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讀後感

  在空閒的時間裡,我平時參閱了一些文章書籍,其中有粗略拜讀了一下著名的物理科學家霍金的《時間簡史》。霍金談論了他對宇宙外星生命問題的最新思考。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時間簡史的讀後感,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篇1

  《時間簡史》讀後感

  宇宙是無限寬廣的,我們看不到它的邊際,我們生活在如此龐大的環境中,在這個環境中,究竟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原來的整個宇宙都擠壓成一點,那是宇宙的密度和時空曲率都是無限大,那是大爆炸的時刻,大爆炸後宇宙膨脹帶可以使溫度達到約100億攝氏度。又過了99秒後,宇宙的溫度降到10億攝氏度,產生了一些元素,之後宇宙僅僅繼續膨脹,漸漸的形成了星系、恆星等等。

  先來介紹一下廣義相對論:它是愛因斯坦於1915年以幾何語言建立而成的引力理論,統合了狹義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將引力改描述成因時空中的物質與能量而彎曲的時空,以取代傳統對於引力是一種力的看法。

  我們的這個世界是一個彎曲的空間,幾何平面是一個二維的平坦空間,在它上面的測地線是直線,而地球的表面是一個二維的彎曲空間。假如你開飛機從紐約到馬德里,如果一直向東開,你一共要飛行3707英里,而如果你沿著彎曲一點的路線飛:先往東北方向飛,再轉向向東飛,最後再轉為向東北方向飛,而這一共只飛了3605英里,比筆直向東飛少了102英里,這是因為在地圖上看到的路線是被拉直的實際上它並不是“筆直”飛的。

  既然我們這是一個彎曲的空間,那麼我們在宇宙中可以找到到其他星球的捷徑嗎?

  1935年,愛因斯坦和納珍•羅森指出有蟲洞的東西存在,但他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宇宙飛船來不及穿越,如果來的及穿越,就有可能進行時空旅行。蟲洞對我們對研究外面的星球有著重要的意義,幫助我們減少時間,不然的話,我們還沒打那個星球就在飛船上死去了。

  我覺得時空旅行應該是一個假設,只有當一個物體達到光速或接近光速才有可能實現,而我們目前的水平達到光速實在是比登上水星都難,說不定我們以後能發明一個讓物體達到光速的機器。但假如真的可以時光旅行,為什麼未來的人類沒有一個帶我們這個時代旅行呢?難道誰外星人真的就是我們未來的樣子?空間旅行現在是不可能的了,我們還是想一想怎麼才能比別人的時間過得慢呢?

  時間的流逝快慢和人在地面的高度有關,根據廣義相對論來說,時間在距離地球表面越近的地方運動的越慢,所以假如有兩個同時出生的男孩,不考慮其他因素,把第一個放到山上養,第二個放到平原上養,那麼第一個男孩會比第二個老的更快。

  宇宙真的是太奇妙了,科學家竟然發現了這麼多不可思議的現象,但是還需要我們以後去更好的證實它們。宇宙的奧祕還有很多很多等著我們去發現呢,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準備好為未來的科學事業奮鬥!

  篇2

  讀《時間簡史》有感

  充滿奧祕的世界,浩瀚無垠的太空,給予人類無盡的幻想。世界之外,未來之變,如此神奇美妙!——題記

  有一個人,他戰勝了疾病,創造了奇蹟,他證明了殘疾並非是成功的障礙,他用他生命踐行他的諾言,他為他所熱愛的科學事業而奮鬥終生。他,就是《時間簡史》的作者,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捧著這本沉甸甸的書,我仔細端詳著它的封面,一個大大的鐘表首先映入眼簾,這個鐘錶十分抽象,橢圓形的錶盤,中間深深地凹了下去。我想它代表的是浩瀚的宇宙,代表著時間沒有盡頭。鐘錶上面是四個金色的大字時間簡史。我慢慢翻開書本,陶醉在書海中。在我沒有讀這本書前,我一直以為它是一部專業性極強的科學巨著,讀起來肯定會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吃力,但是我現在不得不改變我的觀點了。霍金先生用非常幽默的語言,生動詮釋了一些天文學的專業知識,他把膨脹的宇宙比喻成不斷進食的孩子,把恆星比喻成吃的鹽,一個個生動的例子不僅能讓你快速理解宇宙的知識,還能獲得一種美的享受,讀來生動有趣,讓人不禁想趕快通讀全書,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慾。

  霍金有一句名言,我深深地記在心裡,身體和精神是不能同時殘廢的。雖然,他的身體一刻也沒有離開過輪椅,但是,它的思維卻飛出了地球,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飛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我十分佩服他對科學的熱誠,他認真思索並巧妙解釋了科學理論的本性,即任何物理理論都只不過是一個假設,在這個意義上,理論只是暫時的,而我們永遠不能證明它。他還致力於研究量子引力。在他生病期間,他不僅沒有得到多餘的休息,反而利用僅有的休息時間更加刻苦地研究,廢寢忘食,終於得出了量子引力論。

