轉髖,其實是面向對手而非側向對手,這是必須要糾正的***。右腳落地後,身體的重心要立即轉移到右腳,準備單腳起跳。
***五***起跳
採用單腳起跳。起跳是個“跳轉步”,人的身體完成了一個“向左轉”,起跳時是側向對手的,在凌空擊球時,已轉至面向對手了。
***六***落地
身體下落時,左腳向左後方伸出,身體落地時靠左腳的支撐止住慣性帶來的運動趨勢,並使身體重心向前,繼而右腳落地,把握好重心,準備回動。
***七***回動
不詳述。
這種步法在初練時可能會感到重心不穩,練習時先不要急於追求步幅,可以用小步幅來嘗試,待平衡感形成後,信心加強了,再逐漸加大練習的步幅。
另外,腳步要有彈性***注意觀察演示者身體的起伏***,這對快速性、步幅和身體的平衡性都會有幫助的。
打羽毛球拉伸運動不能省
1.打羽毛球時一上場就需要跑動,快速靈活的移動令對手防不勝防。所以大腿前後側肌群、小腿肌群是必不可少的。
2.接球中如果是後場球,我們需要把身子儘量往後仰,這樣可以加快回球速度,節省跑動距離。如果對方打的是前場小球,我們就要探身去接球,此時就要用到腰背部、臀部肌群。
3.還有就是羽毛球所有動作都要用到的肩部肌群。
姿勢:弓步、上身直立。前側膝關節屈曲90°,後側腿往後膝關節屈曲,跪於墊子上。一隻手握住後側腳踝,另一隻手放在前側大腿上以保持平衡。
拉伸:膝關節屈曲將小腿拉近大腿。
目標肌肉:感覺大腿前側肌肉受到牽拉。
姿勢:面朝牆站立,雙手扶牆保持身體平衡,左腳前腳掌貼於牆面,同時右腳提起,右腿儘量伸直。
拉伸:右腿伸直,重心前移,防止左膝關節過伸。
目標肌肉:感覺小腿及大腿後側肌群受到牽拉。
打羽毛球后體力恢復要點
1、補充營養
有研究發現,當人體感到疲勞或大運動量訓練後,給予100-150克葡萄糖,以補充運動中熱能的消耗,可促使肝糖元的儲存、預防脂肪肝,並且有恢復血糖水平、加速消除血乳酸的作用。另外,在膳食中要注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B1、B2***維生素b族***、C、尼克酸及水和礦物質。因為運動使體內能源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大量消耗,不盡快使這些物質水平恢復正常,機體的運動能力就要受到影響。
2、溫水浴
鍛鍊後進行溫水浴,由於熱水的溫熱作用,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加速代謝廢物的排出過程。
3、按摩
按摩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放鬆肌肉,讓我們更好的緩解疲勞,效果非常好,對用力最多、最疲勞部分的肌肉進行放鬆按摩,是一種很有效,目前採用也最多的消除疲勞的方法。主要採用力量較輕、時間較長的揉和揉捏手法,結合運拉、叩打等,都可以獲得滿意的效果。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