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徵婚是怎樣的

  徵婚是為了尋找婚姻另一半而準備的活動,公開徵求配偶。徵婚一般通過媒體、交友網站等公佈自己的部分資料及對配偶的要求,獲得迴應,在條件適合的基礎上雙方進行聯絡,最終確定是否發展到婚姻。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民國徵婚簡介

  早在1900年前後,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舉起了徵婚招牌。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歸來,態度開明,開列的五個條件中,有一多半卻是為女方著想:一,女子須不纏足;二,須識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後,女可再嫁;五,夫婦不相合,可離婚。相比之下,太炎先生的徵婚條件還保留著舊文人的一些情調。比如,女方應是個大家閨秀,能寫小文章。最重要的,這姑娘須有服從性質。寥寥數語,要求著實不低。但兩位都是成名的大人物,有提條件的資本,應者如雲自不在話下,最後當然也找到了心目中的如意伴侶。

  說到普通人的徵婚,那真是千奇百怪,內容各異。1930年第1期的《青天彙刊》上,收錄了一位男子的徵婚啟事。現年24歲的“某君”,準備去歐美國家考察學習,離開之前想找一位女伴。倘若女方也有意出國,“某君”願意出資贊助;如果不願意,那待他回來後兩人結婚也可。“某君”共提出了六項條件。比如,年齡應在17歲至20歲之間,身家清白,初中畢業及以上***大學生更好***,性情溫和,思想活潑。還特意指出了對女方身體的期待——“奶部未曾壓束者”。如果對方也看過張競生的《性史》,那就再好不過啦!有符合條件且欲聯絡者,可寫信前來,並附上一張照片。“某君”最後保證:“不合原信寄還,絕對代守祕密”。

  無獨有偶,該刊物還登載了一位“靜娜”女士的文章,好像是對“某君”徵婚廣告的迴應。靜娜說,自己年方十九,性格靦腆。走在大街上,看到賊眉鼠目的男士,往往會忐忑不安,面紅耳赤。對於“某君”提到的《性史》一書,靜娜說曾經也看過,但並不很喜歡,因為作者過於站在男人私利的角度上看問題。不知道“某君”看了上述迴應,有什麼感覺呢?《青天彙刊》沒有繼續登載,也就無從得知了。

  相比靜娜,一位署名“胖的儂”的女孩子所寫徵婚廣告更加別開生面。單看此一筆名,就知道這是位胖姑娘。“胖的儂”說自己除了有些胖,性格方面則很溫和。上小學堂的時候,有一個男同學,“人很伶俐,很柔和,又很美麗”。兩人互相愛慕,如膠似漆。後來男方託校長前來求親,不料“胖的儂”之父看到男孩後,極力反對,並對女兒講出了理由:“你身子已經太胖,性情又如此柔和,若再配上肥的他,將來生的兒子,豈不像胖冬瓜一樣?你的性已太和,又配他的柔,將來豈不要軟在一堆,變作棉花團麼?”無奈之下,“胖的儂”只好遵命分手,併發出征婚廣告,用她的話就是:“能夠有一個瘦弱身體、暴烈性的男性來破我的寂寞麼?”

  民國單身男女的徵婚套路,時人已有觀察。對男士而言,“先把選擇物件的標準說一說,如‘身家清白’、‘性情溫和’,然後再將‘家道豐富’、‘月入頗豐’等自己的狀況表揚一下,於是請應徵者將‘玉’照賜下,以便定奪。”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女士徵婚則非常務實。1948年第32期的《時報》,提到了一位二十歲女士的徵婚條件,共有七條,涵蓋了工作、學歷、年齡、外語水平、車房齊備以及疼愛女人等各個方面。

  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今日我們所見所聞的各種徵婚版本兒,在民國的徵婚廣告中,早就司空見慣、付諸實行了。開放勇敢的程度,比之今日,似乎也不落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