  他不僅對量子引力有獨到的見解,對宇宙黑洞的研究更是透徹,可以說霍金與黑洞齊名。他首先發現並證實了黑洞有溫度有輻射,黑洞在逐漸縮小的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輻射不斷增強,直至最後變為一個奇點,然後再逐漸增大,以此迴圈。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愛上了宇宙,彷彿置身於浩瀚的太空,探索著宇宙未知的祕密。我更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高爾基曾說:充分熱愛科學,因為人類沒有什麼力量比科學更強大!的確如此,科學就是力量。21世紀的今天,我們靠什麼來增強國力、發展經濟、讓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答案只有科學。

  篇3

  

  在空閒的時間裡,我平時參閱了一些文章書籍,其中有粗略拜讀了一下著名的物理科學家霍金的《時間簡史》。霍金談論了他對宇宙外星生命問題的最新思考。他認為外星生命幾乎肯定存在於宇宙的許多其他地方——不僅是活在行星之上,甚至還可能存在於恆星中心,甚或是漂浮於行星間的廣闊宇宙。《時間簡史》這本書闡述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從大爆炸到黑洞。讓我們從身邊的瑣碎小事一下進入到浩瀚的宇宙世界,讓狹小的心胸變的寬廣。

  無限的宇宙,給了我們無限的思考,它沒有邊緣,那麼也可以說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認為是邊緣,打個比方:因為無限,所以畫任何一條線都可以認為是中線,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認為是中心。讓我有一種空白的思緒,頭腦裡面什麼都沒有,就是一種空白的無限延伸……

  《時間簡史》裡面提到宇宙論,宇宙論其實是一門即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作為宇宙裡高等生物的人類不會滿足於自身的生存和種族的綿延,還一代代不懈地探索著存在和生命的意義。但是,人類理念的進化是極其緩慢和艱苦的。從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說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說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時間。時間是什麼?時間和光不是一種東西,這很容易想象。比如在黑夜裡雖然沒有光,但仍然有時間。光速和時間怎麼聯絡起來對於我們這種非專業的大學生還不清楚,因為並未做過深入的理解。

  在讀《時間簡史》的過程中,我也學著一些學者,又思考了一下那時間和空間又有什麼關係乃?空間和時間其實是一個整體,有空間的地方就有時間,有時間的地方就有空間。那麼,用宇宙論來說,,從星系光譜的紅移可以推斷,越遠的星系以越快的速度離開我們而去,這表明整個宇宙處於膨脹的狀態。從時間上倒溯到過去,估計在100億到200億年前曾經發生過一樁開天闢地的大事件,即宇宙從一個極其緊緻、極熱的狀態中大爆炸而產生。那麼宇宙在膨脹,時間就在延續,宇宙一旦停止膨脹,那麼時間也就停止。那就是世界末日。時間和空間只能是一個整體,它們之間的夾角只能是零。

  既然宇宙在膨脹,膨脹的速度怎樣?既然有速度,根據我對物理知識的一些瞭解,那麼它必然會有一個參照物,就象光相對假設的以太一樣,我們又要假設什麼呢?《時間簡史》裡面提到:萬物形成之前只是一個點,它們之間的距離為零,爆炸之後膨脹。那可以想象我們也是以相對於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最遠的地方的物體遠離我們的速度遠離它。

  後來我想到了以前看的那個《穿越時空》,根據《時間簡史》的說法,那麼,我能回到過去嗎?空間和時間就是一個整體。如果我們可以時間旅行,我們回到過去的時間那就是可以實現的。空間和時間是連續的,過去的空間和過去的時間已經成為現在的空間和現在的時間,我們也就是回到了現在。那就是在表達我們從現在回到現在。那就是仙子本身。我無法想象我們過去的某一時刻的時間和空間仍然在某個地方以某種形式存在,它們明顯已延續成了現在。

  《時間簡史》裡試圖把宇宙描述成一個有限但無邊界的空間,它是完全自足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就是存在。可是我們這些常人是不容易理解的。它從另一個角度再給我解釋宇宙的起因,物理、天文、宇宙學和勇氣的前沿被清晰地呈現在《時間簡史》之中。

  在粗略的讀者《時間簡史》的時候,開始有個宇宙,後來宇宙消失了,剩下的僅是一點點,然後是爆炸,在然後是延伸,最後是大腦的一片空白。我無法用自己更多的語言來闡述書中的內容,《時間簡史》需要我以後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解讀。在大量的科學麵前,我也啞然了,做為一個大學生,應該全面發展自己,不應該侷限於在一點上,所以我們需要想宇宙大爆炸一樣,把時間和空間利用起來,大學生後才不孤獨。我需要更多的學習,求知的路上不能沒有我。

  我的觀點是,一切在宇宙產生之時就和時間具有了同樣的速度,即宇宙膨脹的速度。未來的空間和時間還沒有產生,去未來旅行根本不可能。