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交通情況是怎樣的

  清朝基本沒有公路建設,國民政府部分由於統一戰爭的需要,進行了大規模公路建設,共修成116,000公里,大部分是1928年後國民黨政府所建。從海關記錄,非機動運輸的貨物於1920年代開始下降。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民國的交通情況:民國停車困難

  1918年,金陵長途汽車公司剛成立,南京的馬車、人力車業主及地方封建把頭就出來反對,理由是南京市內街道狹窄,如果通行汽車的話會影響市民步行。正是因為傳統車業的強烈阻撓,所以金陵長途汽車公司自成立後遲遲未能正式營業。

  直到1921年冬天,金陵長途汽車公司更名為寧垣長途汽車公司,並縮短營業線路,公司才於1923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但營業沒幾個月,人力車同業公會又來鬧事,說汽車營運會影響人力車的生意,並以扣車相威脅,勒令汽車停駛。與此同時,馬車業也表示聲援。政府迫於壓力,只好在1924年3月28日通知寧垣長途汽車公司暫緩營業。經過這次阻撓,南京市內只剩下10家小汽車行,共10多輛小汽車行駛於下關車站、碼頭及夫子廟、湯山之間。

  除了行業與行業之間的矛盾,各種車行內部也開始出現矛盾,特別是人力車。人力車數量自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急劇增加,據首都警察廳統計,1927年南京有人力車5334輛,到1929年猛增至9097輛,1934年達10544輛,人力車伕有28653人。由於車多客少,車伕們常常因兜攬客人而吵架。

  另外,因為車輛日益增加,亂停車、停車難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民國初年,南京道路狹窄,交通管理上沒有停車場的規定,各種車輛到處停歇。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修建中山路等大道時,也沒有規定停車場所。1947年6月,新街口廣場周圍道路被各機關、團體等33個單位設定的自備交通車站佔滿,每當上下班之際,各種車輛密集,往來車輛頻繁,肇事不斷。而伴隨車輛增多發生的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車禍增加。據統計,1931年,南京市內汽車有1158輛,汽車肇事503起,平均2輛車發生1起事故,共撞死8人、傷265人,撞壞房屋5間、人力車及馬車31輛、交通指揮亭6處。而到1932年,市內有1396輛汽車,肇事140起,撞死17人,傷139人。

  民國的交通情況:舶來的交通規則

  19世紀後期清朝末年,南方省份和城市,例如上海、浙江和廣東等地,由於受到英國和當時由英國管治的香港影響,左行規則更為普及;而在山東、直隸等北方省份,由於美國等國的影響,大多采用右行規則。

  車輛“一律靠右”,而對公路上的行人,國民政府最初設想是“行人仍靠左走”,其理由一是民眾已有靠左走的習慣,二是政府認為車與人相對進行,則人早望見,易於避讓。但後來有人提出意見:車輛靠右,行人靠左,如車與人相對而行,不是用車去撞人?因此此項規定做了調整,規定如有人行道,行人須走人行道,不得走行車道;如無人行道,行人靠邊走。

  民國的交通情況:南京設單行線

  1936年,南京市政當局開始限制人力車發展,那時沒有“限牌”,而是直接“限車”,要把人力車的數量控制在1萬輛以內,方法就是指令市工務局和首都警察廳對人力車進行嚴格檢驗。經檢驗,到4月底,共檢驗合格8796輛。但到了年底,人力車又增加到11180輛,還是突破了1萬輛的大關。

  據《南京公安交通管理志》,1947年9月,因為當時出現汽油緊缺,南京政府當局公佈了一個《減少汽車節約汽油實施辦法》的規定,對南京行駛的車輛進行限定,其規定如下:1.私人用小型汽車全部停駛和停配汽油,特殊需要須經行政院備案,其總數不得超過50輛;2.各廠礦、銀行、新聞報社及民營事業所有的自用小型車,超過3輛減至2輛,2輛減為1輛,原1輛者免減;大型車超過4輛減至4輛,3輛減為2輛,原2輛以下免減;3.各機關自用大小型汽車,每3輛減1輛,不足3輛免減;4.私人營業小型車10輛以上減2輛,5至9輛減1輛;原4輛以下免減;營業大型車免減。從機動車出產年份最遠者先減。各國外交人員及美軍顧問團團員之汽車免減,郵車、特種車及摩托車免減。

  這一舉措有效減少了車輛,1947年年底,登記行駛的機動車僅4522輛,而在此規定前,南京的機動車輛共有5135輛。魚市街、碑亭巷等12條街是南京最早機動車單行線除了“限車”措施,民國時期為了疏通交通道路,還開始劃分快慢車道、限速道、單行線等。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為避免鼓樓車馬往來擁擠,南京特別市公安局規定,各類車輛通過鼓樓廣場時一律自左向右轉行。同時,這一年還規定一切車輛靠左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