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怎樣進行水災救濟的

  水災是由於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災害。洪災除對農業造成重大災害外,還會造成工業甚至生命財產的損失,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自然災害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我國幅員遼闊,地質結構複雜,自然災害頻發,尤其是在漢朝,兩漢時期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自然災害的多發期,其中水災更是頻繁發生。

  對於兩漢時期的水災次數的統計說法不一,鄧雲特在《中國救荒史》中統計的數字是76次,其他學者諸如陳業新先生的統計數字為105次,而楊振紅先生的統計數字是78次,學者甄盡忠統計為92次,相互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兩漢時期的洪澇災害頻發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您正在訪問的文章《漢朝是怎樣進行水災救濟的》因涉及到敏感詞彙暫時無法顯示,我們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緊處理中,請您稍後再訪問,感謝您的支援!

> > >
>

將本文的Word文件下載到電腦,請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軟體開啟,如發現文件不全可以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申請處理。

> > > > > > > > > >

驗證碼

> > >

請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支付

> >

如開通VIP或下載有問題,請聯絡客服(1838811973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