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讀後感作文範文

  讀後感,對老師和學生來說,是不陌生的。為了訓練學生自主感受和解讀文字的能力,老師會讓學生在讀完某篇文章後,寫寫讀後感。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一讀後感作文的範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星期六,我無意中在哥哥的書包裡發現了一本名叫《走向海洋》的書。這本書的封皮很有特色:蒼茫蔚藍的海中,兩隻海豚互相追逐嬉戲,濺起朵朵浪花;遠處,一艘帆船迎風起航;空中,海鷗勇敢地在海面上翻飛盤旋……如此具有濃郁海洋特色的書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情不自禁地翻閱起來。

  《走向海洋》,顧名思義,這是一本與海洋的一切相關的書。這本書總共分了三個方面介紹了人類和海洋的親密關係。第一個部分講述了人類從崇拜到探索、由瞭解到爭奪,開啟了人類文化的起源。海洋是一個大寶庫,裡面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富饒的石油天然氣,金銀珠寶。當然,海洋還是全球最大的淡水庫,如果海水提純,可以緩解整個世界的缺水狀態。第二部分詳細的敘述了海洋與中華民族的絲絲聯絡。我國有著悠久的海洋歷史,殷人東渡,徐福出海,絲綢之路,禁海鎖國,寫下了一個個中國歷史閃亮點。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侵華戰爭,都是我國海洋史上的重要海戰。海洋又和名人相輔相成,鄭和、鄭成功、魏源等都是海洋史上的著名人物。我國的海上防線也不容小視,一隊隊航空母艦、潛艇、小型水上艦艇,保衛著我們的祖國。第三部分展望了海洋的未來。海洋的未來是“碧藍”的、是走向世界的、是讓中國和全球接軌的,它還是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最後空間!

  我們一直都說“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文明的起源,是藍色的寶藏,也是人類最終的歸宿。”看了這本書後才知道原來這證明了水是人類進化論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不僅孕育了我們,還是文化的搖籃。人類利用開發海洋中的淡水資源、化學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和空間資源為我們人類做出了非常多的服務。這麼悠久的歷史文化,這麼多的美好想法、願望、規劃,都是建立在一個美麗、健康的海洋的基礎上,回頭看我們現在的海洋,日本的地震導致核電站爆炸,海輪的油洩漏,“紅潮”的侵襲……都給我們美麗的海洋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從古到今,我們失去了不知道多少的植物、動物,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告。

  我們應該警惕起來,保護剩下的可憐生物,讓物種不再消失;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節約資源,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顆糧……只有我們的海洋變的更加美麗健康,才能讓更多的人們在這廣闊的海洋上展現他們的抱負,讓海洋為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只有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母親”不再千瘡百孔,地球母親才願意奉獻她的一切。讓我們全社會的人都團結起來,合理開發海洋資源,爭做環境的守護者。

  二

  讀了這本書後,羅琦琦這個可愛、不服輸的小傻妞深深印在我的腦海,她經歷過的許多事也曾在我身上發生。被老師冤枉、情竇初開、交“江湖朋友”......這一切的一切都那麼似曾相識。

  羅琦琦,這是書中的主人公,從小和外公長大,小學回到父母身邊,特殊的經歷以及所處年代的原因,羅琦琦的成長或多或少都能折射那個時代童年的生活,所以很容易感覺到“這不就是曾經的我嗎”。書中的人物,也就是羅琦琦成長所接觸到個性各色的人,都彷彿是自己的同學、朋友,因為無法減弱的共鳴感,很容易記住幾乎所有人的名字,林嵐,陳勁,張俊,高老師,聚寶盆、曉菲,關荷、楊軍、林依然、小波、李哥、烏賊、妖妖,六哥等等,他們之間錯綜的人物關係和摩擦就像讓你看到你的童年,於是羅琦琦長了一個童年自我的縮影,她成長道路上經歷的坎坷都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開始期盼她能和老師同學融入到一起,又為她的倔強和“特立獨行”感到驕傲,她把我們小時候沒有做過、做過或者想做卻沒有膽量做的真真實實的演示給我們;逐漸喜歡上這個錯綜的小姑娘,希望羅琦琦能夠堅持自我,能夠考出好成績,甚至希望無論是小波還是張駿能理解她,就彷彿學生時代的自己,就算所有的人不支援自己,我也要驕傲的挺直腰桿,唯一在乎的就是他或她的眼神和評鑑。

  真正瞭解自己才能做真自己,是29歲羅琦琦給我的感受,恬靜而獨立,知性而又對生活充滿熱情,尊重感情而又渴望感情。成長的道路上有太多的曉菲,有很多關荷,也有楊軍和林依然,卻少有小波,難得羅琦琦。也許你明白自己想要,卻很難敢於追求,甚至面對。

  三

  白巖鬆,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人,所以,當他的《你幸福了嗎》這本書一出來,我就買來看了。

  本以為整本書會是以說教為主,闡明白巖鬆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但是看完才發現,真正說教的文字很少。全書主要以白巖鬆作為一個新聞人的視角,回顧了2010到2000年間中國和世界的一些要事,比如舟曲泥石流、08奧運、汶川地震、禽流感、SARS、9.11等一系列新聞熱點事件。在回憶中講述著自己的成長,央視的成長、中國的成長。雖然他寫的一些事情我瞭解一些,甚至經歷過,但是記憶已經很淡了。透過他的視角再回首時,感覺自己像個旁觀者,只有淺淺的哀傷、感動或興奮。

  最喜歡這本書後面的部分,他講到了自己的童年、中學和大學的日子。很難想象他這樣一個嚴肅、中正的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居然“竊書”,被人抓住還自報家門叫“常振錚”***當時廣播學院院長的名字***;偷換同學乘車月票上的照片逃公交車票;在宿舍裡廢寢忘食的看金庸古龍;半夜在學校衛生間藉著燈光打麻將......讀著讀著,感覺那時的他彷彿是另外一個人。不過,靜下來想想,在青春年少的歲月,誰沒有做幾件瘋狂的事情呢?也許,沒有瘋狂過的青春不叫青春。

  看著別人一路高歌、一路精彩,忍不住也回頭看看自己的走過的路程,竟也有一首歌可以相伴——《一直很安靜》,配著阿桑那沙啞的歌喉,倒也挺合拍。豔羨麼?遺憾麼?沮喪麼?應該有吧,但是幸福是別人的,自己的幸福還得自己去爭取。在這本書中,對於幸福,沒有一個確切的回答。但我想也用不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會給自己一個答案。我的幸福很簡單,也很難。因為我擁有的東西已經很多,比如健康平安、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健康、有可以談心的朋友、男朋友還不錯、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雖然不小了但偶爾還會做做夢等,但是我要的東西更多,比如一直平安健康、家庭一直和睦、家人一直平安健康、一直有可以談心的朋友、男朋友對我一直很好、以後還有機會得到老師的指導、到了跑不動的年紀還夢想一路小跑等等。

  看看,加上一個“時間”,很多平常的東西就不再平常了吧?!現在擁有的東西,以後不一定會擁有,現在沒有的東西,以後可能會擁有。小時候貪吃,爸媽老說我“吃著碗裡看著鍋裡”。但我覺得,對於幸福,就該好好享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爭取可以多撈一點。但是不要老看著別人碗裡的就是了,別人的“大魚大肉”未必適合自己的胃口,自己的“粗茶淡飯”也許來的更長久。

  我幸福了嘛?當我現在這麼問著自己的時候,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